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2018-05-07翟桂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1期
关键词:回顾计算教学思考

翟桂芹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作用进行阐述,其次对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获取的成果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对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思考进行探究。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相关领域提供些许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计算教学;回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125-01

在当前教学体系全面改革背景作用下,提升学生计算水平是当前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主体标准,然而,在信息化背景影响下,计算机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小学数学数以及计算教学工作的落实提供条件的同时,也增添了一定压力。小学数学数以及计算教学作为当前小学教学的核心内容,能够给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上。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小学数学数和计算教学已经获取了一定效果,但是与之对应的,还有诸多问题有待处理。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回顾与思考进行阐述和分析。

一、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作用

(一)扩充学生学习视野

站在教学自身角度来说,当前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数学计算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诸多事宜都离不开数和计算。通过数和计算学习,能够讓学生明确数、量、形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让每个学生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从而实现学生自身学习视野的扩充。

(二)提高学生思维运作能力

数学自身含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在进行数和计算教学时,需要把诸多含义、公式等应用到其中,对学生的思维运作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提出了考验[1]。借助含义和公式,实现对各个问题的出现,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实现对学生思维运作能力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获取的成果

结合当前情况来说,大多数院校在开展小学数学数和计算教学工作时,往往结合真实教学状况,对教学模式和内容进行了修整。例如,在开展四段式教学时,把教学内容整改成二十以内、一百以内、一万以内、一亿以内以及一亿以上的五段教学模式。采用五段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内容的明确性和合理性,迎合小学生学生要求,缓解学习难度,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有全面了解,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给后续深度内容的学习提供条件和基础。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设定,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2]。例如,在进行万以内知识教学时,四位数字的加减乘除,一般以一位数教学为主,在教学之余,借助新型教学内容和材料,增添两位数的加减乘除。当教学内容延伸至万级以上,教学内容开始为三位数的加减乘除。随着教学难度的增加,教学内容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结合教学材料和设施,实施教学工作,有针对性教学,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

三、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思考

(一)提升计算教学的趣味性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针对低段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主要以基础计算为主,例如个位数或者两位数的加减乘除。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把趣味教学法运用到其中。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掌握状况,合理设定教学内容,所以,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计算机等设施,查找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或者动漫,引导学生快乐学习[3]。例如,在进行个位数加减法学习时,教师可以借助我们周边的实物,或者学生喜爱的物品,例如糖果等进行教学。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并且自主的参与到学习数学知识活动中,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方式

为了实现小学生计算水平的提高,首要采用的方式就是基础训练,通过不断训练,培养学生计算意识和能力,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但是,如果一味的采用充分训练,大量做题的方式,每天给学生分布诸多计算习题,短时间内可以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长期以往,将会打消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甚至厌倦数学知识的学习。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就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做题,可以加快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巩固,同时也会消耗学生大量精力,进而不但不能得到固定知识的效果,同时还会影响学习进度,加剧学生学习压力,打消学生计算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大多数学生即便完成了教师发布的任务,但是因为受到学习方式以及理念的影响,其没有将所学的知识转变为实践,举一反三效果不理想,进而增添了学习的紧迫感和压力。为了实现小学数学数和计算教学水平的提升,优化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在开展小学数学数和计算教学工作时,可以将三维教学模式运用到其中,而过程和方式作为三维教学中重要的组成成分,要想将其全面的运用到小学数学数和计算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加大探究力度。在新教学改革背景作用下,在开展小学数学数和计算教学时,往往更注重思想教学,不但要教导学生基础知识,还要将教学方式渗透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在进行计算训练时,教师应该加大对习题系统的探究,并且在学习任务分布上,秉持由易到难的原则,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给后续难点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提升估算教学意识

估算主要指对学习以及工作中不能或者没必要进行精准核算的数值加以估算的一种方式。例如,一棵树的高度,一块橡皮的重量等。在我们实际生活中,估算运用较为普遍,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数以及计算教学中,可以把估算教育运用到其中。通过专业的讲解和学习,让学生明确估算的含义和作用,掌握估算技巧和方式,让学生对数量关系有所了解。在后续学习中,增添估算教学的占比,提升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的认识和了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算能力将会给人们的今后学习和发展带来直接影响,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全面发展,数和计算在人们基础知识中出现了一定改变。小学数学教学也开始朝着时代发展方向进步,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修整,在迎合学生学习要求的基础上,给学生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蓝艺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6(06):51-54.

[2]李桂平.关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几点见解[J].学周刊,2017,(01):95-96.

[3]李春红.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35):130.

[4]王凤琳.基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研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3,(21):244.

猜你喜欢

回顾计算教学思考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城市可持续交通行为研究述评
贴近实践贴近学生创新方法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