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肿止痛汤湿敷治疗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水肿、疼痛的效果研究
2018-05-10乔东红戴文竹蔡姮婧段宏岩
乔东红 齐 佳 鲁 静 戴文竹 王 凯 蔡姮婧 段宏岩
(北京市肛肠医院 北京 100120)
痔为肛肠科常见病,据报道,肛肠病的发病率为59.1%[1],其中痔的发病率约为 87.3%[2]。 手术治疗是重度痔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其中外剥内扎术因技术较成熟、效果较好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3-4],但术后常出现创面水肿、疼痛等,影响伤口愈合。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或硫酸镁湿敷的方法,减轻痔术后水肿和疼痛[5-7]。既往选择对痔术后创面水肿的患者实施中药熏洗坐浴,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减轻水肿和疼痛,但伤口痊愈时间相对较长,平均住院时间12~14 d,不能满足患者需求。而据文献报道,中药湿敷用于促进痔术后伤口愈合疗效较好,为进一步探讨中药湿敷对减轻痔术后创面疼痛、水肿的实际效果而开展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本院住院接受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77)和对照组 (n=75)。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参照《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 版)》痔的分级[3],混合痔Ⅲ期以上患者;(2)行外剥内扎术;(3)年龄>20 岁。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器官功能障碍;(2)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者;(3)合并精神疾病或存在沟通障碍的患者;(4)自主活动严重受限的患者;(5)合并其他肛门疾病需同时行手术处理者;(6)嵌顿痔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骶麻下接受外剥内扎术手术,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治疗3 d,中药熏洗坐浴加口服止痛药治疗。中药熏洗坐浴方法:自术后第2 d开始,采用本院自制肛洗一号剂,先熏5 min,当药液温度降到38~41℃时,再将伤口完全浸入药液中坐浴10 min,共每次 15 min,每日 2次,7 d为一疗程,共1~2个疗程。从手术当日开始口服非甾体类止痛药洛芬待因片剂 (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514,每片含布洛芬0.2 g、磷酸可待因12.5 mg),每次1片,每日2次。
1.3.1 观察组 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用本院自制消肿止痛汤剂湿敷创面。方剂组成:马齿苋30 g、黄芩 30 g、黄柏 30 g、蛇床子 30 g、地肤子 30 g、牡丹皮15 g、红花15 g。该汤由本院制剂室煎制成汤剂后塑封成独立包装,每袋100 mL。两袋为1剂,每次1袋,每日2次。从术后第1 d开始,7 d为一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湿敷具体操作方法:患者侧卧位,双腿屈曲,暴露肛门部伤口,臀下垫一次性护理垫。取湿敷汤剂1袋,加热到38~41℃,倒入治疗碗中,将纱布在药液中全部浸湿,用镊子夹起拧干,以不滴水为宜,然后湿敷在伤口上,不间断淋药,每5 min更换纱布一次。每次治疗时间共30 min。
1.3.2 对照组 本组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硫酸镁湿敷创面。50%硫酸镁外用制剂,每次50 mL,每日2次。治疗时间从术后第1 d开始,7 d为一疗程,共1~2个疗程。具体操作方法:患者侧卧位,臀下垫一块治疗巾,将5 cm×8 cm的8层纱布浸湿于38~41 ℃[7]的 50%硫酸镁 50 mL 中,再将 50%硫酸镁纱布拧至不滴水为宜,覆盖于患者肛门处,每次约30 min。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疗效判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中医肛肠病诊断疗效诊断标准》进行评价[8],显效:局部无感染,肿胀疼痛消失,肛缘水肿消失;有效:局部无感染,肿胀疼痛减轻,肛缘水肿减轻;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变。 (2)疼痛程度:参考视觉模拟评分法(VAS)[9]评价。该量表由1~10分来表示从无痛到最痛。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即可以忍受,一般不影响睡眠,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中度疼痛:4~6分,即疼痛明显,需要服用止痛药,睡眠欠佳;重度疼痛:7~10分,即疼痛剧烈,无法忍受,需用麻醉性镇痛药物,睡眠差,严重影响生活。观察时间:术后第1 d、第3 d、第5 d、第7 d、出院前1 d。同时记录每次中度及中度以上疼痛患者所占比例。(3)水肿程度:术区肿胀的程度以肉眼观察来描述。无水肿:0分;轻度:1分,为切口周围组织轻度隆起,皮纹存在;中度:2分,为切口周围组织中度隆起,皮纹不明显;重度:3分,切口周围组织中度隆起,皮纹消失,皮肤发亮[10]。观察时间同疼痛评估时间,同时记录每次中度及中度以上水肿患者所占比例。(4)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n(%)]表示,行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效例数均为0。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中度及以上创面疼痛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第1 d、第3 d中度及以上疼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5 d、第7 d和出院前1 d,观察组中度及以上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3 两组中度及以上创面水肿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第1 d、第3 d中度及以上创面水肿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5 d、第7 d和出院前1 d,观察组中度及以上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无发生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有2例(2.67%)患者出现明显刺痛、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P=0.242)。
3 讨 论
水肿、疼痛是痔外剥内扎术后常见并发症。中医认为手术祛邪的同时也会损伤肛门气血经脉,加重了局部气机不通,气血不畅、经络阻滞极易造成肛缘水肿[11]。气血瘀滞导致疼痛、水肿等症状的产生,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提及“凡是疼痛,皆淤血凝滞之故也”。血不利则为水,气滞血瘀,经脉不利会引起局部的水肿[12]。西医认为手术创伤本身可引起局部微循环障碍及炎性反应,加之排便、潮湿等因素的刺激,引起肛门括约肌收缩痉挛,局部微循环障碍进一步扩大化,创面缺血缺氧而加剧疼痛。疼痛与水肿常互为因果,肛门因疼痛引起反射性括约肌收缩痉挛,导致淋巴血液回流障碍形成水肿,水肿反之也可加重疼痛[13]。在防治痔术后创缘水肿的外用方法上,西医方面采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效果较好[6-7],中医方面主要通过外治熏洗、外敷药、针灸等进行治疗[14]。中药熏洗坐浴减轻痔术后水肿和疼痛作用在临床上已被证实,是目前术后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创缘水肿时间往往持续较长[15]。中药湿敷也是中医外治法之一,既往多用于风湿及骨关节病患者的治疗[16]。近几年,中药湿敷在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17-19]。本研究是在同行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开展消肿止痛汤湿敷与硫酸镁的对照研究,旨在探讨减轻痔术后伤口疼痛、水肿更为有效的方法、为治疗痔术后并发症提供更多的中医药选择及体现中医药促进痔病术后快速康复的特色优势。
表3 两组中度及以上创面疼痛情况比较[n(%)]
表4 两组中度及以上创面水肿情况比较[n(%)]
本研究中,术后第1 d、第3 d两组中度及以上疼痛、水肿程度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在术后早期对减轻伤口疼痛、缓解水肿效果相当。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在术后第5 d,第7 d和出院前1 d,观察组中度及以上疼痛、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中药湿敷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考虑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两组药液均是加温后湿敷,有效地发挥了温热效应,使伤口局部组织血管扩张,微循环血流加速,血液黏稠度降低,红细胞聚集性减少,创面组织再生能力提高,有利于组织修复和增强白细胞吞噬活力,促进代谢产物的吸收,达到消肿散瘀的作用。(2)依据传统医学对痔术后发生肛缘水肿的认识,认为治疗应以清热燥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原则。观察组湿敷采用的中药是本院自制的消肿止痛汤,方中黄芩、黄柏、马齿苋均有清热燥湿之功,蛇床子、地肤子具有燥湿之力,五药相配则清热燥湿之效尤强,牡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红花有活血化瘀止痛之效,两者相配则活血化瘀止痛之力更甚。诸药配伍,共奏清热燥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湿敷还有利于组织生长,无结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因此中药湿敷不仅具有较强的消肿止痛之功效,还有减少伤口渗出、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9]。在中药湿敷过程中,由于不间断淋药,使纱布持续处于湿润、恒温的状态,形成了一个相对密闭湿润的环境。这种温热有不仅利于中药吸收,达到疏通腠理、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而且密闭湿润的环境能够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刺激细胞增生繁殖,加快了周围组织的修复[20],此湿敷法愈合理论与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相契合[21]。(3)对照组采用的药物是50%硫酸镁溶液,该药液局部湿敷可产生高渗透压,通过高渗透压平衡原理,使肿胀部位组织水肿液在短时间内渗出而消肿[7]。但其对受损的静脉血管功能修复能力差[22],术后恢复时间相对观察组长,因而早期两种方法效果相当,但后期中药湿敷的效果更好。
在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方面,观察组未见发生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共有2例出现刺痛等不良反应,其中有1人在湿敷后5分钟出现剧重度痛感、烦躁不安等表现,停药10分钟后缓解;另1人在湿敷后10分钟有中度刺痛感,停药后缓解。考虑与以下因素有关:(1)中药湿敷采用的汤剂为本院制剂室煎制而成的无杂质中药原液,对伤口创面刺激小。同时药液通过加温后湿敷,药液持续处于温热的湿润状态下,既有利于药液发挥最大疗效又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易于接受。(2)50%硫酸镁药液为高渗溶液,局部湿敷可产生高渗透压,在消肿同时硫酸镁浸湿的纱布水分易蒸发,纱布容易干燥,与局部创面贴合不紧密,影响药物吸收。同时,干燥的纱布摩擦创面及周围皮肤,对开放性创面有较强的刺激,易引起伤口不适。因此提示消肿止痛汤湿敷比硫酸镁湿敷不良反应少、更具有安全性。
综上所述,消肿止痛汤湿敷在减轻痔术后创缘水肿及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方面有良好效果,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硫酸镁湿敷,是一种简单、方便、有效、无明显副作用的中医治疗方法。但由于病例数量有限,所得结果有一定局限,未来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不同温度、时间下中药湿敷防治痔术后并发症疗效及安全性。
[1]林晶,林娜,刘娴,等.穴位按摩联合艾灸在混合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3):64-65.
[2]关丹妮,范亚明,徐晓玲,等.三皇止血胶囊在肛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29(12):37-38.
[3]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肠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5):461-463.
[4]CATALDO P,ELLISCN,GREGORCYK S,et al.Practice parameter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morrhoids(revised)[J].Dis Colom Rectum,2005,48(2):189-194.
[5]周荣珍,梁鹏,张磊昌.中药熏洗坐浴法在肛肠科的应用[J].中医学报,2011,26(4):398-400.
[6]张兴坤.崔静静.两种浓度硫酸镁湿敷方法对比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7630-7631.
[7]陈小建.50%硫酸镁湿敷配合TDP照射治疗痔疮属术后肛缘水肿的效果观察[J].贵州中医学院学报,2012,34(4):29-30.
[8]郑武,王宜慧,陶彩辉.消肿止痛汤薰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疼痛的效果评价[J].2017,15(14):118-120.
[9]DUBINSKY RM, KABBANI H, EL-CHAMI Z, et al.Practice parameter:treatment of postherpetic neuralgia:an evidence-based 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J].Neurology,2004,63(6):959-965.
[10]吴金艳,王金梅,叶丹,等.不同处理方法对痔术后创面疼痛及愈合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781-783.
[11]贵照旺,邓超伟,魏旭风,等.中药熏洗外敷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107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1,43(6):43-45.
[12]张坤,清化汤防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主要并发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
[13]黄小珊.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原因及预防概述[J].实用中医药志, 2012,28(8):713-714.
[14]唐海明,陆彩忠,王明华,等.消肿化痔汤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104,31(1):87-89.
[15]于男,姚玉乔,熊腊根,等.针刺加热敏灸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肛门水肿5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5):77-78.
[16]陈佳,柯生海,赵芳,等.中药热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2 例[J].中医研究,2015,28(3):14-15.
[17]梁思杏,郑雄彦,杜文敏.痔术后予祛毒汤湿敷肛门配合电磁波照射的护理疗效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18-19.
[18]刘涛,赵丽宏.中药湿敷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止痛及愈合的效果[J].青岛医药卫生,2015,47(3):223-225.
[19]刘焕萍,张元春,方晓梅,等.两种中医护理方法对混合痔术后切口愈合效果的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19):63-66.
[20]金献萍,蓝春晗.压疮湿性愈合疗法护理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09,22(9):2262-2265.
[21]姚鸿,陈立红.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临床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1):1050-1052.
[22]靳立巾,张杰.百克瑞杀菌纱布湿敷预防七叶皂苷钠致局部组织和静脉损伤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5,29(3):80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