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模式探究

2018-05-08李静怡龙欢彭小珈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

李静怡 龙欢 彭小珈

摘要:融资模式创新是新经济形势下关于发展经济的常态要求,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在互联网金融的支持下更有利促进其发展,文章通过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融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依托云计算,社交网络及引擎搜索等P2P网络信贷,大数据,小额贷来拓宽农民专业合作社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的融资渠道。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模式

在有序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中,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在解决“三农”问题中显得格外突出,农业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在如今的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根据近期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10周年座谈会资料所显示,截至2017年7月月底,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过的农合社接近200万家,同10年前的3万家相比年均增长近60%:加入农合社的农户数约达1亿户,占据全农户数46.8%,同期收入较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高出1/5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问题也随之出现,成为阻碍农合社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农合社的融资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更便捷的获得市场信息,高效的获得贷款:有利于帮助改善小额信贷平台资金供给的困难:有利于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抬高农产品的质量、产量和经营效益。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现状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调查组2017年7~9月在湖南长沙、平江、常德、衡阳四地通过实地走访形式取得,共计发放问卷70余份,收回60份,有效问卷率85.7%。经调查显示,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的资金来源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其中内源融资占80%,外源融资占20%,如图1所示。内源融资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成本较低,因此成为筹集资金的主要渠道。

(一)内源融资

1.合作社社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内源融资的主体力量是社员。社员原始投资的方式主要为社员费和社员入股。社员费和合作社利润的保留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内部资金来源。它标志着合作社的生产规模和发展规模能否扩大。正因农民专业合作社内源成本低,因此内源融资成为其筹集发展资金的主要渠道。例如在湖南省平江县调查的20多家合作社中,有80%以上农合社的主要成员都是由农民组成,而农户相对收入水平有限,属于底层收入群体,因此可投入农合社的资金是微乎其微的。

2.合作社之间内部的联盟。即母子合作社或子合作社之间相互的资金融通。内部联盟的合作社可以采用发行证券,互相持股,等形式进行资金的通融,这种筹资可以更好地促进农合社的发展。从而,筹集资本产生的所有生产费用都会下降,但内部融资受到农合社盈利状况影响,融资规模受到大幅度限制,暂时不可进行扩张规模式融资。同时要确保资金的利用效果以及担保人和担保单位,否则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债权债务关系。

3.交易性负债。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短期盈利模式融资形成的负债是一种商业信用。合作社长期稳定运行,大规模负债对合作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作社债务规模对合作社的长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交易性债务必须在有关公约中严格遵守,否则将对合作社的信贷产生不利影响。

(二)外源融资

1.政策性投资交易负债

在外源融资中,政府资金支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坚实支柱,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地调查中,共7家比较有前景的合作社取得了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占外源融资的58.3%,其中作为省会城市的湖南长沙占据6家。政府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大规模、发展较好和企业主办型合作社,恰好这些合作社资金更充足,贷款意愿不高,但那些确实需要资金扶持的合作社大多资产规模较小,而这些最渴望获得资金支持的合作社却无法获得政府资金支持。

2.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外源融资的一种重要途径。但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难度很大,银行认为农合社贷款风险大,效率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銀行提供贷款的行列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大部分的农合社难以通过银行的渠道获得贷款,

3.企业投资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面向合作社的投资主体逐渐呈现多元化。如:“互联网+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模式、工商企业资本下乡等。企业投资也成为了农合社获得资金的一种方式,若有企业的资金支持,农合社的发展可谓是有了一大保障,但据国情来看,由于投资农产品风险高、不确定因素多,回报期长,对农合社决策者的决策能力的不信任等原因,中国的大多数企业的投资方向并不倾向于农业的投资,所以想要获得企业的投资并不简单。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境原因分析

(一)条件的约束

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多数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但是却很难拿来做条件进行融资,虽有土地却缺少融资的载体,如土地使用权等相关土地权益。缺少了这些不动产做抵押,农民专业合作社想找到可提供担保的机构是困难的,因此通过信贷获得资金的难度不容小觑,尤其是在流动性偏紧的情况下农民很难以土地及其相关设施作抵押。

(二)运行机制不健全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了几条基本原则,一是以平等互助为首要原则:二是自愿原则;三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原则。由此可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非营利性组织,在管理方面放宽了政策,在建立初期的农合社仍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的缺陷,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10年过去了,我国的国情仍然决定了小农户长期且大量存在,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是消除贫困、提高贫困农民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是保持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活力的重要组织形式,

(三)规模小

由于规模很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的透明度比较低,银行通常不愿意给其提供一个大的信用额度,小额的信用额度根本无法满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需求,原因是现阶段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处于发展初期,仍待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各个单位和银行出于自身利益和防范意识都不愿承担如此大的风险,很多都不愿意给农合社提供这方面的信用。

(四)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不能继续履行事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伴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全国各地的金融业向互联网迅速靠拢。通过网络与金融相结合,将会启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融资渠道。实际上,绝大多数互联网中的金融贷款平台在审查关于融资的资料时是不够严格的,贷款的门槛相当低,加上交易平台存在着信息虚假、不完善的可能就构成了潜在的信用风险,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无法承担该风险。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要慎重选择互联网平台的金融机构,同样金融机构也要采取一定的风险控制措施来确保资金收回的可靠性,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合社融资模式构想

(一)P2P网络信贷

P2P(Pear to Pear)信贷,又称P2P网贷,指的是闲置资金和理财理念,通过互联网平台牵线搭桥的一个商业贷款模式,它可以筹集各资金数量,通过网络提供资金需求。主要通过发展个人信用体系,满足个人或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和聚拢社会闲置资金并提高其利用率来实现其社会价值。P2P网贷拥有便捷、无须担保、小额贷款、无地域限制的特点,是一个全新的网络借贷平台,为解决传统金融借贷困难而创造了一种新的方式,攻克一大难题。网贷平台有如:融诺网、陆金所、团贷网等P2P平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互联网在P2P平台上注册,提供相关信息,通过中介机构,利用信贷资金向农合社提供借贷,最终实现三方利益,同时还降低了借贷风险,其借贷流程如图2所示。

(二)大数据小额贷款模式

大数据(big daca)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尺度内,不能被传统的软件工具捕获、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小额贷款,是通过电商发起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评估偿还能力,信用评价,评估偿还风险,为需要获得短期临时性的资金方提供贷款,依据资料显示,芝麻信用推出的中國首个个人信用评分“芝麻信用分”,主要接入了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商数据和蚂蚁金融的互联网金融数据以及公共机构的数据,运用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客观评估并呈现出个人的信用状况。通过大数据的控制和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小额贷款可以弥补传统金融融资导致的信息不对称,大大地降低相关成本费用,贷款流程如图3所示。有利于信誉好,管理制度好,网络营销运用成熟更快更低成本的获得小额贷款。

四、结语

本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获取,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其融资现状,融资困境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金融视角下的融资模式构想,湖南省中小型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多,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单一,大部分合作社处于发展初期,发展状况也参差不齐。但随着各地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政策的展开与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建设的不断加强,相信农合社会提升盈利能力,增强实力,成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重要主体。

猜你喜欢

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隆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贵州省XX市新型城镇化试点融资模式探索
浅析公租房融资模式
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讨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