APP下载

生源质量普降下中职汽修人才培养存在问题与对策

2018-05-10钟国政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

钟国政

摘要: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与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汽车维修服务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最基本的民生服务业,同时,汽车维修人才紧缺与毕业生学非所用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本文从生源质量角度出发,浅析中职汽车维修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人才紧缺;学非所用;生源质量;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1-0252-03

一、汽车维修行业现状

(一)汽车维修人才全面紧缺,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光明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05亿辆,其中,私家小型载客汽车达1.56亿辆,占汽车总量的76.32%。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5亿辆,汽车维修人才将处于全面紧缺状态,维修产值有望超过1万亿元,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二)汽修专业毕业生学非所用现象严重,对自己、对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据龙岗中专对近年汽车维修专业往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显示,只有34.6%的毕业生在从事汽车行业相关工作,只有16.35%的毕业生从事汽车机电维修工作,学非所用现象非常严重。

现在国家政策好,多数学生免学费就读职校,学非所用不仅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对学生本人造成了时间和生命的浪费。

二、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生源质量分析及毕业生学非所用的根本原因

(一)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生源质量越来越不适合就读汽车维修专业

汽车维修人才的巨大缺口以及中职学校招生不设分数门槛,致使各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招生火爆,但是生源质量却越来越不适合就读汽车维修专业。

广州市中考成绩总分为810分,从2010—2017年,高中录取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均没有超过485分,而各科总平均及格分为810×60%=486分,这意味着进入职业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是各科总平均不及格的学生。从中可以想象出中职学生文化水平高低的程度。

现代汽车是一个技术更新变化很快的高科技产品,汽车维修既是一个体力活,更是一个脑力活,要求汽车维修人员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应变能力。很显然,绝大多数进入职校的学生最欠缺的就是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并不太适合就读汽车维修专业。

(二)多数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学非所用的根本原因是学校人才培养失败

在汽车维修人才全面紧缺的背景下,出现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学非所用现象严重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毕业时找不到对口的汽车维修企业就业;二是学生毕业时虽然找到了对口的汽车维修企业就业,但因无法适应岗位工作而转行。

上述两个原因归结到一起,多数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学非所用的根本原因是:学校没能很好地结合生源质量的特点,培养出更多有志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并具备维修岗位所需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学生。多数毕业生学非所用或学无所成,是学校人才培养失败的体现。

三、生源质量无法改变下中职汽车维修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职业学校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学校方面除了要具备合格的师资条件和必需的教学设施外,还要有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师资条件和教学设施是办学的最基本条件,不能成为人才培养失败的理由。学生自身方面,要想成才,起码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剔除师资条件和教学设施原因,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无心向学;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不切实际,人才培养模式流于形式,教学方法没有因材施教。

四、生源质量无法改变下中职汽车维修人才培养的主要对策

(一)建议从国家层面实行动态免学费政策,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国家对农村和县镇户籍学生、城市困难学生以及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就读中职学校政策,其主要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强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劳动者。

就读中职汽修专业的初中毕业生,90%以上文化基础薄弱,且多数来自农村或县镇,享受着国家免学费政策。面对多数课堂上无心向学、一心只顾玩手机或睡觉的免学费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说,免学费的激励政策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实际意义。为确保国家免学费政策能做到精准助学扶贫,并充分发挥好其应有的作用,建议从国家层面对符合免学费条件的学生实行动态免学费政策,即入学第一学期按政策给予免学费,以后的每一个学期以学生上一学期的学习态度为依据,确定是否继续给予其免学费待遇。

学生学不学是态度问题。端正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无论采取何种教育方式,仍然无心向学、虚度光阴的学生,理所当然应该取消其免学费资格,这样可以通过经济手段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自费学习期间,学习态度仍然不端正者,引导其改读其他专业,因为汽车维修是一个关系到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职业,容不得半点虚假。

(二)制定适合生源质量特点的人才培养计划,课程开设少而精,核心课学时应充足

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制定,岗位职业能力不会因为学校或者学生的意志而改变,所以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确定的。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必须制定适应生源质量特点的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在于课程设置和学时确定。对文化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开设的课程应该少而精,并且保证有充足的学时。

以三年制汽修专业为例,现在多采用“2+1”培养模式,即学生前2年在学校学习,最后1年到企業顶岗实习。学生在校的2年时间里,剔除军训、班会课和节假日占据的课时,真正给予学生的课堂时间少之又少。如果课程设置太多,核心课程的学时就会严重不足,文化基础薄弱、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将无法理解和掌握核心课程的知识和技能,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和发展。

汽车维修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就三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盘构造与维修和汽车电气构造与维修,这三门课程学好了,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才具备再学习的基础,否则会因此无法适应汽车技术的变化,自身技术和待遇无法提高,最后无奈转行。

术业有专攻,文化难速成。对于那些与维修岗位关系不大的课程,比如汽车文化、汽车营销、汽车专业英语、机械制图等,事实证明,这些课程开了也收效甚微。如果的确有需要,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还有一些课程,比如汽车检测设备使用、汽车故障诊断与维护,不应该单独开课,因为结构、原理、故障、检测与维修本来就是一个有机体,直接把它们融合到对应的核心课程中一起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与技能。

(三)依据生源质量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

汽车维修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作业,学汽修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真实情境教学法,这种方法通过真实的维修任务去驱动学生主动探究相关部件或系统的构造、原理、技术要求、检测方法以及故障的诊断和排除过程。完成一个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任务需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思维能力做支撑。

现在的中职汽修专业学生中,有较强思维能力且能自主学习的学生一般不超过班级人数的10%,90%以上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面对学生的这种能力差异,该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才能兼顾和确保两类学生的学习效果呢?

1.分快、慢班教学。如果学校同类专业的班级数、总人数较多,可在新生入学后,进行统一的学习能力摸底测试,把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快班,其余学生编排到学习慢班。组建快班和慢班,不是歧视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而是为了便于因材施教,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对快班学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行动导向法教学。快班学生除了要完成慢班的基本学习任务外,还应完成一些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这既是培养少数拔尖学生的需要,也是学校选拔各种技能竞赛人才的需要。

慢班学生,由于自主学习能力差,对同样的学习任务,若采用与快班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学时,学生是无法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对慢班学生,更适合采用教师主导的传统讲授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除了要多借助多媒体、微课、实操示范等直观手段进行教学外,还应该安排更多的学时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和讲解,只有这样,慢班学生才能理解和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与其学生自主学习什么都看不懂、学不到,不如教师手把手教学生学一点。

2.用适合多数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如果因人数关系无法组建学习快班和学习慢班,学校应该采用适合多数学生特点(自主学习能力差)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而且应确保核心课程有足够的学时。如果不考虑绝大多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实际情况,片面夸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忽视汽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在校期间就无法掌握基本的汽车维修知识和技能,那么接下来的顶岗实习和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就没有再学习的能力基础,学生无法适应岗位而转行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一个学校如果90%以上的汽修毕业生都不具备从事汽车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那么学校的角色无异于是一个青年托儿所,甚至还是一个不合格托儿所。

(四)制定适合生源质量特点的顶岗实习方案,确保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共赢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采用“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2年在学校学习,最后1年到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学生而言,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学生应用在学校学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去指导自己参与真实的企业维修实践,反过来,通过企业的维修实践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维修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在现实中,顶岗实习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制定适合生源质量特点的顶岗实习方案,使得顶岗实习有形无实。

制定适应生源质量特点的顶岗实习方案的关键点在于经济利益问题。顶岗实习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多数与没有正确处理好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有关。

1.学校方面。顶岗实习的学生仍然是在校学生,仍然在交学费,学生下企业后,主要的教学任务(实践)由用人企业承担着,学校对其的成本支出很小,办学效益很高。为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学校可以也应该向用人企业让利,适当把学生学费的一部分让利给用人企业。

2.学生方面。顶岗实习是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是学生提升汽车维修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这一途径在学校里面是给不了学生的。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学生要想提升自己的汽车维修知识和技能,需要不断得到师傅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的角色就是一个学徒工,所以学生在实习期间没有理由向实习单位索取报酬(单纯的生产工、装配工和没技术含量的简单劳动除外),用人企业能帮学生解决住宿和吃饭问题,已经是“大爱”了,因为如果待在学校,不但知识与技能得不到进一步的提升,就连吃饭和住宿都得自己掏腰包。

3.企业方面。追求最大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的根本目的,而降低人工成本费用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多数用人企业把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来使唤,仅给实习生支付微薄的工资,却让其一直从事一些简单的、没有技术含量和不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岗位(比如洗车、车辆的常规保养等),实习生很难有机会参与汽车机电维修实践,一年下来,实习生的維修知识与技能基本没有提升。

所以,适合生源质量特点的有效顶岗实习方案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学校向实习单位支付适当的学生实习费用;(2)实习学生不得向实习单位要求报酬;(3)实习单位制定明确的学生实习轮岗计划,每个岗位安排专门的师傅对实习生进行指导。离开了这三个条件,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很难实现。

五、结论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应该正视汽车维修专业生源质量差及无法改变的事实,采取有效措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制定切实可行的适合生源质量特点的人才培养计划和顶岗实习方案,采用适合生源质量特点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多数学生毕业时才能学有所成并具备一定的再学习基础;毕业后才能较快地适应汽车维修岗位的工作并能预见自己的发展前途,从而坚定从事汽车维修职业的信心。这样,汽车维修人才紧缺与学生学非所用之间的矛盾才会缓解,学校培养汽修人才的使命才算完成。

参考文献:

[1]陈红照.生源质量下降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策略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2,(10).

[2]孙永刚.浅谈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问题[J].中文信息,2015,(9).

[3]童剑锋.中职汽车专业顶岗实习困境及解决策略[J].交通职业教育,2016,(6).

[4]林韶春.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去向调查[J].教育导刊,2016,(10).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
财会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及改革建议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媒体素养现状观察与培养对策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对策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