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反馈与外语教学
2018-05-08孙晓丹
孙晓丹
【摘要】課堂反馈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不同的反馈方式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纠正性反馈是外语教学中的常用手段,教师利用不同反馈方式间的互补功能,与纠正性反馈相结合,取长补短,发挥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反馈;反馈方式;纠正性反馈;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005-02
一、反馈与分类
反馈是指通过对系统行为和期待行为偏差的比较,消除偏差以实现预期系统性能。在教学中,课堂反馈是指教与学双方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和相互作用,课堂反馈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根据课堂反馈信息交流活动的主体这一标准,课堂反馈可以分成教师反馈、学生反馈和同伴反馈。一般认为教师是反馈信息的主要提供者或发出者,但课堂反馈是教学双方信息的交流,学生的反应是教师把握课堂进程、教学策略的指标,班级同学间也能互相提供反馈。
根据课堂反馈信息交流的方式手段,可以分成口头反馈、书面反馈、体态反馈、小组反馈、个人反馈、集体反馈等,其中口头反馈与体态反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种方式。
根据课堂反馈信息交流活动的内容,分成证实性反馈与指导性反馈。证实性反馈指提供给学生证实自己学习行为反应正误的信息。指导性反馈指不仅提供给学生反应正误的信息,而且还提供给学生错误反应的原因及其改进措施。
根据课堂反馈信息交流活动的目的,可以分成形成性反馈与终结性反馈。形成性反馈,指根据学习结果提供给学生的关于调节学习过程思维和行为的信息,目的在于提高和改进学生学习。终结性反馈,指根据学习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等分类,确定学生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胡定荣,2013)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课堂反馈方式进行不同分类,但并没有单一的标准将反馈方式进行分门别类,一种反馈方式可能兼容多种反馈方式。如给学生纠正错误,教师对学生进行口头反馈,则兼具了教师反馈、口头反馈、指导性反馈。
二、纠正性反馈与外语教学
许多语言学家们都认可的观点是:语言学习需要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输入。但是输入的信息往往与语言学习者本身的中介语系统存在差异,且学习者不自知。加之,在外语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缺乏足够的可理解输入,学习者犯错的几率大大增加。因此,需要教师对学习者所犯的错误进行纠正、指点,即纠正性反馈(Corrective Feedback),纠正学生的认知和行为等。
纠正性反馈是课堂反馈的一种方式,是语言学习者获取信息、反思自身语言知识体系,并进一步促进语言产出的重要途径。Chaudron(1988)指出纠错反馈具有双层含义:一是错误处理,指出学生错误;二是纠正反馈,要求学生做进一步的更正,改正学生中介语规则以便在日后的语言输出中消除类似的错误。Lightbown和Spada(2006)根据教师对学生错误给予的不同纠正性反馈体现方式,将纠正性反馈分为六类:一明确纠正,教师明确指出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并提供正确的形式,不需要学生作出回应;二重述,对学生回答中的一个或几个部分进行重新阐述,去掉错误,但意思保持不变;三澄清,教师通过使用Excuse me、Pardon等向学生表明回答令人费解或回答中包含错误,要求学生重复或纠正;四元语言解释,教师并不提供正确的形式而只是针对学生的错误提供问题或提供有关的评论、信息;五引导,教师通过教学技能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六重复,教师重复学生犯的错误,并设法引起学生注意。
上述6种形式都有利于纠正错误,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教师在使用明确纠正这种反馈形式时,提供明确的目标语,但由于不需要学生做出回应,就不能保证学生是否吸收所授内容,不能区分学生的回应是否知识机械重复。在重述中,教师含蓄地提供正确的目标语,学生不一定能意识到教师在纠错。要求澄清、元语言解释、诱导、重复等不提供正确的目标语,促进学生自我纠错,纠错效果更佳,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求较高。
三、建议与措施
纠错性反馈在外语教学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应当予以肯定和重视,但教师应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反馈方式,利用不同反馈方式之间的互补功能来促进教学效果。为了改进学生学习,进行形成性反馈,在外语教学中,可以采取口头反馈、书面反馈、体态反馈、活动反馈等反馈方式进行纠正。综合利用各种反馈方式,在恰当时机、对特定对象运用合适的反馈方法。
1.适当运用体态反馈,促进情感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体态语言,配以恰当的有声语言,能使教师表达的含义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隐性的情感交流。如在运用外语重述纠错时,教师面带微笑、目露殷切,在强调部分加以重音,学生即能迅速接收到老师的反馈信息,加以改正,且不损于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综合利用各种方式,促进层次化、个性化学习
学生语言认知能力、文化背景等大有差异,因此所犯错误也大有差异。若仅有少部分同学犯同一错误,教师对集体进行重复或明确纠正则未免小题大做,浪费了大部分同学的时间,更别提引导等间接纠正方式。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水平差异,在合适的反馈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纠正。如有学生胆小害羞,则可以采取个人反馈,教师私下一对一进行引导、元语言解释等不明确指出错误的纠正性反馈方式,避免挫伤学生积极性和自尊心,或采取书面反馈,以私人信件的方式拉近师生距离,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纠正性反馈方式。每个班同学水平可大体分为低、中、高三个水平,正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师进行分组教学,在小组同伴反馈的基础上进行纠正性反馈,避免在集体反馈中忽略低层次同学的声音。
参考文献
[1]Chaudron,C.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ging.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150.
[2]Patsy M.Lightbown,Nina Spada.How Language are Learned[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3]胡定荣.课堂反馈的学习理论视角与综合分类[J].上海教育科研,2013,(3):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