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主要农产品地区专业化特征研究
2018-05-09余小春朱炜成
余小春,朱炜成
(1.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农业学校;2.甘肃中医药大学 定西校区,甘肃 定西743000)
地区专业化是产业发展中的区域集中、地域分工的表现[1-2],各地区依托区域比较优势,实现规模经营和集聚效益[3]。甘肃省气候与区域特色资源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地区特色产业相继孕育发展。但是整个区域农业资源配置效益依旧低下,地方资源优势不凸显,农产品产业空间布局、产业规模与产业集聚效益低下,从而整体阻碍了甘肃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目前关于农产品地区专业化的研究较多集中于描述与定性研究,缺乏定量实证研究。鉴于此,本文从主要农产品的产业和地区两个视角,分析了甘肃省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地区专业化特征。
一、研究方法
以甘肃省农业生产中的种植业作为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特征的研究对象,主要农作物确定为小麦、玉米、薯类、棉花、油料、蔬菜与瓜果。地区农业生产专业化系数测度采用种植业与作物播种面积计算,通过年度系数变化衡量专业化特征变化与趋势发展。研究中所选用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数据源于2012—2016年《甘肃省统计年鉴》。依据樊福卓[4]、肖卫东[5]等人的研究,采用地区专业化系数、农产品的地方化系数、地区专业化系数等地区专业化系数来测度甘肃省主要农产品的地区专业化程度。具体系数计算如下:
(1)地区专业化系数(FRi),主要用于测度地区i与其他地区间贸易相对规模。
(2)农产品的地方化系数(FIj),用于测度农产品j地区贸易相对规模。
(3)区域地区专业化系数(Fmn)反映了甘肃省发生的地区间贸易的相对规模,是甘肃省m个地区的专业化系数的加权平均值,也是农产品的地方化系数的的加权平均值。其取值范围为[0,(m-1)/m],当每个地区行业结构完全一致时,Fmn的取值为0;当各地区规模相同且实现完全的专业化分工时,Fmn的取值为(m-1)/m[5]。其计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m表示甘肃省包括的地区数量,i为地区表示符号(i=1,2,3,…,m);n 表示农业体系中的农产品数量,j为地区农产品类型(j=1,2,3,…,n)。Eji表示为i地区j类农产品的播种面积。表示为i地区j类农产品占所有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为地区i农产品j的播种积占甘肃省农产品j播种面积的比重;xi表示为地区i农作物播种面积占甘肃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Sj为甘肃省j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占甘肃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
二、甘肃省主要农产品地区专业化的产业特征分析
甘肃省主要农产品地区专业化(Fmn)系数值均高于0.165(见图1A),在整个研究时间段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2011年Fmn系数为0.167 3,至2013年增加至最大(0.174 7),2015年减小至0.171 4。2013年Fmn系数极值可能与甘肃省农业产业政策或科技政策有关[4-6]。与肖卫东研究结果相比,2011年Fmn系数值高于我国平均水平[5]。从产业角度而言,甘肃省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地方化程度(FIj系数均值)在整个研究时间段内相对平稳,但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从2011年的0.284 5增加至2015年的0.290 9,表明甘肃省主要农产品的地方化程度呈现出了增加趋势。从图1中的B、C、D以及表1可知,棉花、薯类及瓜果地区专业化水平(FIj)高于油料、蔬菜、玉米及小麦产品,其中棉花FIj系数值最高(>0.8),玉米 FIj系数值最低(<0.15)。
按照路江涌等人研究[7],按照行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系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对地区专业化水平分为高度、中度与低度3个层次。具体划分依据是大于均值与标准差之和的为高度专业化,低于均值与标准差之差的为低度专业化,居中的为中度专业化。以2015年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地方化系数对此进行了标准划分。计算得知,2015年地方化系数FIj的标准差(0.257 3)和均值(0.290 9),甘肃省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地区专业化划分为3种类型,具体划分参数如表2所示。研究发现2015年,甘肃省所有主要农产品均达到了中度地区专业化水平。高度地区专业化水平的农产品只有棉花一类,并未有低度地区专业化型农产品。
图1 主要农产品地区专业化与产品生产地方化系数
表1 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地方化系数分类表
表2 主要农产品生产各市区的专业化系数
三、主要农产品地区专业化的区域特征分析
如表3所示,研究时间段内甘肃省地区专业化FRi系数均值变化率为-0.585 0,说明省域内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表现出降低趋势;但是民族地区农业专业化增加态势最为明显,表明该地区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强。从分区角度而言,2015年陇中、河西及民族地区FRi系数值均高于甘肃省平均水平,陇东、陇南地区却低于甘肃平均水平,其中民族地区农业专业化程度最高;虽然河西地区农业专业化态势呈现出降低趋势,但其专业化程度却均排列靠前,整体的农业专业化程度较高。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程度反映了农业产业结构,民族地区农业专业化程度较高与该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单一化有关,尤其甘南藏族自治州主要开展小麦与油料农业生产[5][8]。分市区来看,兰州、庆阳、天水、陇南、甘南、临夏FRi系数值呈现出上升态势,尤其兰州市增加幅度最高(32.11%),而其他区域却表现出降低趋势。
表3 各地区农产品的地区专业化系数分类
与产业路径相同[7],以 2015年地区专业化系数 FRi的标准差(0.082)和均值(0.200 1)对甘肃省各地级市农产品生产的FRi系数排序,从而进行农产品生产的地区专业化分类(见表3):高度专业化市区(FRi≥0.282 1)、中度专业化市区(0.118 1 采用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的农产品播种面积面板数据,计算2011—2015年度的市州地区专业化系数与主要农产品地区专业化系数,从产业与地区视角分析了地区专业化程度特征变化。研究认为:(1)甘肃省主要农产品地区专业化程度2013年呈现出极值,可能与甘肃省农业产业政策调整有关。(2)棉花属于高度地区专业化型农产品,小麦、玉米的地区专业化程度排列最后,但属于中度地区专业化型农产品。(3)河西地区与民族地区农业专业化程度最高,民族地区农业专业化发展与其农业结构单一化密切相关。(4)张掖、武威地区处于低度专业化,虽然玉米播种面积比重最高,但优势依旧不凸显,农业生产多元化程度较高,地区优势并未凸显。因此,甘肃省在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需要结合地区气候、土地等资源优势,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4-5][9]。通过区域特色与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加大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产区集中,促进农产品的区域化、规模化与专业化生产。 【参考文献】 [1]梁琦.分工、集聚与增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谢品,李良智,赵立昌.江西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3,33(6):103-108. [3]王微恒,朱会义.中国省域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地区专业化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17,72(2):269-278. [4]樊福卓,2007.地区专业化的度量[J].经济研究(9):71-83. [5]肖卫东.中国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的特征及变化趋势[J].经济地理,2013,33(9):120-127. [6]蒋媛媛,2011.中国地区专业化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1993-2007[J].产业经济研究(2):68-76. [7]路江涌,陶志刚.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间行业同构——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的实证分析[C]//经济学报,第1卷第2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9-50. [8]王丁宏,党婕,祁宁,等,2017.河西走廊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选择[J].生产力研究(1):51-55. [9]郭建宇,2007.农业产业化研究的国际比较:一个文献综述[J].生产力研究(8):148-150.四、主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