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高考背景下的初高中数学教育
2018-05-09胡烨
胡烨
【摘要】数学教育在课程中的重要性是任何教育者都知道的,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有着很大的作用。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数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愈加明显,每个阶段间的课程衔接也显得格外重要,数学也是一样,初高中数学教育究竟该如何衔接,关于这方面学者们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就以初高中数学教育间的衔接为视角,探讨在新高考背景这种新的背景之下,数学教育间该如何衔接。
【关键词】数学教育;新高考背景;初高中数学;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046-01
数学教育在世界上都是一直受人瞩目的一门学科,在从事数学叫岗位上的教育者们对数学教育的关注度更高,他们对于数学教育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衔接也是非常重视的。由于,初中数学学习和高中数学学习之间的教育标准、结构等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对初高中数学教育间的衔接做些探究,找出衔接的好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过渡学习阶段。
一、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数学脱节现状
(一)数学内容脱节
初中和高中不管是哪门学科,教材内容都是不一样的,初中教材的内容比较具体、简单,但是高中数学的内容则是比较抽象,教学内容比较感性,注重逻辑的理解,与初中数学相比要复杂且难的很多,需要学生有更好地感性理解思维,而在初中数学中,教材内容叙述的比较简单通俗,与生活很贴切,学生很容易就可以理解,而过渡到高中后,最开始学习高中数学时学生可能很难接受,对高中数学的内容甚至会“知难而退”,导致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很可能因此而失去兴趣,导致数学成绩的下降。
(二)数学教学方式脱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教材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容易,对于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内容,教师有时间去对其向学生重复教授,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对本重点的理解。与初中数学相比,在高中数学教学阶段,由于内容很多,教师不可能对每一部分内容重复教授,教学也显得比较粗糙,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
二、初高中数学脱节原因
(一)学生心理变化
人在成年之前,心理活动是非常丰富的,而且每个阶段的成长都会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小学时期是人的童年时期,此时的心理活动比较单纯,可能就只有玩耍相关的心理;初中阶段,人处于一种青春期过渡的阶段,这个时候很多孩子已经进去了叛逆的年龄阶段,心里已经不再仅仅对学习感兴趣,对其他事物也是非常有兴趣,心理特征就会与小学时期不同,不再那么单纯;而在高中阶段,这种心里特征就到达了比较明显的程度,这个时期的学生更加叛逆,甚至不跟随教师的步伐,与教师对着干,叛逆特征显著,教师很难将学习内容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之中,特别是像高中数学这种与之前所学内容差别很大的学科,更难让学生将心思放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上。
(二)学习方法变化
初中数学由于教材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的学习方法也比较简单,初中生对于教師的教学依赖性强,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好坏与教师教学方法的好坏联系非常紧密,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也是一样,依赖于教师教学的好坏,这个时期的学生概况能力比较好,加上数学教学内容比较容易,学生可以采用记忆的机械方式学习数学;高中数学由于其教学的内容比较富有逻辑性,这就需要学生采用推理等更高级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光采用机械的记忆方式是很难学习高中数学内容的,因此在这个阶段有很多学生可能因为学习方法的变化不能接受高中数学的学习或者接受的比较慢。
三、初高中数学衔接对策
(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由于初高中数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教育者对于这两个阶段间的数学教学衔接的研究也是比较多的。要更好地衔接初高中数学的教学,使得二者之间能够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可以更好地应对上述问题的存在。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要学生学习能力增强了,那么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就会增强,速度也会比较快,高中数学不像初中数学,内容都比较复杂而且很多,而且有很多内容教师都直接跳过了,这就需要学生有良好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自己在课外学习这些教师没有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同时也必须依靠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并加深理解。
(二)重新编制教学内容做好衔接
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材内容是不同的,甚至是没有任何过渡的内容帮助学生来对新鲜的内容进行理解,初中数学中学习的有些内容在高中时期甚至是不再做任何要求的,没有任何关系的,例如在初中中学习的仅仅是很简单的、与生活比较贴近的一些计算方法,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等等,而在高中数学中,知识涉及的方面比较宽广,有函数等内容以及二元方程和方程组等等,这些内容需要学生具备一种逻辑性较强的思维,由于这种毫无衔接的课本内容导致学生在开始进入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难接受高中数学的内容,因此就要求教材编排这能够考虑到这样一种困境,在编排教材内容时候尽量能够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得初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不要显得过于疏远,帮助学生能够接受这个过渡的阶段,而不至于碰壁太深。
参考文献
[1]花成:《浅析做好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几点策略》,载《教师》,2015年2月刊.
[2]程晓杰:《初、高中数学教育的火毒衔接探究》,载《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11月刊.
[3]马志斌:《关于初高中数学衔接教育的思考》,载《数理化教育》,2015年1月刊.
[4]张一鸣:《初中数学衔接都做了哪些衔接——基于基础教育课程数学初高中数学衔接研究的思考》,载《考试周刊》,2018年1月刊.
[5]吴彬:《浅谈初高中数学教育的衔接》,载《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2年11月刊.
[6]邢振华:《基于初、高中数学教育过度衔接的分析》,载《新课程(中学)》,2017年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