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教育活动应提倡多样化

2018-05-07魏杰辉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生活实践多样化德育教育

魏杰辉

【摘要】小学德育活动应提倡多样化,立足生活实践,着眼于学生长足发展,设计适合学生素质发展的系列活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重塑学生主体意识。在多样化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德育发展。本文从多角度入手,阐述小学德育教育活动的形式多样化。

【关键词】德育教育 多样化 生活实践 德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9-0230-02

小学德育活动应提倡多样化,立足生活实践,着眼于学生长足发展,设计适合学生素质发展的系列活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重塑学生主体意识。在参与各项活动中,学生学会自主、自律,形成道德评判能力,成长为品德优秀的人。为了让德育教育点上开花,面上结果,学校德育活动形式应从多方面入手。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

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特点,找准体育游戏和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点,深入挖掘游戏资源,选择游戏活动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最佳途径。举办趣味性游戏活动,包括队列队形、障碍跑游戏、球类游戏、技巧体操类游戏等。在游戏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使之积极思考,顽强拼搏,勇敢取胜。这样比赛激烈程度明显增强,胜利的不只是体质强的学生,体质较弱的学生也能品尝努力换来的胜利,使全体学生都有胜利的可能,都能体验勇敢者的乐趣,树立了自信心,培养了顽强、求实、拼搏的优良品质和承担责任、关心帮助他人的集体观念和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开展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教师要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开展具体可行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科学素养, 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教育理念,适当调整、补充现行课程与教材,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与经验的练习。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关怀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坚持规范升国旗仪式,优秀队员代表的致国旗献词和中队辅导员的国旗下讲话,每周对全校师生开展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法制、文明礼仪、人生价值观等教育,是学校长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课堂。

三、加强学生常规管理,促进德育工作常态化

班主任从抓常规教育入手,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坚持紧跟、勤抓、严管,着力构建优良班风。充分发挥少先队和班委会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基础阵地作用,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晨会、主题班会和思品课等方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管理、规范行为集中教育和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自我评价,逐步把良好的行为准则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讲究文明礼仪,确保未成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全覆盖。

四、实施班级工作精细化管理,落实德育措施

成立班委会,班委会成员发挥自身优势,协助班主任搞好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建立了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将 “问题学生”作为重点管理对象,实行动态跟踪管理,落实帮教老师和“问题学生”一对一帮教计划,对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包庇,不迁就。帮教老师不定期开展对问题学生的调查了解、走访问询、座谈交流和心理健康教育,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让他们尽快从迷途中走出来。

五、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学校要把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贯穿到学校一切活动全过程,通过各种活动和会议,让学生了解安全基本常识,演练掌握安全自救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防范意识。明辨是非,抑恶扬善,珍爱生命,发展自我,彰显生命的价值,提升生活的质量。邀请民警给师生做“法制教育报告会”,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拉帮结派、打架斗殴、滋事生非、小偷小摸、誠信缺失等违法违纪问题,进行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知法、用法、守法意识,提高教师懂法、用法和依法施教、依法办学水平。

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德育教育环境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美化绿化亮化净化校园,校园结构布局合理,书香气息浓郁,温馨、优雅、舒适的校园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以优秀的校园文化打造有灵魂的教育,以环境文化熏陶人,以精神文化引导人,以制度文化规范人,以活动文化培养人,把文化兴校的教育理念贯穿到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中,构建浸透文化内涵的德育工作新体系。

七、发挥课程育人功能,落实德育培养目标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而品德课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课前深入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在凸显教学内容重难点的前提下,课中尽力为学生安排开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丰富的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等方式形成明辨是非,感知善恶的道德能力。课后适当布置一些实践环节,让课堂向家庭、社会延神。

八、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作用,形成德育教育网络

采取校长信箱、问卷调查、代表座谈等途径全面及时地收集各方对学校办学和学生教育的建议,家校合作,每学期中期后定期召开家长会,搭建教育交流的平台,积极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和优秀做法,全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上层次、上水平。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能及时和家长沟通配合,一起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学业辅导,使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成长。

总之,任何形式的德育教育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促进学生的心智成长,学生的需要是教学工作之根本,学生的生活是鲜活有效的教育资源。只有让道德之花盛开在生活的沃土之中,学生的道德生命才会生动、完满。

参考文献:

[1]田宏.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

[2]谢浩泉.小学德育教育游戏的研发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王芹.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鲁东大学,2013.

[4]陈宗庆.小学德育主题活动系列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5]康冬梅.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生活实践多样化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教学重视生活实践的 “五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