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金融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路径探讨
2018-05-09傅安泰
傅安泰
【摘 要】本文以绿色金融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研究课题,首先详细分析了当前绿色金融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而后提出了基于绿色金融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绿色金融;实体经济;金融体系
一、引言
当前,全球处于资源利用过度、气候变暖以及环境污染加剧的威胁中,因此,贯彻节能减排意识、发展低碳经济,以实现绿色经济发展创新已得到了各个国家的广泛重视。在资源逐渐减少、环境日益恶劣的压力下,中国提出了向绿色金融转型的构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坚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金融发展作为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于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则基于此,详细探讨了绿色金融推动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绿色金融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策略,旨在助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金融推动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绿色金融参与机构单一
商业银行属于绿色金融的主要实施主体,但基于当前我国银行业绿色金融的实施现状来看,银行业的参与积极性较为低下。对于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仅仅将商业银行包含在内,体系层次过于单一,对于中介服务机构的组织和鼓励较为缺乏,使之参与度低下。缺乏专业的中介机构,无法为绿色金融项目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使得绿色金融项目面临着较大的交易风险,阻碍了绿色金融的发展。
(二)绿色金融产品缺乏创新
当前,我国绿色金融产品的类型还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大部分绿色金融产品都是以大型节能减排项目以及环保企业为对象的,且对应的融资产品忽视了融资对象的特征,仅仅对融资渠道进行了重视。另外,绿色信贷中间业务以及环保金融产品还处于缓慢发展状态,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质押依然不够成熟,一些基础产品也还处于设计的起步阶段,加之缺少了解绿色金融产品的专业人士,使得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步伐较为迟缓。
(三)缺少绿色金融配套政策
国内金融机构缺乏对绿色文化的认知,其大多不重视现存的环境问题,没有意识到环境破坏的恶劣程度。而政府在此方面出台的配套政策较少,没有为金融机构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使得金融机构对于参与绿色金融项目缺乏动力和积极性,缺乏激励补偿机制,使得社会资本难以真正投入到绿色产业中,降低了金融机构的参与积极性。
(四)绿色金融体系有待健全
当前,我国虽然已经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但是各主体之间在效益上却存在很大的差别。如绿色保险产品种类较少,所面对的市场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保险缺乏深度和密度。另外,有些地方政府未深入推动绿色发展基金的运作,使得运作效率较为低下。而绿色债券评估、咨询以及环境效益评价等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数量也存在缺失,缺乏专业性,在执业过程中不够公平、公正。除此之外,绿色投资主要为金融形式的资本,缺少企业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投资主体不够丰富。
三、基于绿色金融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扩展绿色金融机构范围
商业银行作为绿色金融推行的主体,缺乏一定的参与积极性,这对于绿色金融的深入推行造成了制约。对此,国家首先需构建完善的绿色信息披露制度,使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得到缓解,并给予一定的鼓励,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动员商业银行及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参与到绿色金融之中。其次,需将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扩展开来。由于政策性银行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键部门,所以,若以国家投资的形式在政策性银行中进行“绿色基金”的专门设立,并进行资金的投入,将会对绿色金融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再者,还能够建立专门的“绿色金融机构”。可以以政策性的绿色银行以及绿色担保机构为基础,为有着广阔前景、回报期长的环保项目以及绿色公益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在此过程中,绿色银行需对碳金融、绿色信贷以及绿色证券等相关业务进行全力支撑,探讨高质量的混业经营模式,可以在省市一级或者是有着较大绿色投资需求的城市进行分支机构的设立。
(二)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
金融机构需以国外经验为参考,把握好绿色金融当前的良好发展局势,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使绿色金融的服务与管理模式得以不断的更新与完善。对于银行来说,其需在互联网的带动下逐渐实现“金融互联网”化,对和银行监管相适应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做出探索与构建,加大绿色信贷及绿色理财产品的开发力度,如:在證券市场进行绿色债券或者是绿色股票的发行,为绿色企业得到直接融资提供帮助;在公共投资领域实施公私资本合作( PPP),通过少量公共资金来对大的社会资本做出引导,以此来为城市低碳交通建设提供公共资金支持。对于资本市场来说,其为“绿色”企业的上市提供充足的支持,在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的允许下为这类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优惠,同时,还需加强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并开发和碳排放量等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使得资金能够更好的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各金融机构也需加强对绿色金融发展有益的服务创新,为绿色企业提供资产管理、融资理财以及财务顾问等一系列金融服务。而对于保险业来说,其则需开发出和节能环保相关的新险种,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险服务,以此为环保建设奠定基础。
(三)强化绿色金融政策支持
首先,国家需要加快“绿色信贷”扶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扩大“绿色信贷”规模,以差别信贷政策来提高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积极性。其次,健全绿色金融法律法规,对企业生产排放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和约束,明确税费的征收方法以及制定企业节能减排的详细规定,制定明确的奖惩规则,对表现良好的企业以及制造污染的企业进行分别管理。构建完善的绿色金融财政税收激励机制,以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等手段,来对绿色金融参与主体进行激励,协调其之间的利益关系。再者,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环保部门需对和企业相关的环境信息做出及时的披露,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也需向环保部门及时提供报告,对于金融监管机构,其则定期对企业环保信息进行录入和更新,形成一个完善的征信系统,健全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的多层次化。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能源和清洁能源,提高环境整治监管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对生态环境和产业空间布局做出全面优化。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当前,发达国家的绿色金融发展已较为成熟,因此,国内金融机构可以与国际金融公司(IFC)、世界银行(WB)、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国际金融机构之间进行充分的合作交流,学习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的成熟经验,引进国外相关先进技术。
(四)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
我国需构建一个系统、有效的绿色金融体系,基于有限的财政资金来引导几倍甚至十几倍的社会资本朝绿色产业中进行投入。对此,首先要优化绿色信贷投放。需对金融机构进行积极引导,使之加强绿色信贷投放的力度,不断调整信贷结构,使信贷规模得到有效扩展。引导财政节能环保自直接补贴逐渐转变为绿色贴息信贷模式,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强商业金融和绿色银行之间的金融合作,健全风险分担机制,使其放心投放资金。
其次要推动直接绿色融资的发展。需对“审核类”绿色债券审核的程序进行不断的优化,深入探讨债券相关标准。对于绿色债券发债的相关条件需给予一定的宽松政策,让发债主体能够更为丰富,从而推动债券市场实现多元化发展。需加快各省市绿色产业基金的设立,为绿色信贷贴息,同时,以种子基金的形式为其他社会资本提供支持。设立专门的绿色担保基金,和绿色担保机构之间互联互融。构建绿色企业上市保荐机制、监督以及退市机制,对绿色股票指数进行全面的开发与利用,从而为绿色产业的发展引入更多的资金支持。
最后为推动绿色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中介机构如节能环保等第三方技术类服务机构的快速发展,可以为绿色投资提供更好的监督约束作用。在此过程中,需构建专门的行业协会,加強行业自律,促进其相互交流、相互监督,使执业更为规范,效率更高,并不断完善绿色投资者体系,使之更为多元。
四、结论
本文通过详细分析当前绿色金融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绿色金融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策略,主要从扩展绿色金融机构范围、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强化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以及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这四点着手,旨在促进我国健康绿色产业的新发展。
(中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北京100036)
参考文献:
[1]潘锡泉.绿色金融在中国:现实困境及应对之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7,39(03):86-89.
[2]刘钰俊.绿色金融发展现状、需关注问题及建议[J].金融与经济,2017(01):76-78.
[3]刘琪.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合理对接[J].时代经贸,2017(25):12-14.
[4]实施现金管理综合服务 创新实体经济支持模式——农业银行满足企业综合金融需求能力上新台阶[J].时代经贸,2013(0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