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中小银行将迎外资行入股潮

2018-05-10史晨昱

董事会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资银行外资银行金融业

史晨昱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央行负责人表示,将积极落实国务院部署,放宽或取消外资的限制,减少对外资的歧视。

此前,经国务院批准,银监会放宽对除民营银行外的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一致的股权投资比例规则。银监会上述政策调整的核心,是在银行业股权投资比例管理方面实施国民待遇。即,取消对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单一持股不超过20%、合计持股不超过25%的持股比例限制,允许外资控股,可以预期,中国将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开放举措。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银行业对外开放取得显著进展,外资银行逐步融入中国银行业各层面,活跃了金融市场和同业竞争,带动了金融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提升。2004年,汇丰以19.9%的股份入股交行,成为当时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标志性事件。此后,一批外资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银行,并见证了后者从引资上市到发展壮大的过程。外资机构数量也保持稳步增长,截至2017年11月末,中国共有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210家,含外资法人银行39家、外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7家、外资非银行金融机构31家,以及外国银行分行123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业一直扮演着小角色,且市场份额不断萎缩、下降。从资产规模看,到2016年末,在华外资银行总资产在中国银行业中的占比仅1.26%,较最高时(2007年)的2.36%,下降1.1个百分点。从盈利水平看更为明显,2016年外资银行净利润在中国银行业中的占比仅0.62%,较最高时(2008年)的2.04%显著下降了1.42个百分点。

究其原因,竞争力下降是外资银行自中国开放金融业后一直没有进入主流地位的缘由。金融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为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中国本土银行历经黄金十年,资产规模不断膨胀,利润也水涨船高。2003-2016年末,中国银行业资产年均增速17.8%,高出外资银行1.6个百分点。2007-2016年,中国银行业净利润年均增长18.6%,高出外资银行10个百分点。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和客户拓展相对缓慢,难以较好适应中国市场的特点和监管模式,无法深度进入中国庞大的本地市场,“水土不服”现象仍然存在。

另一方面,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在华外资银行得到的资源支持不断缩水。外资银行的参股进程明显放缓,部分已积累一定回报的参股外资,为回笼资金、提高资本充足率,纷纷调整战略布局,收缩海外业务,开始减持、甚至清仓所持中资银行股份。如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转让了所持中信银行股份;花旗银行向中国人寿出售了所持广发银行20%的股份等。从当前情况看,2017年三季度末,在5家大型银行中,仅有交行与汇丰的合作仍在持续,十多年来汇丰数次增持交行股份,目前持股比例仍保持在19.03%的较高水平。中行的外资股东为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但其仅持有0.18%的H 股股份。在12 家股份制银行中,只有渣打银行持有渤海银行19.99%的股权,以及新加坡大华银行持有恒丰银行13.18%的股权,且均为第二大股东。此外,部分外资银行将经营重心回归本土。如苏格兰皇家银行(中国)于2016年被强行解散。

虽然,从体量方面来看,外资银行难以占据优势,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中资银行的盈利能力下滑使得其竞争力受到削弱,中外银行的比较优势也将改变。尤其是互联网金融掀起新一波金融“脱媒”浪潮,使这一进程明显加快,中国金融业开始进入利润零增长时代。同时外资银行在整体上具有明显的混业经营优势,这为外资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及业务范围提供了广阔和长期空间。从既往经验看,国内的无抵押信用贷款、村镇银行等业务、形态,都是由外资机构引入的。

欧美国家的金融业发展从起步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其金融业整体发展比较稳定,机制比较健全。中国改革开放到现在,金融业的发展不过短短的30多年,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机制需要完善,国内银行业仍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与中资银行相比,在华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低(2017年9月为0.75%,商业银行业平均为1.74%),而拨备覆盖率较高(2017年9月为289%,商业银行业平均为180%)。

引入外资银行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是中国金融业深化改革不可或缺的途径。从国际实践看,除中国和印度等国,世界主要经济体在银行、证券、保险领域均已取消了对内资和外资的持股比例限制,部分国家即使有持股比例要求,对内外资也一视同仁,不会单独对外资加以限制。

中国此次大幅放宽银行业准入限制的举措,不仅是中国经济金融融入世界的客观要求,更是继续推动银行业改革发展、进一步提高银行业运行效率和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从未来走势看,中国銀行业改革转型即将步入窗口期与深水区,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银行业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深化外资银行“鲶鱼”效应,借鉴外资银行,尤其是那些国际先进银行在治理结构、资本管理、风险管理、金融创新等方面的经验,是有价值和有必要的。

中国此次大幅放宽银行业准入限制的举措,必将对行业竞争发展格局带来深刻影响。从新政宣布后的市场反应看,花旗、汇丰等多家外资银行都对中国银行业加快开放进程表示期待和欢迎。随着资质审核、经营空间、牌照发放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外资行在华竞争力或将得到有效提升。

长期以来,由于单一股东20%的持股上限,外资股东仅能享受股权投资回报,对于所投银行的战略发展、经营决策等方面话语权较小,导致中外资银行合作更多停留在业务层面,而难以深入、持久,容易陷入瓶颈。提高持股比例,意味着外资股东不仅在战略制定、运营管理、财务预算上将发挥更大影响力,而且出于经营发展的需要,其可能会主动向中资银行输出先进技术和经验,深度介入经营,从而中外资实现业务合作与股权合作的高度融合。在上述背景下,外资或将不再轻易抛售中资银行股权,投资黏性有望提升。

在实际操作中,不同银行的外资持股比例将呈现较大差异性。大型银行均属国有股东控股,出于国家金融安全和金融稳定的需要,外资控股的情形几乎不可能出现。同时,大型银行规模体量大,即使外资想提高股权比重,也要付出大量的资本金。就当前国际银行的发展状况而言,其难度相当之大。比较而言,外资持股或控股国内中小金融机构是操作更具现实性的大概率事件。中小金融机构通常专注于某一特定地区或某一细分市场,也更符合外资银行的战略取向。当前,“外资们”在中国城商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中身影频现,可以预计,特色的中小银行将迎来外资行入股潮。

猜你喜欢

中资银行外资银行金融业
新形势下国内如何进一步开放金融业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云南省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比较分析
中德并购最新的特点以及中资银行在其中的作用
PYRAMID PAINS
中资银行海外经营的法律风险及其对策研究
外资银行“播种”自贸区
外资银行适合你吗
外资银行四家首获经营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