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2018-05-07叶桂琼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优秀品质以身作则循序渐进

叶桂琼

【摘要】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在个人成才的道路上,往往起着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班主任,就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本文从:一、巧用舆论,防患未然;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三、捕捉契机,及时教育;四、班会活动,适时点拨;五、循序渐进,润物无声这五个方面,用具体的事例,探讨了我在如何培养学生优秀品质方面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多种渠道 优秀品质 巧用舆论 以身作则 捕捉契机 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0-0194-02

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在个人成才的道路上,往往起着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思想意识和人格品质正在形成过程中。他们思维敏捷、聪明伶俐、思想单纯,这些特点为他们人格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在他们身上存在着情绪波动、意志力脆弱和认知模糊等弱点,如果缺乏有针对性的教育,他们的人格弱点就会突显出来。因而,作为一名班主任,就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就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情绪活动、意志活动、个性活动、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呢?

一、巧用舆论,防患未然

拿破仑说过:“从舆论行事,何事不成!舆论所向,天下无敌。”英国的豪厄尔在《致友人书》中也说过:“舆论的能量巨大无比,它是统治世界的女皇。”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从而对形成优秀的班集体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小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曾经有一位科任老师反映,她上美术课时,发现一位学生偷偷在抽屉里玩玩具飞机。老师当然非常生氣,没收了小飞机。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要知道这学生是出名的捣蛋鬼,老师也不敢惹他。他立即就跟老师对上了。正当老师罚也不是不罚也不是的时候。班长突然站了起来说:“小A,你上课玩东西已经不对了,现在还敢跟老师顶嘴,真是错上加错!”一语激起千层浪。几个班干部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这是美术课,谁叫你违反纪律的。有的说,不只是语数英,美术课也很重要!有的说,他还要叫老师扔掉小A的玩具呢!最后,全班同学都叫小A向老师道歉。刚才还很嚣张的小A自知理亏,只好向老师认错,而且自此不敢放肆。课后,这位科任老师特别感慨,她说,一个班级如果有积极的、健康的舆论占优势,它就会促使所有学生提高认识,认同目标,积极进取,使班级迅速发展,所有的老师都喜欢教这样的班。

是的,一个好的班级,应该在学习上有自己的风气,会懂得尊重老师,懂得和老师沟通交流。这样的话,学生的心灵产生了很多潜移默化的良性影响,师生间的冲突就能尽量避免,能够防患于未然,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现在的学生,许多都是家中的独苗,父母的掌上明珠。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他们的家庭物质条件比较优越,受到父母的关爱更多,因而容易养成出手阔绰,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同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与他人分享。有些老师不以为意,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就关系不大。这看似是心灵上的“微尘”,但是,如果不及早拂去,肯定对学生的成长,对他们今后品格的发展,人生观的形成有一定的阻碍。

一次,我们学校组织了全校师生秋游。班长小B迫不及待地取出矿泉水,只喝了一口就马上“噗”的一声喷出来,还说一点味道都没有,倒了矿泉水来洗手。接着,她又拿出苹果来吃,没吃完就扔掉了。再拿出一大包煎饼,轻轻咬了一口,就“呸、呸、呸”地吐出来,随手把剩下的那袋煎饼一提,就要扔进旁边的垃圾桶里。

老师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快步走了过来,在喉咙发炎,咽喉痛不能吃煎炸辛辣东西的情况下,拿起煎饼就吃了起来。在老师的带动下,小B及其他学生都争着把煎饼吃完。那天回来以后,老师咽喉病又发作了,要打点滴才能够消炎。但是她说没有后悔吃那个煎饼。

小B家庭条件的优越和学习条件的优越使她养成挥霍的不良习惯,而且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处理不好的话,很容易适得其反。老师用她的实际行动,为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节俭教育课。同学们都说,老师的言传身教使他们受益匪浅,让他们学会分享,学会节约,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并懂得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是一种美德。

三、捕捉契机,及时教育

凡是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会有当“警察”的经历。班里出了偷拿别人东西的学生,而且不好确定是谁。通常的做法是号召学生们给“拿错东西”的同学一个改过的机会,让他悄悄地把东西送还给失主。结果丢失的东西没找到,班上还是有人丢东西。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因此大受影响,长期这样肯定会助长偷东西学生的侥幸心理。

学生小C有小偷小摸的毛病,知道同学有课外书,就想方设法偷来看。他的行为不同于其他的“小偷”——他偷书是为了学习。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样的原因原谅他,毕竟偷东西是不对的。应该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才合适呢?小C特别喜欢阅读,老师就决定从这方面入手。老师先对小C在学习方面的勤奋和天赋着实称赞了一番。然后对如何提高本班同学的阅读兴趣征求小C的意见。小C既高兴又感动,他觉得多看课外书能提高阅读水平,增长多方面的见闻。这正是老师要的答案,老师捉住契机,让小C说一说有什么办法让大家多看课外书。小C受到鼓舞,建议在班里建个图书角,发动同学们捐书交换来看,效果一定会不错的。老师决定把这件事就交给他来办。当然,小C非常惊讶,欲言又止。老师表示相信小C一定能做到的。小C感动极了,感谢老师的信任,并决心一定改正。

自此之后,小C把班级图书角办得有声有色。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各科的成绩自然也进步了。当然,“丢书”现象也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了。

四、班会活动,适时点拨

另外一位学生小D,同样有类似的行为。他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孩子。如果当着全班人的面说教,哪怕是善意的、不点名的批评,学生们也会对号入座,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形成心理的扭曲,效果肯定适得其反。所以,教育要做到不着痕迹,让小D心悦诚服地接受。

在一节名为《品德与生活——法律知识知多少》的活动课上,老师决定借机教育。课堂上,他侃侃而谈,同学们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小D得意极了,整个身心放松了下来。这时候,老师出了一道IQ题:偷什么不犯法?同学们没有一个说对。小D得意地站起来说是“偷笑!”老师马上追问为什么?让他给同学们解释一下。小D说,因为偷其他东西损害了别人的利益,严重的甚至危及到生命。偷笑就不一样了,是形容人不出声的笑。它没有使人受到伤害,所以就不犯法了。小D讲得眉飞色舞。老师再让他举例说一说,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好提醒同学们注意。小D越说越起劲。老师带头鼓起掌来,并适时小结:小D同学说的很对。偷窃行为是不正确的、不道德的,是要付出代价的。哪怕是一毛钱、一块橡皮、一支笔……这是由于个别同学“道德上的无知“或”是非不分“造成的,相信他们一定能改正的。讲这番话的时候,老师特意看了看小D,发现他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这适时的点拨,比当面的教育收到的效果更加明显有效。

五、循序渐进,润物无声

要知道,良好的行為习惯,没有压力和督促,就没有良好的发展或者进步。对于某些学生长年积累的不良行为习惯,并非短时间内就可以纠正的。小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改变已巩固的条件反射,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往往需要花较大的精力,反复坚持,才能成功。所以,教育这样的学生,绝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循序渐进。

像学生小E,浑身脏兮兮的,不讲卫生,屡教不改。原来他的父母都是收购废品的,家里永远堆放着从收购站带回的各种杂物。久而久之,老鼠蟑螂常到他家做客,真正的客人却没有了。小E自小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成长,自然不会干净到哪儿去。小E的不良卫生习惯是家庭环境造成的。

学生有很强的模仿性,成人的言行对他们有很大的影响力。家长及老师的表率作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所以,对小E的教育,首先从他每天接触最多的人物和环境方面入手,与家长达成共识,要求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洁净的环境。另外,老师做到言传身教,树立班里的榜样,营造洁净的班级环境,做到有意识地来影响学生,使他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帮助这类学生走向成功,还要多了解他,了解他的个性与特长,爱好和才能,走进他的精神世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理解他、尊重他,把他作为有个性、有人格、有希望的人予以关心,把他的一言一行都看作有意义的、值得尊重的事情予以注意。因为任何一名学生,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当学生屡教屡犯时,并不是一味地直接批评指正,而是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不会出言不逊,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不会嫌弃厌烦,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是采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持之以恒,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卫生习惯,真正起到教育学生,令其改变的作用。

获得成功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一位负责任的班主任,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还要初步培养他们不怕失败,乐观进取,坚韧不拔等方面的优秀品质。儿童时代是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用多种渠道,多种方法,通过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优秀的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红霞.利用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黑河教育》,2013年01期

[2]孙喜梅.浅谈小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猜你喜欢

优秀品质以身作则循序渐进
卓有成就的他们
用奉献缔造服务 展现共产党员优秀品质——访巩义市住建局办公室主任张磊
以“亲”作舟,以“勤”为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