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腹健脾”针灸法治疗虚寒型胃痛30例

2018-05-08刘春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3期
关键词:胃痛胃炎针灸

刘春仙

胃痛是一种常见症状,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特征,多见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症,可急性发作。中医虚寒型胃痛主要见于进食生冷对象,也是门诊常见病。西医治疗虚寒性胃痛并无有效根治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易反复发作、病程延绵,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中医诊治胃痛经验丰富,针对常见的虚寒型胃痛治疗,可供选择的方法包括推拿、中药内服、针灸等,其中针灸起效速度快、在减轻疼痛症状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本次研究采用对比分析,评价“温腹健脾”针灸法治疗虚寒型胃痛。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2月—2017年2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综合科收治的虚寒型胃痛患者入组。纳入标准:(1)西医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诊断确诊[1];(2)中医参照《中医内科学》脾胃虚寒型胃痛标准诊断[2];(3)年龄18~65岁;(4)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自行用药治疗;(2)出现穿孔等严重并发症;(3)2周内服用过抗生素等可能影响疗效的药物;(4)近1个月消化道手术病史;(5)合并其他重大疾病,如冠心病;(6)晕针;(7)哺乳期、妊娠期女性。入选对象6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组,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为(41.5±6.2)岁。治疗前症状总积分(20.1±3.4)分。观察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为(41.1±6.8)岁。治疗前症状总积分(21.4±4.7)分。两组对象年龄、性别、总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对比 [n(%)]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症状积分变化、疼痛疗效对比(±s)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症状积分变化、疼痛疗效对比(±s)

观察组 21.4±4.7 3.1±1.6 1.6±0.5 3.4±1.5 3.1±1.5对照组 20.1±3.4 5.9±2.0 2.6±1.1 5.6±2.3 7.2±3.2 t值 0.62 2.75 2.46 3.39 4.64 P值 0.415 0.010 0.019 0.002 0.000

1.2 方法

对照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次/d,每次10 mg,早晚饭前顿服,持续2周,第4周,评价疗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取中脘、胃俞、足三里、公孙、内关为主穴,得气后,补法行针,以下脘、气海、脾俞、梁丘为辅穴,得气后平补平泻法,而后艾灸30 min。1次/d,每周5次,连续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疼痛缓解(VAS评分下降2分及以上)时间,疼痛控制(疼痛VAS评分1~2分,无中度疼痛)时间,疼痛消失时间。

1.4 疗效判定

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症状积分与疼痛缓解、控制、消失时间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积分、疼痛疗效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症状积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疼痛缓解、控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虚寒型胃痛,属于寒邪克胃,或因外寒客胃,或因饮食生冷,寒积于中焦,中央被遏,胃气郁滞,脉络拘急,引起疼痛。“温腹健脾”针灸法针对虚寒型胃痛的病因,温通热补,艾属温性,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的作用,温腹去除客居寒邪,健脾起阳举陷,和胃降逆,畅达三焦,最终去除积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最终通经止痛[4-6]。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尽管疗效无明显的优势,这可能与例数不足有关,但有助于症状积分的下降,减少残留症状,这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同时,加速疼痛的缓解、控制、消失时间,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加速患者的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这对于减轻心理负担、恢复正常进食、胃肠道功能恢复有积极意义。针灸相较于药物治疗,起效速度快,可快速改善胃肠道的整体功能,而单纯的质子泵抑制剂,并不能快速帮助肠内温度恢复、胃肠道蠕动功能恢复,作用比较单一,在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肠道黏膜后,疼痛、大便溏薄、手足不温等症状改善所需时间较长,会改善不明显,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患者[7-8]。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需要患者有较好的依从性,相较于服药治疗,耗费的时间更长、费用更高,需要患者权衡利弊。

综上所述,“温腹健脾”针灸法治疗虚寒型胃痛可能并不能改善整体疗效,但治疗疼痛的效果较好,有助于减轻症状。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3,33(3):5-15.

[2]调仲巧. 中医内科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0-141.

[3]郑俊英.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南原则(试行)[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53-258.

[4]麻丽萍. 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17,32(20):2936-2938.

[5]关凤仪,唐纯志,王坤. 从“理、法、方、穴、术”试述针灸辨证论治急性胃痛[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2):2139-2141.

[6]程旭. 自拟散寒止痛方联合西药治疗秋冬季胃痛发作患者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116-117.

[7]毛志田.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痛的临床疗效简[J]. 临床合理用药,2018,11(3):12-13.

[8]舒光辉. 七方胃痛散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7,19(35):4999-5000.

猜你喜欢

胃痛胃炎针灸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四逆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浅谈藏医盐敷治疗胃痛的护理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