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冷却塔下环梁及X柱施工支撑脚手架结构有限元分析

2018-05-09张卫星胡宗军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环梁冷却塔脚手架

徐 亮,张卫星,胡宗军

(1.合肥工业大学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9;2.中国能源建设集团 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31)

冷却塔是火力发电厂循环水的冷却设备,多为自然通风双曲线型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主要由环形基础、斜支柱、通风筒、集水池和淋水构件组成[1]。环梁以及其下部斜柱是冷却塔结构受力的关键部位之一,传承着整个筒壁的载荷。斜支柱在空间中呈双向倾斜,工艺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与质量控制标准是整个工程的难点和重点[2-3]。环梁及支柱施工方法众多,如预制支柱吊装无脚手架环梁现浇施工法[4]、满堂脚手架支柱环梁现浇施工法等。在支柱及环梁施工方法选择上,不同的施工方法对于其适用性、经济性、安全性均有不同影响[5-9]。特别在“11.24”江西丰城电厂冷却塔施工特大安全事故后[10-12],冷却塔施工安全更为人们所重视[13-14]。

本文以京能五间房电厂一期2×660 MW机组工程接空冷却塔下环梁及X柱脚手架支撑结构为研究对象,针对两种不同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从多个方面对两种方案进行对比,研究结论为国内该类型支撑脚手架结构的设计、搭设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1 支撑脚手架搭设方案

本工程冷却塔塔体为双曲线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筒壁支撑结构为44组分段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X柱,结构尺寸为1.15 m×1.75 m。X柱底标高为±0 m其中心半径70 m,下环梁中心标高为31.5 m,中心半径60.708 m,环梁底宽度1.9 m,第一节环梁浇筑高度1.3 m。冷却塔X柱及环梁施工均采取应用Ф48.3×3.6钢管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施工方法。脚手架设计如下两种搭设方案:

(1) 方案1。脚手架设计为环形(封圈型脚手架),按照区域设置44个相同的单元,整体呈满堂阶梯型布置,搭设总高度36 m、宽度35.2 m,立杆径向间距1.1 m和1.5 m、环向间距0.68 m~1.20 m(环梁底加密区立杆间距为0.5 m×1.0 m共5排),水平杆层间间距为1.5 m。沿圆周方向布置四圈环向剪刀撑到顶,径向方向每两个相同单元相交处设置三道径向剪刀撑到顶,水平剪刀撑分别于标高-1.9 m、5.6 m、13.1 m、20.6 m、28.1 m处布置五层。X柱分4段施工,分别于9.00 m、16.98 m、24.81 m、31.50 m处留设浇筑点,最后浇筑下环梁。由于结构轴对称,取一基本扇区(整体环形结构的四十四分之一),结构具体形式如图1所示。

(2) 方案2。脚手架搭设成环形满堂式,搭设总高度34 m、宽度27 m,其中环梁及X柱投影下满堂搭设12排脚手架,其后脚手架沿径向搭设4列。满堂脚手架立杆径向间距1.2 m和1.5 m,环向间距0.860 m~1.385 m(环梁底加密区立杆间距为0.60 m×1.25 m共5排),水平杆层间间距为1.4 m。沿圆周方向分别于第1排第4排第8排第10排布置四圈环向剪刀撑到顶,径向方向设置三道径向剪刀撑到顶,水平剪刀撑沿高度方向每6 m布置一道共计6道。X柱分4段施工,分别于7.8 m、15.6 m、25.6 m、31.5 m处留设浇筑点,最后浇筑下环梁。由于结构轴对称,取一基本扇区(整体环形结构的四十四分之一),结构具体形式如图2所示。

(a) 俯视图(b) 侧视图

图1方案1脚手架结构俯视图与侧视图

2 结构有限元模型

冷却塔下环梁及X柱脚手架支撑结构是一个庞大的空间力系杆件系统,脚手架的钢管采用Ф48.3×3.6钢管,材质均为Q235钢材,弹性模量E=2.06×1011Pa,密度ρ=7.85×103kg/m3,泊松比μ=0.3。X柱和下环梁模板为木质材料,弹性模量E=0.98×109Pa,密度ρ=0.612×103kg/m3。X柱及环梁为C40混凝土,弹性模量E=3.25×1010Pa,密度ρ=2.4×103kg/m3,泊松比μ=0.2。根据上述两种脚手架搭设方案,运用MIDAS/Civil分别建立两组结构模型,计算在X柱和下环梁浇注施工过程中的两种方案脚手架系统的力学特性。

(a) 俯视图(b) 侧视图

图2方案2脚手架结构俯视图与侧视图

脚手架结构模型所运用单元类型如下:

(1) 立杆用一般梁/变截面梁单元模拟,水平杆、斜杆等均采用桁架单元(杆单元)模拟。

(2) X柱用混凝土实体单元模拟。

(3) X柱及环梁结构模板均用板单元模拟。

有限元模型中整体坐标系为笛卡尔直角坐标系,源点位于冷却塔中轴上,x轴为冷却塔径向,xy平面为水平面,z轴沿重力方向,朝上为正。在立杆底部节点建立局部柱坐标系,x轴为径向,y轴为环向,z轴为轴向。在局部柱坐标系中,基本扇区两排径向边侧的立柱底部节点约束y、z方向2个自由度,其他底部节点仅约束z方向自由度,以此为边界条件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

塔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如图3、图4所示。

图3 方案1侧视图与俯视图

图4方案2俯视图与侧视图

3 计算分析

脚手架结构承受荷载包括自重、X柱和环梁重力等。其中,脚手架自重通过MIDAS/Civil中的重力加速度模块予以施加。X柱的混凝土湿重以面荷载的形式施加在X柱模板单元上。环梁混凝土湿重荷载以面荷载的形式施加在环梁模板单元上。

3.1 计算工况

为更加准确地分析模拟X柱和下环梁分段施工过程,本文将支撑脚手架计算分为以下5个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计算:

(1) 施工阶段1:施加第一段X柱混凝土湿重荷载时,支撑系统的变形及应力分析。

(2) 施工阶段2:施工阶段1结束后,支撑系统在施工阶段1变形和应力计算结果基础上施加第二段混凝土湿重荷载,计算支撑系统的变形及应力。

(3) 施工阶段3:施工阶段2结束后,支撑系统在施工阶段2变形和应力计算结果基础上施加第三段混凝土湿重荷载,计算支撑系统的变形及应力。此时,第一、二段X柱混凝土凝固,应用实体单元建模,作为结构参与计算。

(4) 施工阶段4:施工阶段3结束后,支撑系统在施工阶段3变形和应力计算结果基础上施加第四段混凝土湿重荷载,计算支撑系统的变形及应力。此时,第一、二、三段X柱混凝土凝固,应用实体单元建模,作为结构参与计算。

(5) 施工阶段5:施工阶段4结束后X柱整体浇注完成,支撑系统在施工阶段4变形和应力计算结果基础上施加环梁混凝土湿重荷载,计算支撑系统的变形及应力。此时,X柱混凝土凝固,应用梁单元建模,作为结构参与计算。

3.2 计算结果

对于两种方案下支撑脚手架结构的5个施工阶段进行有限元分析,位移变形及应力云图如图5~图8所示。

(1) 方案1计算结果

① 位移云图。各施工阶段方案1计算位移云图见图5。

图5方案1各施工阶段位移云图

② 应力云图。各施工阶段方案1计算的应力云图见图6。

图6方案1各施工阶段应力云图

(2) 方案2计算结果

① 位移云图。各施工阶段方案2计算位移云图见图7。

图7方案2各施工阶段位移云图

② 应力云图。各施工阶段方案2计算应力云图见图8。

图8方案2各施工阶段应力云图

计算结果曲线图如图9、图10所示。

方案1中脚手架支撑结构总高36 m,结构最大位移为80.87 mm,最大Von-mises应力为201.36 MPa;方案2中脚手架支撑结构总高34 m,结构最大位移为76.14 mm,最大Von-mises应力为190.95 MPa。由《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15]JGJ 130—2011可知,脚手架支撑结构整体允许位移最大限值为l/400(l为脚手架结构整体高度),两种方案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均小于结构允许位移,因此上述两种方案塔架结构均满足刚度要求。脚手架整体用Q235型钢管,由规范所述,Q235钢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为205 MPa,计算结果也均小于材料Q235钢的许用应力,因此上述两种方案塔架结构均满足强度要求。

通过计算结果数据比较可看出,方案2在施工阶段1的位移比方案1大,但随后各个施工阶段,方案2的位移增量小于方案1位移增量,最终下环梁施工后支撑脚手架系统总变形量小于方案1。方案2在各个施工阶段的最大应力均小于方案1。对于本文分析的基本扇区,方案1结构的用钢量为71.57 t,方案2结构的用钢量为41.86 t,仅为方案1的58%。

图9 各施工阶段位移曲线图

图10各施工阶段应力曲线图

4 结 论

本文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此类冷却塔下环梁及X柱施工脚手架支撑结构在不同施工阶段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 在上述五种工况下结构最大位移和应力值均小于许用值,脚手架支撑结构满足相关规范的安全性要求。

(2) 两种施工方案计算结果显示,随着施工阶段的推进,结构变形量逐步增大,但方案2最大位移增量小于方案1,方案2最终变形量小于方案1;随着施工阶段的推进,结构最大应力也逐步增大,但在各个施工阶段方案2最大应力均小于方案1。

(3) 方案2结构用钢量远小于方案1。

参考文献:

[1] 竺召炜.大型双曲线形冷却塔风筒施工方法探讨[J].施工技术,2004,33(2):45-47.

[2] 崔 虹,孙成江.国内最大空冷塔的带肋筒壁施工[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40(S1):433-437.

[3] 张卫东,徐志华,张晓强.带肋空冷塔筒壁施工方法分析[J].山西电力,2013(2):59-62.

[4] 胡 婷,田永祥,朱远江,等.冷却塔环梁施工桁架结构有限元分析[J].华电技术,2014,36(12):1-3.

[5] 陈剑波.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整体稳定性的ANSYS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9(6):105-108.

[6] 王绪旺.扣件式模板高支撑体系设计与整体稳定性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7,15(3):148-152.

[7] 陆征然.扣件式钢管满堂支承体系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8] 兰培培.扣件式钢管高大模板支撑架整体力学性能分析[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9] 黄 勋.钢管模板支撑架力学性能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1.

[10] 张天文.吸取丰城电厂事故教训强化电力建设工期管理[N].中国电力报,2017-03-22(008).

[11] 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调查与后续防范整改措施[J].中国应急管理,2017(9):70-77.

[12] 俞洪霞.我国目前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基于江西丰城电厂坍塌事故的启示[J].建筑安全,2017,32(9):13-17.

[13] 余宗明.建筑钢管架倒塌事故与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09(11):46-51.

[14] 糜嘉平.对建筑脚手架安全问题的几点建议[J].施工技术,2004(8):62-63.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环梁冷却塔脚手架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冷却塔若干设计问题总结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中欧规范关于钢筒仓T型环梁稳定承载力计算
钢-混组合结构中超大截面环梁施工技术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深基坑混凝土环梁支撑静力无损切割技术分析
塔式起重机承座环梁的结构分析
无填料冷却塔冷却性能的试验研究
助建脚手架 写作显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