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管理业务在近期商业银行服务中的发展方
2018-05-09向高远
向高远
摘 要:随着企业对资金管理要求的提升,现金管理业务将成为各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战场。现金管理业务能够提升客户粘性,带动包括存款业务、融资业务以及中间业务在内的银企全面合作。本文对银行现金管理业务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在商业银行现金管理产品体系基础上分析现金管理业务在现阶段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未来企业的发展需求,对未来商业银行现金管理业务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现金管理;发展方向;建议
一、国内现金管理业务的现状
(一)现金管理业务定义
现金管理业务是银行利用网络资源,依托先进的核心系统和现金管理平台,以资金流动性管理为核心,通过为集团客户构建科学有效的账户管理体系来提供一站式收付款、流动性及投融资的服务,实现集团客户对资金集中管理和高效运作的一种综合性金融服务。
(二)现金管理业务体系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现金管理业务体系主要包括账户管理、收付款管理、流动性管理、投融资管理、跨境现金管理五大类功能业务。目前银行提供的现金管理产品以传统的账户管理、收付款管理及流动性管理为主,涉及投融资管理的产品较少,存在功能不完善、体系不健全,且品种较少的问题。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在账户管理和信息服务等常规服务方面较为还不够精细,与国外相比仍较为落后。
(三)现金管理业务的运用
1、现金管理业务的运作方式
目前,现金管理业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协助企业对各地子公司、分公司、分账户的资金进行实时监控、统一调度和集中运作,提高企业的现金管理效率。
现金管理业务运作方式主要以下述几种为主:
(1)实体现金池
集团的多个成员单位的账户资金通过归集方式实际转移到一个指定的主账户上,实现资金的实时集中。
适合的企业为控制人具有高度控制权的民营企业或分公司性质的企业,如建筑企业等;
(2)虚拟子账户
实体账户作为主账户,下设若干个非实体账户作为附属账户,子账户的收入全额实时归集,需通过子账户支出时由主账户统一支付。
适合各类连锁门店类的企业,由母公司负责统一采购支付,子公司进行销售,为各个门店建立虚拟子账户,通过虚拟子账户实时归集各门店资金。
(3)虛拟账户
实体账户作为主账户,下设若干非实体账户作为簿记账户,在使用时针对收支款项的不同用途、不同部门、不同成员单位实现记账功能,以实现企业内部预算管理和利润划分要求。
适合行政事业单位或财政类客户:通过分部门、分用途虚拟账户等方式来实现内部利润分配和资金管理。
2、现金管理业务优势
(1)提高控制力。
集团企业通过现金管理产品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资金管理系统,便于及时掌握成员企业的资金动态,实施有效监督,降低投资风险。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现金管理产品可实现24小时服务,企业集团能够及时调剂企业集团与成员企业以及成员企业之间的资金余缺,合理安排资金用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降低财务成本。
各成员企业在资金管理上各自为政时,都单独与银行交易,各自的存贷款利息之差会增加企业集团的财务费用,但在“现金池”中,尽管企业集团要负担与银行业务往来的手续费,但是与企业集团存贷款利差相比,手续费支出远低于企业集团存贷款利差之和,所以“现金池”能有效降低资金使用成本。
(四)现阶段现金管理业务存在的问题
1、功能不完善、缺乏创新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现金管理产品以流动性管理和收付款管理的产品为主,实现了企业资金的监控、统筹,却未对企业的资金做出合理安排和使用的建议,缺少投融资管理,财务顾问、咨询,财资管理等功能创新。
2、业务系统不健全
在涉及跨国和跨行的资金调拨方面,我国各家商业银行还未能实现系统全方位的对接:一方面,国内跨行资金的转移由于各家银行的考核、份额等问题未能整合;另一方面,在海外的资金调拨仍需通过人工方式进行,且受到不同国家地区的政策制约。
3、内部管理部门分散
银行涉及现金管理的部门很多,包括公司金融部、贸易金融部、运营部、电子银行部、信息科技部等,各部门各司其职,难以及时的进行对接,导致与企业沟通需求和提供服务时的时效性大大降低。
二、当前现金管理业务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几乎全部的全国性商业银行都推出了现金管理服务。随着企业对资金管理的重视和要求的提升,现金管理业务作为可以大大提高客户粘性的重要产品,成为各商业银行争揽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各家银行纷纷打造自己的现金管理品牌,现金管理业务竞争日益激烈。随着监管政策的变革、客户需求的变化、系统技术的进步,现金管理产品不断完善升级,目前商业银行的现金管理业务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一)产品多样化
随着企业对现金管理的需求愈加旺盛,银行现金管理服务已经从简单的收付款结算服务,向提供整体现金管理方案转变,包括提供账户管理、流动性管理、投融资管理等多渠道产品,通过综合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二)跨境现金管理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方针指引下,为进一步促进跨国公司投资便利化进程,2012年,北京、上海外汇管理局开展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改革,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在中国设立全球性资金结算中心,探索外汇监管的新思路、新做法,推动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在北京、上海落地。随后,试点范围不断扩大,伴随着2014年跨境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跨境人民币资金集中运营业务的试点范围要求全面放开,企业跨境资金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强,全球现金管理服务已经逐步成为各大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各商业银行相继推出跨境资金集中运营的现金管理平台产品。
(三)跨行现金管理
企业为了生产经营和日常结算的需要,通常会在多个银行开立账户,而目前大多数银行的现金管理产品仅能够实现行内账户资金的调拨。经过近几年系统开发和技术革新,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推出以超级网银为代表的跨行资金管理产品,并逐步整合进入各行的现金管理产品体系当中。帮助企业真正实现一端多控甚至一端全控的财资管理目标。
(四)品牌建立与推广
国内大部分的银行已经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现金管理品牌,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基于企业集团现金管理和集团账户管理的模式开展个性化服务。各商业银行开始提升业务定位,优化市场策略,通过标准化产品的推出,打造各类现金管理品牌产品,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尽管各家银行的品牌名称有所不同,但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客户对现金管理产品的认知度,开启现金管理业务品牌营销新模式。表1为商业银行现金管理主要品牌:
(五)系统建设与开发
跨国公司现金管理业务的拓展与服务水平的提高,迫切要求商业银行加快系统平台的建立,这样才能保证现金管理业务的时效性。目前国内银行对客户需求的采集、整理、前期评估、规划研发、后期管理等工作大量停留在半手工或点对点阶段,信息传递不畅,缺乏强大的信息处理系统。要实现产品经营的决策科学化、制度化就需要加强信息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未来现金管理业务的发展建议
(一)提升现金管理至财资管理层面
国际上,财资管理在很多企业得到较好的运用,它涉及收付款管理、营运资本与流动性管理、投融资管理、金融风险管理与操作风险等一系列领域,还涉及电子商务流程与信息技术领域。在国内,由于金融环境、政策法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信息科技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财资管理在国内企业的真正运用发展潜力还很巨大,现金管理作为财资管理的一部分,必将逐渐向财资管理升华。
作為银行业,为企业提供及时可靠地财资管理的技术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财资管理融入到现金管理业务当中去就成为一个十分具有意义的课题。财资管理的功能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开发:
1、交易对手分析
实时取得与各个交易对手的交易数据,对一个周期内企业与某个交易对手的资金往来情况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会计报表中收付款项的分析,及时控制交易对手风险,做出增加或减少交易对手数量,调整交易对手限额,分配流动性等决策
2、现金流分析
对于周期内账户内资金的结算往来情况进行数据处理,如按照周期分为单日/月/年最高净收入、单日/月/年最低净收入、日/月/年平均净收入等指标;按照用途分为经营活动日/月/年平均收入/支出、筹资活动日/月/年平均收入/支出,投资活动日/月/年平均收入/支出等指标;以及其他各类数据处理方式。通过形成详细的报告单协助企业了解自身现金使用情况。
3、投、融资机会提示
实时推送投融资产品价格、期限等各方面信息给企业,如理财价格、贴现价格、各币种实时汇率、远期结售汇价格等。帮助客户做好短期乃至长期的现金规划
4、预警功能
如对于收入和支出超出一段时间内的历史最高或最低值时,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实时预警,对于企业设置的收款、付款、理财、贷款到期日等进行事前提示。
(二)整合结算类产品与现金管理产品
在推出现金管理业务之前,为了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商业银行已经为企业提供了一系列种类繁多的结算类产品,而现金管理作为对企业账户资金进行统筹管理的产品,与传统结算类产品密不可分,因此,可以将两类产品进行整合,以简化企业的申请手续和银行内部的审批手续,整合可以分为以下几步进行:
1、成立统一的管理部门
针对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部门管理分散化的缺陷,可以考虑培养专业的现金管理与结算方面的人才,将专业人才进行拆分整合,成立统一的专业现金管理服务团队,实现产品开发、系统搭建、内控管理、方案设计、客户营销的一条龙服务体系。
2、建立统一的准入标准
对于不同结算类产品的客户准入要求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在整合产品之初,对于客户准入要求进行统一,对于未达标的客户开通产品时进行功能限制。
3、产品整合
目前现金管理产品与部分国内结算产品功能有所重复,如短信通知功能有专项产品支持的同时现金管理产品也可以提供该项功能,这就导致客户重复收取相关短信提示,影响客户体验。因此产品的整合就需要从产品共性、功能覆盖、细化分类等多个方面进行考量。通过整合形成现金管理的品牌涵盖范围的扩大和功能的增强
4、分档打包收费
在建立起统一准入标准的基础上,对于不同资质的客户,根据不同的产品功能,设定不同的打包收费价格,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实现银企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