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018-05-08樊继巧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农村地区分析问题

樊继巧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财务审计工作都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审计工作不规范、取证困难以及缺少法律保证等,严重影响了各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深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已经成为目前的必要之举。文章首先阐述了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目前农村财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就其问题拟出对应的完善和解决措施,以备参考。

关键词:农村地区:财务审计工作:问题:分析

就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财务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对此,相关部门还应加大整治力度,加强专项法治建设,对相关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性的分析并采取对应措施将其逐一解决,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财务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公平性以及实效性。

一、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1.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凸显出以往工作存在的问题。中国属于社会主义性质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因此农村集体经济中,集体的财产是集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可是就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情况而言,还有很多地区农村各级干部缺乏廉政意识,通过各种手段侵吞集体公共财产,铺张浪费行为严重,财务报表条理不清晰。通过财务审计工作的强化则可以有效将以上问题在落实相关措施的过程中得以凸显出来,从而方便后续整顿工作的进行。

2.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关系着审计工作的最终质量和效果,但是很多农村地区的财务审计工作都由于受到自身技术水平的限制而使最终审计结果缺乏准确性。在强化农村地区财务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必然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一来就会促进工作人员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从而进一步保障审计结果的规范性。

3.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强化可以加强对百姓所创造的社会价值进行统计的准确性,同时还可以对农村集体资金的使用予以有效处理,使这部分财务资金能够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民群众,提高农业生产力,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管理的各项任务得以顺利进行。

二、目前我国农村地区财务审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1.审计工作的法律保障力度不足。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财务审计工作还缺乏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条文进行规范和保障。大多数地区的财务审计工作依然停留在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服务范畴的阶段中,同时相关工作缺少健全的制度保证,工作团队专职程度过低。这心将阻碍农村审计活动的全面开展,与农村集体经济的迅速发展产生一定的矛盾性。

2.财务审计调查取证困难,工作力度有待提升。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材料建档不健全的问题,财务明细亦是如此。很多年份较远的旧账及其审计资料都已丢失,想要查证却无从取证。同时审计人员在群众面前的权威性不足,大多数村民都不能做到完全配合。

3.审计程序不够规范。农村审计工作缺少完善的审计计划和具体工作方案,同时,有很多审计资料以及文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文书,对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审计取证、审计档案整理与保存等一系列审计程序没有作出具体规定。

4.审计内容不全面。我国农村的财务审计工作应包含财务的收入、支出和清理乡镇债务,但实际上很多地区实际上都只落实了财务收支审计部分的工作,实际工作内容不够全面。

5.审计团队建设水平有待提升。人员是技术的载体,想要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就要从审计人员的团队建设人手,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审计团队建设水平过低,人员专业素养不足,根本无法保证其工作效率。

三、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对策

1.完善审计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优质的工作效率离不开有效而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以往的审计工作中,工作人员工作懈怠,态度懒散,导致审计效率的降低,通过制度体系的完善和落实则可以提高审计团队建设的标准化、业务工作规范化、工作管理法制化、政治思想现代化,从而使农村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得到整体性的提升。

2.提高财务审计的法制化建设水平。目前农村地区的财务审计工作缺少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其加以规范,改变以往工作中的不良现象和风气,抓好农村审计的制度化、标准化、法制化建设,做到审计追回款、罚款专户储存、专账管理制度化,审计反馈正常化。同时,积极推进法规制度落实还可以使农民负担和集体财力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全面改善审计环境。审计部门在民众面前的权威性不足致使一些取证措施无法进行,影响了审计效果。因此应通过审计环境的改善来应对相关不利因素,要以加强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为突破口,充分利用与纪检、监察等权威部门建立起来的业务工作关系,积极主动地配合案件查处,调解纠纷,尽职尽责地完成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以此获取人民对于审计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从而使审计工作环境得以逐步改善。

4.把握工作重点,提高工作实效。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应尽量把握审计重点,首先是对物资和财产的账目极其实物的吻合性进行审查,然后是现金与存款的审查,再次是审查收支情况是否符合规定,第四是对集体资本累积情况的审查。第五是对承包上交以及合同兑现情况的审查,第六是债权债务报表真实性以及其他物资和财务往来情况的审查。一经审查出任何问题,一定要找出有力的法律依据,并按照规定予以法律定性。针对被审计的部门,要保证相关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公正性,有证明材料,有审计报告,有被审单位意见,有审计结论,审计处理意见,审计建议书,保证资料齐全。

5.创新审计方式。想要提高农村地区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那么就要打破传统,坚持以当前地区发展实际为基础并进行工作方式的创新,一方面将审计调查和专项审计工作予以有效结合,另一方面则应注意把握日常审计。秉承审计工作的公开原则严控非生产性开支,杜绝违法违纪问题的出现。广开言路,倾听民众的声音,加强对离任干部的审计。此外还应全面落实财务责任追究制,对相关工作进行分层管理,如果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任何一部分存在问题就应第一时间找出问题所在环节的责任负责人,对相关人员进行通报批评等对应的处理,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6.提高审计监督力度。农经部门应积极發掘改革后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拟定解决措施进行完善,规范农村审计行为,尤其乡级和县级的农经部门,一定要设置专项部门依法履行村级财务审计监督职责。实行村账乡镇代理地方,审计监督工作由县级或市级农经部门统一组织实施。为提高审计质量,各级审计部门要积极配合和支持农经部门开展农村审计工作,加强业务指导。当前,要积极开展村干部离任审计,发包及上交款、土地征用补偿以及“一事一议”筹资等专项审计,重点审计其资金的筹集和支出使用和挥霍浪费等现象的发生。加强农经部门应与纪检、监察、组织联系等部门的密切配合,解决农经部门审计处罚权问题。

四、结语

由上文可知,农村地区的财务审计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村当地的廉政之风以及经济发展,但是就目前我国各地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农村地区的财务审计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还应对工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性的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其逐一解决,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财务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公平性以及实效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我国社会主义整体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农村地区分析问题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养老需求的研究
如何促进农村地区思想品德课中的合作学习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