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联动模式创新路径探索研究

2018-05-07马浩瀚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探索研究创新路径

马浩瀚

【摘要】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响应国家政策,全国各地高院校纷纷探索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之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提升要求不断递增,传统的本科办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在当今社会背景下“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逐渐兴起,本文从高等教育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校企联动模式下的实例分析和思考几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校企联动 创新路径 探索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229-01

2017年我国“十九大”胜利召开,为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我省在“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思路基础上提出了“龙江丝路带”[1]发展建设的思路,在国家大力提倡的“大国工匠”精神的背景下,全国各地高院校纷纷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特色发展之路[2],本文从高等教育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校企联动模式下的实例分析和思考几方面展开论述。

一、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模式背景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仍在不断深入,借鉴了很多国外先进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脚步一日千里,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还需要各方面不断地努力,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提升要求不断递增,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当今社会背景下“校企联动” [3]、“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逐渐兴起,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要培养出既有扎实稳定的理论知识又有综合技能的人才,建立适应学校发展又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又可以适应利于学校建设的人才。

二、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案例分析

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适应现代发展需要的校企合作改革方式,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实用性很强的专业,提出“校企联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利用学校和企业现有的资源和行业目前发展的方向来制定办学基础。艺术设计类专业一直以来很重视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在行业大背景的基础下,建立订单式培养班级,会为行业发展与企业合作建立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根据叶建生[4]等研究显示,以室内设计技术专业“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学校与某设计公司签订“校企联动”订单培养班级,企业指导教师和校内专业课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与学校共同共同探讨出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最后制定出一条适应企业和学校双赢的发展之路。室内设计艺术专业通过与企业合作工程招标等方式,先后为某建筑装饰公司培养出相应的技术人才,艺术类设计专业应该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之路,人才培养模式应该遵循三阶段的发展路线:第一阶段,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模式中的相关环节;第二阶段,建立校企共赢的实习实训基地,兴办“校中厂”的办学培养模式;第三阶段,对“校企联动”培养的人才要采取科学有效的过程考核方式,促进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和职业技能提高。

三、校企聯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就业是高等教育的最终发展目标,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要务,也是管理、服务、生产的导向,为企业培养一流的技术创新人才和实用型人才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课程教学改革是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要务,因此,我们在开展校企联动建设时要考虑到这些问题,必须反映出学校对行业、企业和社会发展要求。高校在设置课程时要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支撑,是一项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是主要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现代行业、企业进步的要求,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第一项基本任务,当前的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设置不能走单一的发展道路,一定要符合时代发展之路。首先,改革现有教学内容,以能力本位为思想导向,突出基础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培养和应用能力,理论与实践课程江湖融合,教学形式灵活、开放、多样,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技能知识,用真实的项目与任务为驱动方式,最终达到深化教学改革的目的。第二,调整教学方式,教学的形式要与时代发展接轨,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采用网络信息化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就是随时随地方便学生的学习。第三,将课程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相互融合,课前精心为学生布置任务,课程当中细心为学生解决问题,课后耐心为学生答疑解惑。第四,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升整体教学水平。第五,建立完整的考核评价制度,将考核评价制度的形式丰富起来,从多方面考察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程度与掌握程度,由在校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和校企合作专家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一套完整的学生考核制度,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

四、小结

我国目前的校企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都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在现代高等教育中课程体系的改革要紧贴时代发展的脉搏,以企业为依托、以行业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展开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接受和认可,校企联动模式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发展一条适应我国新形势发展的校企联动模式创新之路,将是我们不断探索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乔榛.“龙江丝路带”建设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J].学术交流, 2016,10(1):118-119.

[2]张杰.基于校地、校企联动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10(12):123-124.

[3]李丹,高丽峰,宋永辉,等.校企联动下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J]. 科学中国人, 2015,10(5):125-127.

[4]叶建生,王权,赵子明,等.水产专业“校企联动、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 2016, 13(32):138-140.

猜你喜欢

探索研究创新路径
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与研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素质提升探索与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