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培育村级集体经济新动能
2018-05-10文丨谢友根丰城市委
文丨谢友根(丰城市委)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三变”改革,创新农村集体产权运营和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加快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丰城市把“僵尸资产”盘活,转变为可以产生效益的经营性资产,大力培育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基本情况
2017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3390.2万元,其中经营收入143.9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507.5万元,投资收入1.5万元,补助收入2094.7万元,其他收入642.5万元。经调查,全市509个村委会中,有村收入的281个(其中,村级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委会有9个,村级收入10万元以上的97个村委会,村级收入1万元以上的村委会262个),没有村级收入的228个村委会。2017年全市村级集体资金(现金和银行存款)6231.4万元,其中,资金50万元以上的33个村委会,10-50万元的120个村委会,0-10万元的村委会166个,没有集体资金的村委会190个。
目前,全市已完成8个村委会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到2018年底,力争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40个试点,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5万元(包括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经营收入、发包上交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等,不含项目补助和村干部报酬补助)。
存在问题
收入来源单一。多数村主要收入依靠村集体公房的出租和集体土地的征租,有经营性收入的村很少,由于受到地域、资源、交通等限制,一方面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方法有限,另一方面难以广开思路,通过新方法、新途径来增强村集体经济。
发展空间狭小。除城区、高新园区及城郊村和乡镇(街道)集镇周边部分村外,绝大多数村集体土地、山林和公房等资产价值低,开发成本高,难以带来直接效益。
发展缺乏制度保障。全市村级经济积累较好的村,往往都与“能人治村”紧密相连,村级经济发展对村支“两委”带头人的依存度高,人才引进受到制约,经营机制受到制约,缺乏相对稳定的制度保障。
权益保障意识缺失。部分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利用低效,存在集体经营性资产归属不明、产权虚置,经营收益不清、分配不公开、成员的集体收益分配权缺乏保障等突出问题。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全市始终坚持“不能把集体所有制改没了,不能把集体经济改弱了,不能把成员利益改损了”的三条红线,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
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是前提。今年,全市所有村全面建立起集体经济组织,承担村级集体资产管理、集体资产开发、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的职能。基本路径也是主要路径为:建立以村级集体产权为对象“三变改革”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和以组、户土地经营权流转为主要对象的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把这两项工作作为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性工作。
主攻集体产权盘活运营是基础。在建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基础上,全面清产核资、依法确权颁证、组织资产评估,由丰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投资有限公司成立的子公司丰城市农村集体资产有限公司,权属村以符合入股条件的评估资产组建村级经济合作社入股丰城市农村集体资产有限公司,公司每年按入股资产评估价的3%-5%给予各权属村相应的固定收益,实现资产保值增值,每年12月31前通过各村级合作社向各权属村支付当年收益。合同期满后,权属村依法从市农村集体资产有限公司退出原入股的评估资产。确保各村集体产权(除国家资源外)的出租、转包、使用等经营性收入纳入市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有限公司统一管理、统一入帐、合同统一备案。市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每年年初组织对各村入股资产上一年存续完整情况进行盘点与考核,根据考核等级,对符合要求的相应给予固定收益上浮20%左右的绩效奖励。
大力发展“五大模式”是关键:盘活资产资源促增收模式。一是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发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老校房、老礼堂、厂房、仓库等固定资产,通过租赁或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经营。二是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理流转农户承包的耕地、山林、水面等资源进行土地整理,连片开发,集中流转或以股份合作形式给农业企业、合作社、种粮大户,进行规模经营。三是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利用未承包到户的集体“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果园、养殖水面等资源,集中开发或通过公开招标等发展现代农业项目。四是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探索资金项目化经营,与其他经济主体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发展物业经济促增收模式。一是鼓励有区位条件的城中村、城郊村、园区村在征地拆迁中用足、用好留用地政策或利用闲置资金,建设置办商铺店面、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等物业,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租赁经营或合作经营。二是对地处偏远且无集体资产的空壳村和经济薄弱村,可通过乡镇统筹,多村联合,市场化运作形式,到市区、中心镇等区位条件较好,产业集聚较高区域异地兴建或购置物业,通过租赁经营获取受益。
培育特色产业促增收模式。积极招引社会资本,在外创业人士开发建设产业项目,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林场等资源、土地承包权、资产、资金等按照保底分红等方式参股稳健的工商企业和新型农业主体合作经营,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生态环保养殖等产业,获得稳定持续收入。
拓展三产服务促增收模式。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服务性实体,牵头组建生产合作、服务合作、劳务合作等服务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围绕农业生产性服务(如:生资供应、技术指导、农机服务、产品销售、信息提供等服务)、乡村旅游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仓储物流服务、居民生活服务和提供通讯、金融、邮政、广电、电力等行业的代理服务向群众提供多方面的生产、生活服务,为村集体经济组织获取有偿服务收入。
抢抓政策机遇促增收模式。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造地增粮、宅基地整理、土地复垦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鼓励区位资源等条件不好的村通过招引光伏发电,建立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或专业合作社,采取股份制、联营式、托管式等方式,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龙头企业固化利益联结分享机制,参与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