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2018-05-10包龙生陈朋于玲
包龙生 陈朋 于玲
摘要:为了培养符合本专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结合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培养现状,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实践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当前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总结经验,在培养制度选择、合理分配教学资源、改善考核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理论研究;课程安排;实践训练;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1-0182-02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对人才的不断要求,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当今社会情境下显得尤为突出。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避免学术型研究生扩招而导致的质量下降,教育部决定增加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推出“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生形式。
与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不同的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更多的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能够在毕业后更直接地适应于社会中的各个岗位,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把自己的专业素养一并代入进去,做到全方面的培养。之前的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大多是学术型研究生,招收非全日制的在职研究生,其中包括在大型企业工作三年以上的专业人才。所以,当下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循,只能脚踏实地,一步步地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建立起来,这对以后更好地培养研究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现在的教育体制没有得到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所带来的教育资源配置、教学课程安排、实践环节落实都是当前学校培养研究生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以某高校全日制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例,学校要求毕业达到的最低学分是30学分,其中必修课是>6学分,学位课>14学分,实践环节6学分。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发现,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在按照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去培养,大多数的课程安排与学术型研究生相同,只是多了6个学分的实践环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点依旧没有显现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整体培养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原因:第一,交通运输专业是当前我国交通行业比较热门的专业,许多人在本科毕业后就从事一线的施工作业,现场积累的经验往往多于学校学习,导致交通运输专业学位研究生报考人数降低,因而学校在布置教学任务时往往会和学术型研究生放在一起,从而忽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许多教师到高校任教,大多数时间会用在课题研究上面,更多的是在学术方面取得更多的成就,而在实践方面的经验往往比较缺乏,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培养的学生偏向学术,无法达到实践经验方面的积累;第三,一些学生在平时学习时擅长理论分析,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导致他们在毕业时会选择自己的优势就业。因此,改革我国教育体系,积极引导学生注重实践经验方面的学习,全面地落实好全日制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培养工作。
二、培养制度的选择
在当前我國研究生教育体制下,如何“培养好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研究生”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分为两种: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培养模式,它主要是偏重于学术和科研方面来培养学生,也就是说比较侧重理论方面的研究。而专业型研究生,是我国新兴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主要的是让学生更加地侧重于实践方面的研究,以应对毕业后能够迅速地适应各行各业的要求,实现实践操作能力与专业素养的结合。
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不同,间接地导致研究生培养制度选择的不同。培养制度的选择,既要反映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又要体现出与学位考核的结合。多样化的培养制度,更能很好地满足将来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我国的学术型研究生一般是为博士生输送生源,完成更好的学术传递;专业型研究生一般情况下,是为企业部门直接输送有知识的人才,更好地把学校和社会的功能实现完美的衔接,以满足社会各界所需的各行各业的人才,为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以职业素养为追求,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培养的战略方针。我们不仅仅限于让学生学好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在学好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加以运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我们要积极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达到学校规定的学分后,要在其他时间体现出学生培养“学习—应用—再学习—再应用”的循环模式。这既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要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保障他们的综合培养,才能进一步完善和弥补我国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漏缺。
三、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对策
就目前来说,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正处于初级阶段,要求我们以正确的方法去认真对待。因此,探索出积极有效的对策,对我国现阶段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1.创新教育理念,引导全方面发展。对于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发展理念来说,新的思维理念对当下的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们要积极地改变固有思维模式,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在努力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把思维跳跃到实际生活中去,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真正地得到锻炼。其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社会企业的一致好评,我们应积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与实践中去,达到研究生教育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的目的。
2.建立以产学研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当前,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期限一般在2—2.5年,课程设置不但要落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上,还要更加注重实践方面的培养,多组织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培训或讲座,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在教育培养模式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育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遇到较为复杂的难题时,学校可以外聘具有这类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让他们通过自身经验逐渐地传授给学生,体现教学培养的“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模式,充分利用好教学资源。
3.优化考核培养制度,积极完善教学管理体系。首先,研究生各培养单位要制订具体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实施细则,对研究生的入学培养、生活管理、学位管理及授予做出明确的规定,及时对学生提出要求,高效地完成培养目标。其次,不断完善适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基地。学校不仅要注重学生校内学习教学资源的配置,还应注重学生在实践环节方面的教育资源的配备,注重校企合作,相互推动与企业间的协作,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最后,不断健全研究生考核培养制度,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完善评价机制,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改变.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标准的实施状况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1.
[2]苏日娜.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中国研究生,2009,(5):50-53.
[3]张海英,韩晓燕,郑晓齐,等.关于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15-20.
[4]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Z].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2010-01-27.
[5]张建功,张振刚.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8,(7):104-109.
[6]李忠,熊玲,陈小平.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教学基地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8-12.
[7]谢慧,宋安东,徐淑霞.利用企业资源培养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工程师”型教师的机制研究[J].河南农业,2007,(24):10-11.
[8]李景元,蒋国平,宋建新,等.浅析双导师制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落实情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