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与电能替代业务创新商业模式
2018-05-09高建为郑旺范淑霞张斌赵伟
高建为 郑旺 范淑霞 张斌 赵伟
【摘 要】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源消费与生产之间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大;另一方面,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建筑能耗是全社会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系统冷热电单独生产方式的能源利用率低,节能与电能替代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并减少了能量的长距离输送。因此,设计适应能源变革及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商业模式,同时兼顾削峰填谷、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局面,能够实现能源的季节性平衡,经济环保,有利于我国的能源战略安全。
【关键词】节能;电能替代;商业模式
一、引言
能源互联网是以互联网理念构建的新型大范围信息网,融合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和储能装置,可最大限度适应新能源接入[1]。提倡能源转型、追求电能替代和清洁替代,对缓解能源短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各国都在加快创新电能替代发展模式和研发相关技术设备等。文献[3]从能源结构、技术属性以及市场形态三方面对未来节能发展模式进行预测。文献[4- 5]借鉴德国实践为传统企业发展模式提供面向互联网思维。在能源结构方面的突出特点是结合了分布式和集中式的能源,所以考虑“互联网+”和分布式能源对发展模式的改变。基于对互联网技术发展模式的探索,在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能源供给侧将重心转移到客户,利用互联网数据处理系统,以技术为驱动,推动多元商业模式的创新。目前,发展智能化信息技术,以及能源路由器为主的储能技术,正逐渐形成整个能源行业的“源-网-荷-储”协调优化模式。当前节能服务行业在蓬勃发展,本文对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
二、节能服务现有基本商业模式分析
(一)對电力客户的节能效益分享模式
节能效益分享模式是ESCO和客户首先签订合同,合同里会约定项目将要进行的建设期,待项目完成以后,对于节省下来的费用,双方按照约定好的比例进行分成。节能效益分享模式如图1所示:
根据上述运作模式图可看出,节能需求企业把非核心的业务交给ESCO来完成,通过签订合同能源管理合同来建立双方合作关系,从而双方都会得比较合理的利润。
(二)对电网企业的节能量担保模式
节能量担保模式,是指ESCO向客户承诺最低节能指标,如:节能量、节能率等,或者提前保证将用户用能的费用维持在某个水平范围内。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客户需要自己对其产生的贷款进行归还。此种模式对于双方都会产生鼓励和约束的效应,对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行具有促进作用。节能量担保模式如2图所示:
(三)对用能客户的能源费用托管模式
在该模式中,用于将所需要的节能需求全部交给ESCO 来完成,所以ESCO需要对节能改造整个项目承担责任。该模式下,通过评估原有项目需要的能源成本,减掉在节能改造后的节约的部分,其差值就是ESCO可以获得的报酬。这种模式的采用一般是针对合约时间比较长的项目,比如合约期限是20 30年的项目。对用能客户的能源费用托管模式如图3所示。
三、电能替代与节能商业模式创新
(一)促进电能替代与节能的PPP模式
PPP项目一般是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进行合作的,主要是进行建设和运营基础设施项目,目前日益得到广泛应用。PPP模式中合作双方需要尽可能使得项目整体的风险最小。项目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维护等商业风险可以由企业来承担,政策、法律和最低需求风险等由政府承担。
(二)以节能与电能替代为核心的售电模式
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能源服务,它的业务范围也不只是降低用户的能耗,同时也会努力提高用户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帮助电网平滑用户的负荷曲线。借鉴国外售电公司业务模式,ESCO今后的业务模式可能会发展成为两部分,包括核心业务和增值服务。核心业务就是指购售电业务,向电能批发市场、大型发电企业以及其他售电企业进行购电,然后在把电能销售给用户。增值业务是ESCO向用户提供最优的用电方式,当然还会发展到售电业务与供水、供热、供气等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性服务。 基于发电实时电价、用户分时电价机制,作为售电公司,可以引导用户主动参与需求管理,实现用户购电成本、节能、电能替代等利益最大化。
(三)能源云服务业务模式
能源互联网是连接供需端信息、数据的桥梁,通过互联网技术收集能源在生产、运输到消费的过程中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而对其分析,让供应商对能源的供应以及用户消费的具体行为有充分的了解,进而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能源云服务业务模式的运行过程就是通过构建以云平台为轴的智能电力市场,通过云平台来连接用户与各方数据库,并为节能服务商、政府、能效基金等提供数据支持。
四、结论与建议
节能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单纯的节能服务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对能源供应的整体需求。能源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可选择的能源供应方式和用能管理需求更加趋于多元化,产业空间也将进一步放大,对服务内容、服务深度、服务方式等的要求也更高。本文以我国节能服务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对能源革命、电力体制改革背景的分析,结合目前新兴能源互联网技术,分析节能服务行业及电能替代业务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明确其发展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对节能服务业务的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包括PPP模式、售电模式、云服务业务模式。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河北 沧州 061000)
参考文献:
[1]马钊,周孝信,尚宇炜,盛万兴.能源互联网概念、关键技术及发展模式探索[J].电网技术,2015(11): 14-22.
[2]刘明德,江阳阳.能源互联网的概念探讨与其国家发展意义[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16-22.
[3]姚建国,高志远,杨胜春.能源互联网的认识和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23):9-14.
[4]董朝阳,赵俊华,文福拴,薛禹胜.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15):1-11.
[5]曾鸣,杨雍琦,刘敦楠,曾博,欧阳邵杰,林海英,韩旭.能源互联网“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2016(01):114-124.
[6]孙静惠,曾鸣.我国需求响应分阶段商业模式研究[J].时代经贸,2016(33):52-54.
[7]陈岩,陈斯琴.新能源产业竞争能力模型分析[J].时代经贸,2017(27):50-51.
[8]林森.国际电力市场改革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J].时代经贸,2015(1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