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MRI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2018-05-08刘志国
刘志国
(内蒙古包钢医院(医学影像科),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若不及时对其进行治疗,将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临床中针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主要以数字减影血管成像检验为主,虽然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的诊断效果,但在检验过程中易出现误差[1],准确度不高。下文主要研究高分辨率MRI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其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5至60岁,平均年龄为(56.32±4.02)岁。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0.23±5.24)岁。纳入标准:(1)无严重并发症与精神疾病者;(2)均符合临床检验标准。以上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检查方法
均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基本指标进行测定。
实验组采取高分辨率MRI诊断:选用3.0T高分辨率的MRI核磁共振扫描仪进行MRI成像扫描检查,然后对实验组患者的狭窄血管通过3DTDF图像来进行定位,在采用T2W图像对血管状态进行采集,同时对患者的管腔直径进行量取[2]。
对照组选择DSA检查:选取德国生产的西门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进行DSA诊断,其中检测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出血时间、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项目。
1.3 指标判定
采用MRI诊断标准:轻度狭窄:血流信号消失、血管直径在0~50%之间;中度:管腔直径缩小到50%~69%,血流信号丢失50%~70%之间;重度:狭窄范围在70%~99%之间;堵塞:血流信号完全消失,管腔没有出现。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检验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狭窄轻度人数为3例,中度17例,堵塞13例,其临床诊断的准确率为92.5%,而对照组中的准确率为70%,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准确度要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检查结果情况比较分析 [n(%)]
3 讨 论
脑中血管狭窄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脑卒中的发生。脑卒中又称为中风,属于一种急性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机理是由于脑部血管因狭窄发生破裂或者栓塞,导致脑部血液不能正常流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的一种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发病总数的百分之60左右,且多发于40岁左右的中青年群体,男性患者居多[3]。其临床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及完全卒中等临床指征。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以一年内来我院就诊的80例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为调查对象,本次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中检测出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37例(92.5%)要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采用高分辨率MRI检测可有效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度,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判断依据,可值得临床中进行推广。
[1] 刘一萍,徐 凯,徐 鹏,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的高分辨率MRI成像与脑梗死的血管危险因素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1):14-17.
[2] 黄晓星,凌文通,肖学红,等.多模态MRI在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17,15(3):1-3.
[3] 王可颜,程敬亮,张 勇,等.高分辨率MRI在鉴别烟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烟雾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7,5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