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佬,江湖,无边界

2018-05-10蒋虹霞

商界 2018年5期
关键词:程维王兴网约车

蒋虹霞

柳青在2017年年初的滴滴年会上说了 柳青在2017年年初的滴滴年会上说了 一名话,“道路通往星辰大海,纵有 荆棘不言孤单。”很快,滴滴在路上的确不 再孤单,因为网约车江湖狼烟又起。

合并快的、收购优步中国,就在大家 以为滴滴大局已定,网约车再无战事之际, “圈外人”美团、高德、携程高调杀人,大 有合力围剿滴滴之势。

最难缠的对手当属美团。3月21日, 在南京试运营10个月之久的美团打车正式 登陆上海,主打快车和出租车,与滴滴展开 正面交锋,仅用3天就打掉了滴滴三成的市 场份额;作为反击,滴滴跑到南京和无锡做 起了外卖,在美团后院“放了一把火”。

无论是美团还是滴滴,都是各自领域 的超级独角兽,过去一直井水不犯河水,此 刻却气势汹汹杀人对方的核心业务领域。 美团和滴滴要干什么?换句话说,它们到 底要成为什么?

当大家都在围观美团、滴滴之战时,我 们又该如何定义其背后的生态逻辑?

谜面之下,一个显见的事实在于,这 绝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网约车和外卖之 争,而是以此为突破口的一场生态扩张。

上海滩不相信眼泪

上海滩从不缺乏传奇,更不缺乏大亨。 黄浦江自西向东,流过十里洋场和码头风 云,最终汇人大海与世界。

在摩天高楼鳞次栉比,霓虹闪烁的南 京路上,写字楼电梯间和公交站的广告牌 用简单的八个字“美团打车登陆上海”,宣 告网约车“淞沪会战”的到来。

网约车“老江湖”柴师傅,经历过3 年前补贴大战的洗礼,因此一早就从美团 打车的宣传架势中嗅到了“红包”的味道。 尽管已经是有8000多单载客量的滴滴“老 司机”,老柴还是吃起了两家饭——两个平 台切换着跑单,哪个先接到单子就做哪个, 再把另一个平台关掉。

为了快速抢夺市场,美团打车刚到上 海,就针对乘客送来了一拨“新用户前3 单立减14元”的福利;抢夺司机更是花 钱不手软——前2万名注册司机,前3个 月免抽成,之后每单抽成8%(滴滴每单 抽成为20%-30%);单日在线10小时并有 10个有效订单,保证司机每天600元的保 底收入。

美团进军网约车,程维起初的态度是 “多了一个竞争者而已”。但随着上海战事 的蔓延,滴滴的反应远不如程维说得那么 轻松——在乘客端,以“上海全程呼叫快 车立减14元”回击美团;在司机端,推出 “冲单奖”“数单奖”等奖励机制。

美团和滴滴都深谙一个道理,没有永 远忠诚的用户,也没有永远忠诚的司机,烧 钱补贴的力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战局的 走向。对美团来说,上海必须拿下;而对滴 滴而言,上海不容有失。

为什么上海会成为美团打车的主攻城 市?城市规模、经济水平、消费能力等因 素决定了网约车的客单价和盈利前景,北 上广深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区域, 订单量和客单价都要高于其他城市。这当 中,上海的区位优势尤其明显,进可挥师 华北,退可制霸华东,战略意义不言自明。 而滴滴数年前与快的、大黄蜂在上海经历 过“三国杀”,自然不会把这个战略要地 拱手相让。

眼看“淞沪会战”呈现胶着之势,滴 滴决定抄美团的后路,上线外卖业务,并宣 布进军南京、无锡、长沙、成都等9个城市。 其中,滴滴把距离上海只有130千米的无 锡作为主攻方向,成功开辟“第二战场”。 由此,滴滴已经从上海战场的防御状态,转 向对攻状态。

4月10日,滴滴官方宣布,在无锡外 卖市场份额跃升第一,但旋即遭到美团否 认。滴滴进军外卖领域,在外界看来颇有 “围魏救赵”之意,通过在无锡等地掀起补 贴、抢人大战,迫使美团在打车战场收缩, 全力护盘自己的主业。

但仅仅1天之后,无锡工商部门约谈 几家外卖平台,叫停不正当竞争行为,之 后,美团和滴滴的补贴力度大幅下降。几乎 同时,由于地方监管部门的约谈和执法,美 团、滴滴同时宣布为网约车补贴战摁下“暂 停”键:双方已于4月12日起停止对南 京用户的补贴发放,并相继取消上海用户 的常态化补贴。

没有了补贴这个“大规模杀伤性武 器”,网约车和外卖战场有所降温,但美团 和滴滴的缠斗才刚刚开始,随时有再次升 级的可能。毕竟,无论是王兴,还是程维, 他们都相信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对手的核 心业务——打到别人家里去,即使输了也 不亏,打碎的也是别人家的瓶瓶罐罐。

王兴的野心与程维的底气

作为中国互联网江湖的新贵,39岁的 王兴与35岁的程维都有着强悍的人生,也 都是从行业惨烈大战中胜出的佼佼者。

王兴是名副其实的“连续创业者”,从 校内网到饭否再到美团,一路跌跌撞撞, “九败一胜”之后终成大业。程维则是“连 续就业者”,直到在阿里巴巴磨砺多年之 后,才自立门户,创办滴滴。

审视王兴与程维的成长路径,也许更 能理解美团与滴滴的狭路相逢。美团从“千 团大战”中胜出之后,强势进入外卖、酒店、 票务、出行等众多领域,靠的是四处抢食的 狠劲与强大的地推能力。滴滴则一路经历 了与快的、神州、优步等几乎所有网约车玩 家的厮杀,才顽强生存下来,高效执行力与 融资能力是获胜的关键。

王兴想要的是无限扩张,最终打造一 个超级生活服务平台。一个段子可以复盘 王兴的创业轨迹——最初王兴的一句“饭 否”,做了美团外卖;后来,用户想出门吃 饭,美团做了打车;再后来,用户想去距离 较近的店,美團就收购了摩拜。

因此外界看到的是一个四面出击、处 处树敌的美团。这一点王兴颇像他的偶像 贝佐斯,在亚马逊高举“扩张优先原则” 的大旗。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曾评价王兴, “此人做的很多业务都不是第一个进入,却 能后来居上,把前人PK掉!”

相反,滴滴一直深耕出行领域,从布局 共享单车、智慧交通、无人驾驶、新能源汽 车,再到进军海外市场。程维意欲打造一个 更高维的出行帝国,变革人们的出行方式, 这是他的聚焦,也是滴滴的理想。因此,当 美团的跨界扩张迎头撞上了滴滴的版图, 一场遭遇战再所难免。

事实上,王兴与程维有着不错的私交。 江湖传言,去年美团在南京上线打车业务 之际,王兴还与程维一起吃了顿饭。席间, 王兴对美团打车只字未提,程维还是从新 闻上得知这一消息。后来,程维当面询问 “为何做打车”时,王兴也只是轻描淡写地 回答一“试试”。

谁知王兴这一试,来势凶猛。继南京之 后,美团打车宣布将进驻北京、上海、成都、 杭州、福州、温州和厦门这7个城市,只要 报名用户数量达到20万人,美团打车服务 就会在该城市开通。而据知情者透露,这7 座城市恰恰是滴滴目前营收最高的城市。

面对王兴的全线进攻,程维毫不示弱, 霸气回应:“尔要战,便战!”

在网约车江湖,程维是有底气的,要知 道,滴滴合并快的,收购优步中国后,市场 份额达90%以上,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 占据绝对的霸主地位。垄断格局形成之下, 滴滴急于收割市场,开始大幅提高乘车价 格和司机佣金抽成比例,试图把当初烧的 钱赚回来。这很快引发了用户和司机的不 满,大家都期待市场出现一个具备竞争力 的玩家,对滴滴形成制衡。

不可否认,王兴选择了一个好时机,美 团在局部战场对滴滴形成了强力冲击,但 未来要想在全局撼动滴滴的地位,并非易 事。更何况,滴滴的后手同样直接指向了美 团核心——外卖。

你要成为谁,决定了你要干什么

美团为什么要半路杀人网约车市场?

按照王兴的说法,网约车跟外卖都是 基于位置的服务,而美团的业务特征也基 本都和位置相关,要么是服务提供者的位 置,要么是服务需求者的位置。既然都是位 置,就干脆都做,把所有业务连接到一起。

——在家叫美团外卖,出门3千米距 离内骑摩拜单车,3千米之外用美团打车, 看电影用猫眼订票,旅行用美团旅游…… 从美团的Slogan“吃喝玩乐全都有”可以 看出,王兴一心想要的生活服务场景全覆 盖,每一步棋都是指向这个目标,因此出行 成了美团战略的必然延展。

滴滴进军外卖领域,在外界看来颇有“围魏救赵”之意。

反观滴滴逆袭外卖市场,很多人以为 只是为了在战略上牵制美团。但实际上,滴 滴早在3年前就入股饿了么,再加上优步 有做外卖的成功先例,因此很难说滴滴做 外卖不是早有预谋。就在“无锡战役”的 第8天,滴滴外卖发表了感谢信,称“滴滴 希望将运送人的经验和在产品上积累的先 进算法技术,在运送物上发挥更大的价值 创造。”

在程维看来,运人和运物本质是一件 事,所以滴滴都可以做好。过去几年来已经 搭建了高效智能的运输服务网络,外卖平 台的上线则是这一服务网络的延展。

事实上,企业是否选择进入一个新业 务,有两个重要的参考标准。第一,新业务 是否具有市场吸引力;第二,新业务与企 业原有核心业务的匹配程度。

美团和滴滴都度过了上半场的生存 期,都会基于自己的平台流量优势,向外伸 展自己的触角,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和 商业模式来突破盈利瓶颈。从市场空间来 看,外卖与网约车都具有数千亿元交易规 模,市场空间巨大,对于滴滴与美团这种体 量的企业,无疑是一个不错的业务选择。

在业务匹配度方面,美团内部调研显 示,其2.5亿日活用户中,超过30%的人 都有出行需求,而美团打车40%的订单也 确实导向了“吃喝玩乐”场景。因此,在美 团和大众点评的显眼位置,都接入了打车 的入口,将出行服务接入美团点评的内部 生态体系并形成闭环。

相比之下,程维虽然一再强调“送人” 与“送外卖”本质是相同的,但很大程度 停留在技术层面。具体到应用场景来看,滴 滴打车的导向是外出,而滴滴外卖则是让 用户呆在家里享受服务,两者的目标是相 悖的。

那为什么滴滴还是要执意进入外卖市 场?从理论上而言,外卖符合滴滴“出行 +运输”的大交通战略,虽然滴滴在“运 输线”做了很好的布局,但尚未营造出一 个更大的场景。如果滴滴只是固守出行领 域,那永远难以打出更高的抛物线。

如果抛开美团、滴滴自身的扩张逻辑, 从更高的维度上看待这场对决,它对彼此 意味着什么,又将对中国互联网的走向带 来怎样的变量?

无边界竞争进行时

中国互联网正在发生一场板块运 动——“无边界”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角 不是号令天下的BAT,也不是所谓的“第 四极”种子选手京东、网易、小米,而是新 晋大鳄TMD(今日头条、美团、滴滴)。

过去几年,美团、滴滴更像腾讯和阿里 在细分领域的代理人,拿着老大的钱冲锋 陷阵。但现在,估值300亿美元的美团和 估值560亿美元的滴滴,显然已不甘心永 远只当那个得力的“小弟”。

BAT的地位在短期内难以撼動,但 TMD的护城河却不够宽,也不够深,随时 会有新势力崛起并参与竞争。扩张成为了 美团、滴滴手中的武器,王兴和程维深知, 扩张才是最好的防御。

不设边界是这场竞争的特征。军事术 语中有一种战法叫“超限战”,指超越所有 被称之为界限的东西向敌方进行攻击。放 在商业竞争中,就是来自邻近产业,甚至是 毫无关联产业的企业侵占你的市场。这种 竞争的可怕之处在于,对手进攻你利润最 丰厚的市场,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抢夺利润, 而是抢用户。比如,当年京东杀人图书市场 进攻当当,主要就是为了抢夺用户。而美团 和滴滴的此番对攻,让超限战在线上线下 融合的领域发生,更具标志性意义。

以此为维度,也许更能理解美团、滴滴 等互联网新贵的无边界扩张。这种扩张既 是主动进攻,也是被动防御。因为如果一旦 让竞争对手知道了你的边界在哪儿,他就 会知道从哪里把你击垮,而无边界可以模 糊掉对手的打击重心。

从互联网生态格局的角度来看,BAT 早巳占据了信息、电商、社交等超级流量 入口,而TMD们必须为“次级流量入口” 而战。因此,美团和滴滴的对决背后,其实 是关于“次级流量入口”的争夺,打造连 接“人与服务”的超级平台。

在一个没有边界的战场上,美团、滴滴 之战不仅决定着网约车和外卖市场的格局 走向,也将深刻影响两个超级独角兽的未 来命运。中国互联网的大生态正在不断变 迁,注定将加快生态之下所有玩家的裂变 速度。谁在庙堂封王,谁在江湖落寇,时间 自会给出分晓。

猜你喜欢

程维王兴网约车
共享经济税收征管挑战及对策——以网约车为例
对网约车地方立法若干法律问题的几点探讨
王兴:纵情向前的持续创业者
政策制定复杂过“网约车”
国外是如何管理网约车的
境由心生,繁花似锦
天天用车翟光龙:王兴教我的那些事
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