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瓦斯检查点的设置与“三对口”管理的探讨

2018-05-09路广华

山西煤炭 2018年2期
关键词:检查点风流煤矿安全

路广华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 店上煤业有限公司,山西 高平 048400)

探讨瓦斯检查工作,能引起广大同行共鸣,能深入参透《煤矿安全规程》[1]和《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2]等有关规定,使得瓦斯检查工作既能符合有关规定要求,还能有效管控瓦斯安全,同时也能使煤矿瓦斯工作水平进步。

1 瓦斯检查程序及“三对口”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专家解读-通风标准》,煤矿瓦斯检查程序及“三对口”:即瓦斯检查工现场检查瓦斯后,现场及时填写“手册”和现场“瓦斯牌版”(地点不同,瓦斯牌版设计不同,分“光瓦对照公示牌”、“瓦斯巡回牌”、“工作面瓦斯检查牌”等),一次瓦斯检查结束后可利用就近通讯系统或者移动通讯设备向通风调度值班汇报,通风调度值班人员接到汇报后,应填写“通风瓦斯调度台账”(下文称班报)。这个流程中的手册、现场瓦斯检查牌版、通风调度值班记录(或者称瓦斯班报)应实现瓦斯检查“三对口”。

值得说明的是,通风调度值班人员要有责任心,有安全意识,有隐患分析能力,瓦斯检查工将检查数据汇报上来后,通风调度值班人员应对瓦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调度室,调度室会同值班领导或通风部门领导以及总工程师分析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瓦斯监控地点设置及“三对口”管理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设置甲烷传感器的地点按地点名称大体分三类,即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包括采煤工作面、采面回风隅角、采面回风流等。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包括掘进面、掘进面回风流等。其它地点甲烷传感器的设置包括即储煤式筒仓、煤仓、硐室等其它地点设置传感器的地点。不论采煤还是掘进,如果工作面较长或者回风流有机电设备时,也应设置甲烷传感器。

设有瓦斯监控的位置要配备“光瓦对照牌”,牌面应包括瓦斯器数据、监控系统甲烷数据,以便实现数据统一,当数据出现偏差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对其数据进行分析,辨清光干式瓦斯器和传感器之间的问题,以便更准确地掌握现场瓦斯数据。光瓦对照牌版内容见图1。

光瓦对照公示牌

图1光瓦对照牌版图示

3 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检查点设置及“三对口”管理

3.1 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检查点的设置

必须先确定采煤工作面的风流范围是指什么,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井工煤矿)》(2016年)[3]的内容解读,采煤工作面风流是指距煤壁、顶(岩石、煤或假顶)、底(煤、岩石或充填材料)各为200 mm(小于1 m厚的薄煤层采煤工作面距顶、底各为100 mm)和以采空区切顶线为界的采煤工作面空间内的风流。采煤工作面瓦斯检查点设置及路线图,见图2。以下地点应纳入瓦斯检查范围:

1)距采面>10 m处进风流中测点(如图2①号测点)。2)采面前切口测点(如图2②号测点)。3)采面前半部煤壁侧、输送机槽(或机架前)和采空区侧(或后部输送机)测点(如图2③、④、⑤号测点)。4)采面后半部煤壁侧、输送机槽(机架前)和采空区侧(或后部输送机)测点(如图2⑥、⑦、⑧号测点)。5)输送机槽中央距回风口15 m处风流中测点(只测空气温度)(如图2⑨号测点)。6)采面上隅角测点(如图2⑩ 号测点)。7)距采面>10 m处的回风流中测点(如图2号测点)。8)采面回风流进入采区回风巷前10 m~15 m的风流中测点(如图2号测点)。

图2 采煤工作面瓦斯检查点设置及路线图Fig.2 Gas checking point setting and roadmap of mining face

3.2 采煤工作面瓦斯检查“三对口”

1)牌版。综采工作面部分图版图示,见图3,采煤工作面进风流(如图2①号测点)按图3-a瓦斯巡回牌版悬挂与现场。采煤工作面切眼的瓦斯检查,即图2②号测点至⑨号测点按图3-b所示牌版填写有关数据,⑩号测点至号测点现场悬挂如图1所示的“光瓦对照牌”作为改地点的瓦斯检查牌版。因此实现这些地点的“三对口”应通过牌版来区分。

瓦斯巡回检查牌

3-a 工作面进风流瓦斯检查牌图示

3-b 工作面内(切眼)瓦斯检查内容图示
图3综采工作面部分图版图示
Fig.3 Some checking cards in fully-mechanized mining face

2)手册。手册的表格设计建议以图2中①号测点-个点设计,可适当富余数行表格,以便填写该面其它地点需要检查瓦斯的数据,手册和图3所示的现场牌版数据应一致。

3)班报。一次瓦斯检查后应及时汇报通风调度,通风调度值班员将汇报内容填写在“瓦斯调度班报表”(班报)中。

上述的牌版、手册、班报的瓦斯数据要实现“三对口”。

4 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检查点的设置及“三对口”

4.1 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检查点的设置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 井工煤矿)》(2016年)的内容解读,掘进工作面风流指的是风筒出风口至掘进面迎头空间中的风流,掘进面回风流是指掘进面风流或者风筒出风口至该供风巷道的风流汇合处空间内的风流。掘进工作面瓦斯检查点设置示意图,见图4。由于综掘、炮掘的工艺不同,瓦斯检查应有区分。

图4 掘进工作面瓦斯检查点设置示意图Fig.4 Gas checking point setting in heading face

4.1.1炮掘工作面瓦斯检查

以下地点应纳入瓦斯检查范围:

1)局部通风机附近(如图4①号测点)。2)掘进工作面回风流(如图4②号测点)。3)掘进工作面(如图4③号测点)。

另有两点需注意:一是爆破时执行“一炮三检”;二是班后瓦斯检查(即将下班时检查瓦斯,并填入交接班记录卡)。

4.1.2综掘工作面瓦斯检查

以下地点应纳入瓦斯检查范围:

1)局部通风机附近(如图4①号测点)。2)掘进工作面回风流(如图4②号测点)。3)掘进工作面(如图4③号测点)。

另有两点需注意:一是综掘机启动前、掘进时、停机掘进后瓦斯检查(注意:掘进中检查时应使用瓦斯检查手杖或示意掘进机司机停机进行瓦斯检查);二是班后瓦斯检查(即将下班时检查瓦斯,并填入交接班记录卡)。

瓦斯检查路线大体流程:局扇前→掘进面回风流(甲烷传感器处)→工作面班前检查→班后瓦斯检查(第2,3,4,…,n次检查时,重复上述程序);有爆破时,执行“一炮三检”。

4.2 掘进面瓦斯检查“三对口”

1)牌版。掘进工作面部分图版,见图5。

______局扇管理牌

说明:表头下划线处是在牌版上区分主(备)用局扇。

5-a 局扇管理牌(含进风流瓦斯检查内容)图示牌

说明:表格中“名称1-名称3”,视施工工艺的不同,可手填“一炮三检”和“综掘三检”内容。

5-b 掘进面内瓦斯检查内容图示牌
图5掘进工作面部分图版图示
Fig.5 Some checking cards in heading face

掘进工作面进风流(如图4①号测点)可将其瓦斯检查内容与局扇管理牌按图5-a内容合并悬挂与现场。掘进面的瓦斯检查,即图4②号测点按图5-b所示牌版填写有关数据,图4③号测点现场有甲烷传感器设置,现场应悬挂如图1所示的“光瓦对照牌”作为该地点的瓦斯检查牌版。

2)手册。手册应以图4所示中的地点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具体分为班中巡检内容和班中作业瓦斯检查内容。班中巡检,即局扇前、工作面、回风流等设置甲烷传感器的地点,班中作业瓦斯检查,即爆破面的“一炮三检”和综掘面的“综掘三检”。瓦斯检查后及时填写瓦斯检查手册和图5所示的现场牌版。

3)班报。一次瓦斯检查后应及时汇报通风调度,通风调度值班员将汇报内容填写在“瓦斯调度班报表”中。

上述的牌版、手册、班报的瓦斯数据要实现“三对口”。

5 其它瓦斯检查点的设置以及瓦斯检查次数的确定

1)有关规定。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80条第2款规定,除采掘面外,井下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有人员作业的地点均要纳入瓦斯检查范围,本检查地点的设置后由巡回瓦斯检查员负责对其瓦斯检查。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80条第4款规定,考虑瓦斯检查工工作强度,对于低瓦斯矿井来说,井下巡回瓦斯员负责检查的有关硐室、使用的机电设备处、大巷风流中等检查点可以执行至少1次的瓦斯检查,当矿井停产井下无人作业,采掘工作面与有关硐室、带电的机电设备处、大巷风流中等一并可以执行至少1次的瓦斯检查。就近年来煤矿瓦斯事故案例经验,储煤式的煤仓或者筒仓等不论停产与否,只要储存有煤,应至少设置2次瓦斯检查。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80条第7款规定,考虑部分矿井井下密闭较多,加之巡回瓦斯员工作强度大,建议工作面较近区域的密闭检查应由跟面瓦斯检查员负责每周对其检查1次。

2)其它地点的“三对口”。其它地点如有甲烷传感器时,现场应配备“光瓦对照公示牌”作为该地点的瓦斯检查牌板与手册、班报实现“三对口”。

其它地点没有甲烷传感器时,现场应配备“瓦斯巡回检查牌”,作为该地点的瓦斯检查牌与手册、班报实现“三对口”。

参考文献:

[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6.

[2]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7.

[3] 袁河津.《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2016年修订版)[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检查点风流煤矿安全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Spark效用感知的检查点缓存并行清理策略①
数你最风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留白——不着点墨,尽显风流
兼职者的风流史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强化忧患意识,推动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煤矿安全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毒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