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工匠精神 提升企业信仰
2018-05-10学诚
学诚
在躁动的投资洪流和莫测的市场预期中,什么是一个企业可以把握和坚持的东西?当逐利的喧嚣与失利的低潮竞相来袭,一个企业家能否继续埋首走自己的路,也许眼前寂寥,但在未来灿烂?日新月异的技术、快速消费的文化、风起云涌的竞争,越来越让人失去了长远的视线和专注走路的耐心,更何况坚持一种超越得失的精神信仰、价值追求?然而,当人们忙碌了半生之后,忽然会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已经太少太少,而那些可以穿越时空的精彩更是举目难寻。
我们忙了半天、竞争了半生,到底为这个社会创造了什么,可以留下什么?当我们不再为温饱考虑的时候,确实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了——“价值”。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如何创造它?
有一个在传统社会中非常平凡的词汇,在现代社会却成了一种奢侈:“工匠精神”。这个似曾相识却又显隔膜的词汇,在商业大潮中宛如一块低调的璞玉,其内在不菲的价值并非显而易见,而要靠超越眼前得失的智慧眼光去判断,靠精益求精的完美精神去打磨——这背后,实质上蕴含着一种信仰的力量。内在有信仰,我们的人生、我们的民族才会有精神、有力量。这种精神力贯穿于企业、贯穿于产品,才能形成不随外在潮流妄动的内在恒久价值,对产品来说,它就是“品牌”;对企业来讲,它即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当我们在竞争的洪流中感到被动、茫然的时候,也许有必要传承工匠精神、提升企业信仰,以超越性的价值观去打造真正的实力和竞争力。
知因识果,摒弃短视思维
传承工匠精神,需要走出短视思维的误区。欧美日等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有许多传承了百年甚至千年的长青企业,至今仍鲜活在我们的世界里,经历时代的洗礼、饱含着历史的沧桑,老而弥坚、久而弥香。很多人都曾尝试去探寻这些企业屹立不倒的秘诀,希望借得他山之石攻己之玉。然而这些企业向我们传递和展示的却是那些颠扑不破的朴素道理:要有远见、低调专注、立足根本、做好产品、不盲目跟风等。其实,世上从来就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知因识果,摒弃谋一时之利、计一时短长的狭隘思维,才能更好地乘风破浪、远赴沧海。
这方面佛教文化的千年传承可以作为很好的例证。一座座佛塔、庙宇建筑、石窟造像,虽历经时空变幻、斗转星移,依然气象万千、饱含生命力,那是因为创作者们一开始就做了流传千古的打算。金代曹衍在其撰写的《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文中对云冈石窟的创作者们曾这样评价:“虑不远不足以成大功,工不大不足以传永世。且物之坚者莫如石,石之大者莫如山,上摩高天,下蟠厚地,与天地而同久。是以昔人留心佛法者,往往因山以为室,即石以成像,盖欲广其供养,与天地而同久,虑远而功大矣。”这种“成大功”“传永世”“与天地同久”的追求与践行,可以说是“工匠精神”的极致,这种精神在企业的发展与经营管理中表现为长远的眼光与广阔的胸襟。
“工匠精神”还是一种砥砺奋进而又务实达观的人生态度,它要求我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走好脚下之路,坚持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历史上的很多仁人志士、祖辈先贤们已然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近代的中国积贫积弱,时有杨文会居士总结西方国家振兴的原因,认为“泰西各国振兴之法,约有两端:一曰通商,二曰传教。通商以损益有无,传教以联合声气。”而中国“推行商业者渐有其人,而流传宗教者独付阙如”。(《支那佛教振兴策二》)于是他创办金陵刻经处,筚路蓝缕,搜集中外佛典整理刊行,所刻印流通的数百种佛经,底本大多自东瀛访回,为唐宋以后中国久已失传的佛教各宗重要典籍。为保证质量,杨文会在佛教经典出版方面提出“三不刻”的原则:“凡有伪经者不刻,文义浅俗者不刻,乩坛之书不刻”。其所刻之书因校勘精良,为时所重,被称为“金陵本”或“宁刻本”,而其所采用的中国传统“雕版印刷术”现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是因,如是果。“工匠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因果道理,如果凡事能多从因果的角度来思维,谨守原则和底线,我们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如今,多快好省、破坏式创新、爆发性增长的发展思维与模式仍然有很大的市场,这虽能获一时之利,但终不能行稳致远。当然,与长青企业相比,现代社会中也不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后起之秀,但更多的企业却始终走不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命运怪圈,生命之短、消亡之快,甚至让人来不及惊讶与叹息。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厚德方能载物,厚积才能薄发,只有跳出“急求果报”的藩篱,找到发展的根本,积极种正因、聚善缘,才会有水到渠成时的硕果累累。
善用其心,缔造优质品牌
《华严经?净行品》中说,“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在华严法会上,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如何才能得到修行的最大利益,文殊菩萨用141个偈子做了回答,用生活中的小事为喻,告诉智首菩萨要在平常微细处用心。如“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见路无尘,当愿众生,常行大悲,其心润泽”“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等。度众生是菩萨的工作,时时刻刻、在在处处护念众生则成为菩萨的用心处。
企业经营亦如修行。对一个企业来讲,做好产品与服务、打造优质的品牌应该是企业家的用心之处。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海淘与代购业务反衬出很多企业在用心上的不足,人们的需求结构正在往高级化的方向升級,但是我们的市场却没有做好准备,低端产品充斥市场、高端产品供应不足。很多现实都告诉我们,有多少用心,就会有多少收获,这也是古今中外很多成功企业的共同特质。
用心即是匠心,心用到极致就会引发质的飞跃。据历史记载,前秦的苻坚送给当时的名僧道安一尊外国铜佛像,但因其“形制古异,时众不甚恭重”,后在东晋戴逵等人不懈努力下,终于创作出形神兼备又符合中国式审美的佛像作品。据《历代名画记》记载,戴逵善铸佛像、工于雕刻,为了造出令人感动的佛像,戴逵“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最终塑造出无比庄严生动的佛像,致使“道俗瞻仰,忽若亲遇”。
要想善用其心,需要慈悲和智慧,而其背后则贯穿着自他一体的生命观。大乘佛教主张自他不二,利他即是自利,所以菩萨修行,念念在于利他,最终也获得了最大的自利。对一个企业来说,似乎很神圣的自他一体、自利利他境界,其实可以落实为一种服务精神,体现为一种代人着想的意识。通过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为顾客考虑、为社会考虑,并将这种考虑汇归于自他和社会长远的利益与幸福,便能在利他中真正感受到自利。心用对了,心用好了,企业的优质品牌自然应运而生。
提升信仰,打造企业软实力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考察人的行為时,提出了著名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概念。通俗地来说,“价值理性”注重的是人的行为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如伦理、美学、宗教信仰等范畴;“工具理性”则注重以最有效、最经济、最省力的方法和手段达成目标。马克斯?韦伯认为,产生现代社会种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具理性胜过了价值理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工匠精神”的传承也反映出现代社会对价值理性的呼唤,而价值判断的背后则是信仰支撑。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往往有着自己的价值标准,这种标准不断驱动他做最好的自己,在种种的诱惑面前亦有着“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坚定与从容,这体现的是一种“信仰”的力量。
历史上很多具有工匠精神的伟大创造都源于信仰。“房山石经”的创造可以说是对于“信仰”的完美诠释。历史上灭佛废佛的法难让人心有余悸,为使佛经长存于世,当时的僧人们决定石刻佛经。从北京房山云居寺残碑中的记载——“冀于旷劫,济度苍生,一切道俗,同登正觉”,可以体会到创造者们的高远立意与悲天悯人的情怀。1954年,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参观房山石经时曾半开玩笑地对周恩来总理说,愿用等量的黄金换得石经。总理笑答,“黄金有价,石经无价”。
这则实例说明,信仰可以赋予作品超越其本身的价值。房山石经的工程从隋代到清代延续千年,刊刻规模之大、历史之长久,是世界文化史上所罕见的。若无信仰作为支撑,很难想象这项浩大的工程能否延续千年并吸引着人们前赴后继。对现代企业来说,信仰也可以为企业提供绵绵不绝的发展动力,成为企业竞争的软实力,它不但能给人超越眼前得失的智慧和勇气,更能够转化成开拓创新的活力和恒久坚持的定力。当我们怀揣着敬畏之心去做人做事,当我们找准了自己的价值标准不断去沉淀,当我们的行为模式开始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去靠拢,古老的工匠精神会在我们的生命中复活,信仰的力量会指引我们走出一条拨云见日、天地宽广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