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创新互动的策略选择研究
2018-05-09杜伟锦李晓霞郑登攀
杜伟锦,李晓霞,吕 洁,杨 伟,郑登攀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一、引言
跨国公司的合作网络在全球持续扩张,本土企业的创新也在不断推进,这两种类型的企业开始从过去的“技术溢出-技术吸纳”单向关系变为两者的互动关系[1-3]。而且,随着国内消费者市场的快速变化,跨国公司期望与本土企业之间的互联互动关系的动机也越来越明显[4-5]。例如,通用公司曾提出反向创新的战略,即通过东道国公司的知识来创新,从而将企业的产品营销至国际大市场。
目前来看,由于跨国公司、本土公司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频繁,但这两类公司在文化和技术等各方面还有相对较大的差异,这导致:相对于其它企业之间的创新互动环境来说,这两种类别企业的创新互动更加的复杂和多样[6-7]。因此,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影响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进行互动选择的影响因素,同时探索不同因素如何影响两类企业对创新互动策略的选择,给企业提供参考。
二、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进行创新互动的博弈模型构建
企业进行创新互动过程中,在投入成本的同时,也将获得相应的收益,同时,两者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基于此,提出如下相关假设:
(1)跨国公司用f表示,本土企业用h表示;
(2)在创新互动时,本土企业的收益设定为Fh(fh);若跨国公司背叛,本土企业互动,那么,本土企业将获得收益Fh(h),跨国公司将获得收益Ff(h);相反,若本土企业背叛,跨国公司互动时,本土企业将获得收益Fh(f),跨国公司将获得收益Ff(f);若两者都选择背叛,那么本土企业将获得收益Fh(0),跨国公司将获得收益Ff(0);
(3)创新互动需要的投资成本是Vi,i=f或h;
(4)对于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来说,无论从宏观的国家背景方面还是从微观的社会文化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两类公司对这种差异性的认知会存在不同,所以,本文假定跨国公司对差异的认知程度是pf,本土企业对差异的认知程度是ph,两类企业进行互动的成本是piVi;(5)通过以上的假设表明,若仅有一方进行创新互动时,互动的预期收益为Fi(i)-Fi(0),i=f或h,用αi代表企业 i单方面互动收益,也就是 αf=Ff(f)-Ff(0);αh=Fh(h)-Fh(0)。(6)若一方进行创新互动时,另外一方也将与对方互动,主要是因为,这种措施可以减少因背叛而产生的损失,即常说的机会成本。仅跨国公司进行互动,其机会成本为Ff(fh)-Ff(h),本土企业的机会成本为Fh(fh)-Fh(f)。用参数βi表示公司i背叛的机会成本,也就是βf=Ff(fh)-Ff(h);βh=Fh(fh)-Fh(f)。
由上述假设可得如表1所示的博弈矩阵。
表1 创新互动的博弈矩阵
三、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创新互动的博弈均衡分析
(一)纯策略均衡分析
在以下的分析中,先从纯策略角度出发,再进行混合策略讨论,两者均互动的纯策略为(I,I),满足:
当两者均发现若自身单方面选择背叛的机会成本比互动的成本大,那么,就会出现两方都互动的均衡。
(I,N)代表的意思是跨国公司选择互动,本土企业选择背叛,这种情况下,需满足:
是一个纯策略,简化可得:
得到的均衡结果表明:若跨国公司发现互动成本比互动的收益小,那么,跨国公司将互动,若本土企业发现其进行互动的成本比背叛的机会成本大,那么,本土企业将会选择背叛,如此,就只有跨国公司进行互动[8-9]。
同样可得出:(N,I)代表的意思是跨国公司背叛,只有本土企业互动的纯策略均衡。这种情况均衡的前提条件是:本土企业的互动成本比互动收益小,跨国公司的互动成本比背叛的机会成本大,需满足:
此外,若两者进行的互动成本都大于预期收益时,则两者不会互动,也就是(N,N),满足以下条件:
从以上结果可得出:若企业互动的成本比互动收益大时,企业会选择背叛,不会选择互动。这比较符合现实:如果一个企业的行为不会为他本身带来潜在的收益,它就不会选择该行为。公式(4)与传统成本收益的逻辑相一致,得到:若互动收益比互动的成本小,两方都不会选择互动。但是,传统成本和收益只是其中一部分,互动机会成本是影响企业互动的关键,通过式(1)可得。
(二)混合策略均衡分析
当 αf≥pfVf、βf≤pfVf,αh≤phVh、βh≥phVh或αh≥phVh、βh≤phVh、αf≤pfVf、βf≥pfVf时,把公司 i进行创新互动的概率假定是 γi,γi∈[0,1]可用 γf表示跨国公司创新互动的概率,本土企业进行创新互动的概率是γh,可得到下列等式:
同样可知,本土企业选择互动的概率是γh,跨国公司任何选择都不重要。进行以下数值分析:
通过以上两等式可得:
由以上等式可得到:其中一方公司将会按照另外一方是否选择互动来决定是否进行创新互动。以上的混合策略均衡结果表明:双方企业进行创新互动的概率取决于对方的各个参数以及互动的不确定性[10]。
四、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创新在互动博弈均衡条件下的策略选择分析
(一)纯策略均衡条件下的策略选择
依据 αf,βf,pf,αh,βh和 ph数值大小的变化进行组合,表2叙述了不同组合的最佳策略均衡。本章会重点探讨企业双方都选择互动的均衡策略,通过对这两类公司都选择进行创新互动的纯策略均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由表2可知,两者都互动的均衡包括:(2,2),(2,4),(4,2)和(4,4)。
表2 不同条件下的最佳均衡策略
首先讨论组合(2,4)。组合(2,4)需要符合条件:βf≥pfVf,αf≤pfVf和 βh≥phVh,αh≥phVh,如果企业双方背叛的机会成本比互动的成本大,同时,互动的成本比预期收益大,且本土企业的互动成本比预期收益小,那么,企业双方均会互动,这主要取决于其背叛的互动成本比互动的机会成本大,这种情况下,若跨国公司选择背叛,而其它公司选择与其合作的企业进行互动,那么跨国公司将会受到更大的损失,所以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尽管在创新互动中会有一定程度的亏损,但它仍然会选择进行创新互动[11-14]。
组合(4,2)和(2,4)基本类似,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尽管互动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亏损,但为了避免更大的机会成本,它依然选择互动。
命题1:若互动成本小于其背叛的机会成本,两者都会选择互动。
组合(4,4)需满足条件:βf≥pfVf,αf≥pfVf和βh≥phVh,αh≥phVh,若两者背叛的互动成本均小于机会成本、互动成本均小于预期收益,此时,两方都会选择互动。
命题2:若背叛的互动成本小于机会成本,且小于预期收益,那么,两者均会选择互动。
组合(2,2)较为特殊,两者的最优策略有两类情况,即都互动或都背叛。条件是:βf≥pfVf,αf≤pfVf和 βh≥phVh,αh≤phVh,表示企业双方的互动成本均比背叛的机会成本小,互动的成本均比互动的收益大,这时,其中一个公司将根据另外一个公司的选择而选择。若互动成本小于背叛的机会成本,这将激发企业进行创新互动,若互动成本大于预期收益,这将阻止企业进行互动。这种情况下,两类企业有两个战略选择,即都互动或都背叛,如此会出现两个平衡[15]。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产着相似的产品,一方的互动选择会对另一方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减少高机会的互动成本,一方企业选择互动,另一方也将选择互动。但是,为了减少互动预期产生的收益小于成本这样的净亏损,一方企业若不选择互动,另一方也将做出同样的选择,如此,两者均不考虑机会成本[16-18]。
命题3:若背叛的互动成本均比机会成本小,且互动的成本均比预期收益大时,两者会同时互动或背叛。
(二)混合策略均衡条件下策略选择
本节将重点讨论组合(3,2)、(2,3),如下分析:
组合(3,2)中,满足条件:βf≤pfVf≤αf、αh≤phVh≤βh,跨国公司的互动成本比预期收益小,且成本大于背叛的机会成本,相对,本土企业的情况与之相反,通过式(1)可得出企业双方选择互动将会受到 pi,αi,βi和 Vi的影响,接下来对 pi,αi,βi和Vi进行讨论,探讨这4个因素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企业双方进行互动选择的,参数设置如下:
命题4:从激励因素角度分析,企业双方有不同的条件要求,若跨国公司符合 βf≤pfVf≤αf,本土企业需符合 αh≤phVh≤βh:
通过图1左图分析可知,纵轴本土企业的互动概率随着横轴变量跨国公司互动的收益的增加而增加,其增长速度逐步减缓,但是,从右图可知,纵轴跨国公司的互动概率随着横轴变量本土企业互动的收益的增加而减少,且减少速度逐步增加。跨国公司互动的成本比互动的收益低,且互动的成本比背叛的机会成本高,如此,跨国企业获得互动的收益越高,它将更有信心和兴趣与本土企业互动。相反,如果在互动的过程中,本土企业的收益不断增加,这时,跨国公司可能会倾向于选择背叛,这是主要因为: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它通过互动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这将激励他加强互动,但是,对于跨国公司来说,继续进行创新互动的话,其互动的成本将比背叛的机会成本高,并且,它可通过吸收本土企业的技术溢出,充分利用本土企业的资源,这样将花费更少的成本进行自主创新,相对进行创新互动,跨国公司将会得到更多的益处。
图1 互动概率与互动预期收益的关系
命题5:从激励角度分析,企业双方有不同的条件要求,若跨国公司符合 βf≤pfVf≤αf,本土企业符合 αh≤phVh≤βh时:
通过图2左图分析可知,纵轴上本土企业的互动概率将随着横轴变量跨国公司互动的机会成本的增加而增加,且增长速度不断增强,相对,从上图右图来看,纵轴上跨国公司互动的概率将随着横轴上变量本土企业互动的机会成本的增加而减少,且减幅速度逐渐减缓。左图中,随着跨国公司背叛机会成本的增加,本土企业会互动,主要是若跨国公司背叛,它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本土企业将能得到更多的益处。而右图中,随着本土企业互动的机会成本的增加,跨国公司会背叛,这主要是对于本土企业来说,其背叛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这进一步影响了它背叛的可能性,同时,在互动过程中,本土企业也学习并吸收了跨国公司的技术和资源,如此来看,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它将会遭受较大的损失,所以,跨国公司会选择背叛。
图2 互动概率与互动的机会成本的关系
命题6:从激励角度分析,企业双方有不同的条件要求,若跨国公司符合 βf≤pfVf≤αf,本土企业符合 αh≤phVh≤βh时:
通过图3左图分析可知,纵轴上本土企业进行创新互动的概率将随着横轴上变量跨国公司的互动成本的增加而直线下降,且下降速度保持不变,由右图可知,纵轴上跨国公司进行创新互动的概率将随着横轴上本土企业互动的成本的增加而增加。如此,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其进行创新互动的成本要比互动的收益高,且互动的成本要比背叛的机会成本高,跨国公司进行创新互动成本的增加会导致本土企业减少互动,主要是本土企业会担心其收益受跨国企业的影响,所以,本土企业会选择背叛。相反,若本土公司增加创新互动成本,跨国公司会选择互动,这主要是本土企业投入成本增加表明互动意愿必然更强,这样,企业双方合作的信心将更强,最终双方会选择进行互动。
图3 互动概率与互动成本的关系
命题7:从激励角度分析,企业双方有不同的条件要求,若跨国公司符合本土企业符合时:
由以上分析可知,纵轴上本土企业进行创新互动将随着横轴上变量跨国公司对差异的认知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且跨国公司进行互动将随着本土企业对差异的认知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若跨国公司的收益率大于其对差异的认知程度,同时大于背叛的机会成本和互动成本的比值,如此,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其对差异的认知程度越高,本土企业就越容易存在受歧视的心理,因此,对于本土企业,它反而不太愿意和跨国公司互动。
五、研究结果与讨论
本文通过博弈模型来探索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双方进行创新互动的策略选择,并且从创新互动的成本、互动的预期收益、背叛的机会成本和差异的认知程度这四个指标出发,分别探索了它对企业选择创新互动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1)在选择创新互动策略时,企业双方的选择行为会受到传统的成本-收益理论的影响,企业背叛所引发的机会成本也在其中起到了重大影响。
通过分析测试结果可知:当企业在创新互动过程中,若背叛的机会成本比互动的成本高时,无论预期收益是否大于互动的成本,企业双方都会选择进行互动。这主要是若有一个企业选择背叛,那它们就要承担对方与第三方企业创新互动的严重后果,这必然会影响背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背叛的机会成本的影响是巨大的。
(2)单一竞争条件下,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其互动时背叛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但互动成本相对较高,相反,互动过程中,本土企业背叛的机会成本相对较高,但其互动的成本较相对较低。但是,在企业双方合作时,这两方企业的两种成本则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注重两类企业更倾向于互动(见表3)。
表3 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选择创新互动策略选择的条件
互动过程中,较高的互动收益将会激发并鼓励本土企业互动创新的信心,在与建立合作关系后,它将有更强的意愿进行互动;由于跨国公司背叛的机会成本较高,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它背叛的行为,使本土企业更放心合作。所以,如果跨国公司先发出互动信号,将增强本土企业互动的意愿和信心,最终促使本土企业互动。
跨国公司是否愿意建立互动合作,其前提是它能否获得收益,对于跨国公司来说,由于本土企业进行互动的预期收益相对较低,它可以获得比本土企业更多的收益,这一定程度激发了跨国企业的互动行为;同时,尽管本土企业背叛的机会成本相对较低,但仍然高于其互动成本,因此,跨国公司相对比较确信本土企业不会轻易背叛,它也更倾向于主动参与互动。
(3)企业双方建立契约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当跨国公司对差异的认知程度低时,本土企业会选择互动;第二,当本土企业对差异的认知程度高时,跨国公司会选择互动(见表3)。
合作阶段,跨国公司对差异的认知程度较低,本土企业选择进行互动的概率较高。这主要是本土企业会认为自身可能受到了跨国公司的歧视而不进行互动,若本土企业对差异的认知程度较高,跨国公司就倾向互动,主要是它需要的是本土企业的资源优势和本土化优势,同时跨国公司需要本土企业意识到两类企业的差异性,当这种差异性被本土企业正确认知后,企业双方才倾向于投更多的资源互动。
本文探讨双方企业的互动成本和收益、背叛的机会成本、差异的认知程度和创新互动的关系,同时得出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结论。但是,本文未对可能会对创新互动选择产生影响的其他变量进行分析和讨论,如研发强度、行业类型等,实际上,影响创新互动选择的因素还有很多,这是本文并未做深入探讨,希望之后的学者可以保持谨慎的态度继续做更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柳卸林,2006.打破跨国公司垄断就是自主创新吗?[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1):82-86.
[2]路风.走向自主创新:寻求中国力量的源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Cruz-González J,López-Sáez P,Navas-López J E,et al.Open search strategies and firm performance:The different moderating role of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al dynamism[J].Technovation,2015(35):32-45.
[4]李晓娣,田也壮,刘强.跨国公司R&D机构与我国区域创新系统互动路径研究——基于强迫进入法的分析[J].科研管理,2012,33(9):1-9.
[5]刘强,李晓娣,杨威,等,2015.跨国公司 R&D机构与区域创新系统 RIS耦合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S1):42-46.
[6]Eapen,A..Social Structure and Technology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to Domestic Firm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12,43(3):244-263.
[7]Elmawazini K.,Atallah G.,Nwankwo S.,Dissou Y..US foreign affiliates,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host country human development:human development index versus human capital[J].Industry and Innovation,2013(23):69-91.
[8]柳卸林,赵捷.对中国创新系统互动的评估[J].科研管理,1999,20(6):1-7.
[9]Kim P.H.,Li M.X..Injecting Demand through Spillovers: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DomesticSocio-PoliticalConditions,and Host-Country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4,29(2):210-231.
[10]Liu X.,Wang C.,Wei Y..Do local manufacturing firms benefit from transactional linkages with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in Chin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2009(40):1113-1130.
[11]王志乐,许丽丽,2011.跨国公司中国报告[J].中国投资(5):32-40.
[12]楚天骄,杜德斌,2006.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本土互动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127-132.
[13]Perri A.,Andersson U..Knowledge outflows from foreign subsidiaries and the tension between knowledge creation and knowledge protection:evidence from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14(23):63-75.
[14]Zhang Yan,Yu Li,Haiyang Li.forthcoming.FDI spillovers over time in an emerging market:the roles of entry tenure and barriers to imit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4,57(3):698-722.
[15]彭纪生,孙文祥,2005.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理论思考——基于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分析框架[J].中国软科学(4):112-119.
[16]Beckman C,Schoonhoven C,Rottner R,et al.Relational pluralism in de novo organizations:boards of directors as bridges or barrier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4,57(2):460-483.
[17]姚唐,秦海林,席文.跨国服务企业对华知识转移模式研究[J].管理学报,2014,11(1):107-115.
[18]杨文瀚,刘思峰.供应链企业间互动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5):79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