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沉浸式学习场馆探索旅游专业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路径分析
2018-05-09王丽李萍
王丽 李萍
摘要: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时代对旅游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趋激烈,高职院校作为导游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目标要從向导型导游向文化型导游转变。而地方曲艺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艺术性强、内涵丰富,但缺乏学习资源,一直是授课难点。本论文以《“百戏之祖”昆曲的导游讲解》为例,尝试融合旅游学科和艺术学科课程内容,借助沉浸式学习场馆开展任务驱动教学,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激发——感知——内化——输出”的认知过程,形成昆曲导游讲解的高效课堂,并以这种跨学科融合的学习方式迁移学习其他地方文化,旨在提升学生导游文化素养。
关键词:地方曲艺;沉浸式学习场馆;跨学科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2/03C-0027-05
一、旅游新业态下对导游的新要求
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旅游业跨越式纵深发展提供了条件,旅游市场日趋成熟。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对被誉为旅游活动“灵魂”的导游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全域旅游发展引发体验式旅游需求
全域旅游指打破行政界线的框定,将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进行规划,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全域旅游带来了“旅游+”新业态的发展,游客旅游方式和诉求也在发生新的变化,过去的观光模式是目的地导向,现在体验模式是过程导向,旅游模式也从过去的景区观光模式慢慢转变为现在的休闲度假体验模式,特别是“过程”游这一概念,是要变“行”为“游”,使游客从进入旅游目的地开始直至离开的整个过程中能享受到无处不在的高质量旅游体验。
全域旅游时代下,游客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方式,看景听曲、品尝美食、参与民俗等都是游客体验当地生活的方式,作为导游不仅要介绍景点,还要引导游客参与体验当地生活,感受地方文化,导游讲解也体现在旅游的全程中。
(二)智慧旅游发展对导游提出更高要求
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导游带来了巨大挑战,游客对导游的依赖性降低,甚至有人认为导游服务终将被自助终端取代,人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游山玩水。但笔者认为智慧旅游发展是双刃剑,导游一方面可以利用信息资源、智慧技术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也给导游提出更高要求,导游讲解不是拘泥于固定的、程式化的、千篇一律的基础信息的景点讲解,而是富含文化内涵的文化讲解。
综上所述,在旅游新业态发展下,旅游者日趋理性、成熟,旅游产品逐步从观光型、休闲型升级为文化体验型。导游人员在知识结构、服务技能方面亟待升级转型,由向导型导游向文化型导游转变。高职院校作为导游人才培养基地,需注重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拓宽学生综合素养,为发展区域旅游经济提供人才支撑。
二、传统课堂“地方曲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地方曲艺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民间性、群众性和地域性,是各地方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地方景点导游》中一项学习内容。《地方景点导游》是以地方热门景点为学习重点,融入地方文化,对导游讲解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但传统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学理念:采用讲授法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年龄偏小,基础知识薄弱,缺乏文化底蕴和文化审美,对地方曲艺的认知表面化、碎片化,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采用“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多以讲授法、问答法进行师生互动,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师一言堂的授课中,将地方曲艺以知识的形式单向传递给学生,师生之间交流少,学生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学生理解困难,课堂完成度不足。
(二)教学内容:重地方曲艺欣赏,与景点讲解割裂
传统课堂中地方曲艺侧重于欣赏,往往成为艺术欣赏课,而有关地方曲艺文化内涵方面的介绍也只概述讲授历史、特色、地位等基本知识,没有将艺术学科和导游学科的课程内容相融合,最终导致艺术欣赏不深,而讲解时又与具体景点割裂,使讲解找不到抓手,最终只能泛泛而谈、流于表面。
(三)教学资源:学习资源单一,讲解训练难以开展
传统课堂中的教学资源不丰富,一方面,在昆曲欣赏时,仅通过播放几段昆曲视频让学生感受昆曲,学生感受不深,更无法用语言表达。另一方面,在学生导游讲解昆曲时,一般采取“学习讲解内容——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试讲、教师点评”的模式,其中,学生试讲即进行模拟导游讲解的过程不仅检验学生是否熟练掌握导游词,也训练了学生导游讲解技能,但实际课堂中,因课时不足,通常只有4-6名学生能进行模拟导游训练,其他学生只能听或者发表评论,更多的学生得不到老师的辅导,使得大多数学生对地方曲艺一知半解。课后也因缺乏软件而无法让每一位同学都得到充分的讲解练习。
三、依托沉浸式学习场馆开展“昆曲导游讲解”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路径分析
鉴于以上情况,本文以课堂实例《“百戏之祖”昆曲的导游讲解》为例,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试探地方曲艺文化导游课堂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内容:融合艺术学科和导游学科课程内容
昆曲是苏州地方曲艺中最杰出的代表,也是世界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内涵丰富、艺术性强,在其发展的六百年长河里,与苏州园林、水乡古镇、虎丘景区等旅游景点密切相关,而在全域旅游、体验式旅游的当下,听昆曲成为融入当地生活、感受地方文化的一种方式,所以本堂课将昆曲介绍与景点讲解相结合,尝试融合艺术学科和导游学科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在特定景点、旅游场景中欣赏昆曲、讲解昆曲,从而传播非物质遗产,弘扬地方文化。
(二)教学资源:沉浸式学习场馆与课堂高度融合
沉浸式学习(Immersive-Learning)是指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借助虚拟学习环境,学习者通过高度參与互动、演练而提升技能。由于情景体验对于旅游专业学习尤为重要,所以授课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依托沉浸式学习场馆即3D虚拟“昆曲视听游”软件展开教学,软件有效整合了3D虚拟场景、720°全景视频、景点全景图以及景点主题视频等交互资源,为学生创设虚实结合、情境交融的沉浸式学习环境和人机交互式的模拟旅游体验,使教学内容立体化、直观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沉浸式学习场馆(3D“昆曲视听游”软件)细分为昆曲溯源、昆曲戏院、昆曲景点三大板块,对应三个学习任务:“昆曲溯源”学历史、“昆曲戏院”学欣赏、“昆曲景点”学讲解,在课前、课中、课后各教学环节与课堂高度融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的输入到能力的输出,助学效果明显。
(三)教学过程:从昆曲艺术欣赏到文化导游讲解的学习路径
课堂中,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依照“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要素为重点,开展任务驱动教学,借助沉浸式学习场馆(3D“昆曲视听游” 软件),以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激发——感知——内化——输出”的认知过程,形成昆曲导游讲解的高效课堂,具体流程见下图1:
1.激发:创设情境,激趣导思
建构主义认为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建构,情境即学习化环境与学习过程直接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情境主要包括真实情境,知识情境、问题情境、协作情境、模拟情境、虚拟情境、创作情境等。本课利用导游工作视频,创设情境,以问题“作为地方曲艺,昆曲与导游工作有什么联系?”引发思考,导入新课。
2.感知:沉浸式体验昆曲之美,感知昆曲文化
沉浸式体验包括感官体验和认知体验两方面,在课堂中具体体现在:
(1)“昆曲戏院”板块以学生感兴趣的“3D虚拟昆曲戏院”为载体,链接“曲、妆、本、演、赏”五个分板块,激发学生调动感官交互学习,沉浸式体验中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自主探究完成对昆曲的感官体验,感受昆曲之美,实现艺术欣赏的具象化。
(2)“昆曲景点”板块在景点全景图基础上,引入全新的720°全景视频,配以相关主题视频等交互资源。720°全景视频将包括游客在内的景点环境真实、客观地融入到软件中,为学生创设了工作实景,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情景体验,让他们在上看、下看、边走边看中自由探索,情景交融中身临其境,完成对景点的认知体验,感知昆曲文化。
3.内化:完成知识储备,信息加工整合导游词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知识在大脑中内化的过程。从学生讲解能力形成的心理过程来看,提高文化知识储备是前提基础,导游词创作是讲解的书面准备,是知识整理和内化过程。学生在沉浸式学习场馆中展开想象,并在掌握昆曲曲调、妆扮、剧本、表演等基本知识基础上,利用软件提供的景点主题视频、图文、语音讲解等素材,人机交互、互助问答,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导游词整合,完成了从昆曲艺术欣赏到昆曲景点讲解的学习转化。
4.输出:反复训练导游讲解,达成意义建构
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导游口头讲解是面向游客服务与沟通的最终表现形式。传统课堂中,由于昆曲与具体景点相割裂,缺乏生动形象的景点环境,难以激发学生联想,也很难提取长时间记忆中的有关内容,从而使学生对昆曲相关知识的意义建构产生困难,沉浸式学习场馆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利用软件中“昆曲景点”板块,创设导游带团情境,开启“昆曲邂逅之旅”,由教师担任全陪导游,组织学生分组派代表担任景点导游,结合景点讲解美景中的昆曲。软件让学生置身于几乎真实的景区环境,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讲解等形式,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同时,基于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特殊性和有限性,可借助信息技术将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相融合,如课后学生可借助“昆曲视听游”软件反复训练,录制讲解视频上传至《地方景点导游》课程网络学习平台,获得教师、同学的点评。教师还倡议学生加入“年轻人在行动”活动,积极踊跃参加昆曲博物馆志愿讲解员选拔活动,争做昆曲志愿讲解员,传播昆曲,弘扬地方文化。
四、应用效果及推广性分析
(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本论文所涉及的课堂实例在选题上紧扣旅游业发展趋势,融合艺术学科和旅游学科课程内容,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目的在于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化课堂。信息化教学对比传统教学,在提高效率、促进学习方面优势明显。
(1)时间分配上:本课教师活动时间约为15分钟,学生活动时间约为30分钟,两者比例为1:2,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2.学生参与度:本课学生的课堂参与率为100%,人均活动2.4次(38人次/16人),充分显示了这是一堂表达学生思想和观点的课。
3.学生主动性:从《地方景点导游》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点击率、“昆曲视听游”软件下载率(100%)、投票数(100%)、视频观看记录(102次,人均25.5次)等数据都可以看出,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达成自身知识体系的意义建构。
4.学习反响:学生本身对昆曲兴趣不大,但通过本课学习,课后有学生在哼唱昆曲,会利用软件反复讲解昆曲景点,并积极参与昆曲志愿者选拔活动,还会在朋友圈分享与昆曲有关的内容。
(二)借助沉浸式学习场馆等信息技术探索其他地方文化学习方式
地方曲艺文化仅仅是地方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借助沉浸式学习场馆等信息资源,以本课“激发——感知——内化——输出”的学习模式及合作探究、整合素材等学习方法迁移学习其他地方文化,提高自身导游文化素养,努力成长为传播地方文化的民间大使。本课在信息化教学环境创设,软件资源的设计与使用,以及可迁移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具体流程见下图2。
这种可迁移的学习方式首先体现在教学理念上要依托信息化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学习环境,开发学习平台、学习资源,都服务于“学”,只有在信息化环境支撑下,学生才能根据具体的任务,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其次,信息技术与课堂高度融合是要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如本课的沉浸式学习场馆不仅是给学生以沉浸式体验,更重要的是与教学任务相适应,三个板块对接三个学习任务,并以欣赏昆曲中的美境和讲解美景中的昆曲两个具体学习任务为载体,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小组协作学习。最后,沉浸式学习场馆设计的灵活性,本课的昆曲专题是跨学科融合的尝试,软件设计时也是综合考虑两个学科特点,而不拘泥于固定的场馆形式。其他地方文化都可以来参考并灵活变通,而三维虚拟场景、720度全景视频、交互软件等信息资源使用的意义都在于支持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
总之,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在信息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运用信息资源达成意义建构的能力。
五、结语
地方文化能体现各地区差异,它是旅游资源中最有效的非物质表现形式,是最吸引游客产生旅游动机的根源所在。而导游是地方文化的传播者,其文化素养的高低决定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高素养的文化型导游能揭示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内涵,帮助游客从更深层次欣赏旅游景观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并使其产生文化共鸣。
导游讲解服务又是导游服务的灵魂,是导游用语言引导参观游览,将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口头讲解的形式给游客传递审美感受和文化体验的服务活动。良好的讲解能力是导游服务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对学生导游服务能力培养的重点之一,我们要在信息技术帮助下,培养学生职业综合技能和主动提升导游文化素养的意识。
责任编辑: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