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8-05-07刘晨旸

市场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会计报表细化会计准则

◇刘晨旸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的信息源如果仅是单纯的会计报表,是绝对不够的。受会计报表披露信息有限性与企业需求双方的影响,衍生出会计报表附注。会计报表附注作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链接,已经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依据。

一、我国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存在的问题

1.避重就轻,堆砌不相关数据

目前,无论是会计报表附注制定者还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于财务报告的未来信息远不及对于过去信息的重视,导致他们对信息的归集产生了避重就轻现象。比如,股东想知道公司通过对企业利润的转移形式的关联方交易以及资产重组、会计估计和会计方法的变化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而企业所提供的信息,对其主要投资人、关键管理人员以及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的信息披露甚至是空白。而通过提供无关信息或已过时的信息进行补充,对于股东与投资者来说毫无意义。

2.遗漏重要信息,列报虚假信息

上市公司出于对成本效益的考虑,都希望获取预期效益的同时能够减少成本,加之许多管理层与投资者目光短浅,对披露的信息不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使企业不愿意进行足够的披露,最终导致披露信息的不足,遗漏了重要的信息。

除了遗漏重要信息以外,还存在列报虚假信息现象。目前,我国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状况令人担忧,许多企业选择有意回避,或者含糊不清的表示。一些企业领导人不惜违背国家会计制度,指使或诱导会计人员进行遗漏或错报附注信息,以满足个人利益或企业局部利益。

3.缺少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披露

由于传统货币计量方式面对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呈现出滞后的状态,对于许多非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来说,由于缺少适合的理论指导依据而无法进入会计报表附注中,从而使一些对法规理解不够透彻的人员在编制会计报表附注的时候存在误披的情况。错报误报现象的发生,不仅仅是会计人员自身问题所导致的,还由于当前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争夺客户,迎合客户的无理或不合规的要求,影响了报表附注披露的真实有效性,严重侵害了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4.监管惩治制度不完善与教育的欠缺

监管惩治制度,首先需要重视有关部门的外部评价,需要把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环境,以及银行、工商等相关部门对企业相关的评价结果相结合,把企业的盈亏情况最真实地展现出来。当前在我国制定的会计法规中,会计报表附注中所披露信息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果、人力资源发展现状、企业财务状况和企业所需要履行的责任等相关指标数据缺乏统一标准,致使报表附注信息不详细、不具体,导致《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要求的许多内容出现了缺乏操作性的情况。

二、完善我国会计报表附注披露制度的建议

1.细化现行会计报表附注内容

在现行的会计准则中,对于会计报表附注披露中有的内容是需要细化的。

(1)数据层面进行细化

数据是会计信息的载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重要会计项目的数据是极为重要的内容,比如,应收账款是在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影响公司资产流动性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在披露应收账款时,对于坏账损失项目的分析应使用账龄分析法,通过对具有不同性质和年限的应收账款分析,使信息的使用者对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有着充分的认识,了解企业在应收账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对应收账款的深层次的分析,进一步规划制定合理的应收政策,规划公司的发展方针,确保公司发展的可持续性。

(2)内容层面进行细化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关联方交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于关联方交易方面,在处理购销商品时应进行细化分析。公司应披露其在关联交易中的主要情况、主要交易内容、交易时制定的价格及定价的原则。除此,还有与关联方交易所占同类交易的比例、结算方式,实际交易价格与市场价格有较大差异的,应说明其原因。在发生销售的大额退回时,则应该进行详细的披露。

在披露重大事项方面,企业应该细化披露对于发生在报告期内的关于公司的在重大诉讼、仲裁事项,陈述该事项基本情况的内容,及金额方面进行详细的披露。当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存在未结案的情况时应该要继续跟随进度,对后续的发展情况进行阐述。在重大担保中,如果存在未到期担保合同时,应该细化确定说明有可能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情况。

2.提高编报人员的业务素质

在提高编报人员的业务素质方面,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对会计报表附注进行足够的认知,还需管理当局对附注披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着充分的认识。编报人员需要认识到会计报表附注即是所披露信息的载体,编报人员需要对会计报表附注有着充分重视度,在行动上还需要自觉自愿的进行准则的学习,提升自身的执业能力。

3.完善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制度

对于完善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制度方面,需要有针对性的优化。完善那些审计在实际会计报表附注披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加强借款费用、存货、固定资产等方面的会计准则的施行。在对于同一个行业进行规划时,结合实际情况对会计政策选择进行合理化的限定。此外,在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制度的建设时,应当注重信息披露体制的构建。而在会计准则制定方面,应该加强对司法诉讼案件判断能力,合理管理以及社会保障等内容拥有综合性的分析能力,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信息分析体制。

4.加强内外部监管,增加相关部门的评价

一个具有良好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公司是离不开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这些部门不仅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起到支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公司的经营起到监督的作用。作为上市公司,银行所提供的资金在其发展过程中如同血液般重要。银行对于公司的监督,主要体现在对公司信用等级的评估,这也是银行决策放贷的重要依据。任何一个公司无论是在设立、变更、注销或检验时需要在工商部门进行注册等级,投资者可以通过了解企业在所注册的工商部门年度评级情况,对企业进行合理的投资评估。税务部门对于企业的评价也是很重要的。税务部门可以反应企业是否存在偷税漏税等情况。

参考文献:

[1]孟烨.会计报表附注对财务分析的影响[J].财会审计,2014(02).

[2]彭晓洁.浅谈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问题[J].企业经济,2002(10).

[3]习永凯.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08).

[4]喻小明.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规范的研究与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01).

[5]杨守杰.会计报表附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企业技术开发,2013(18).

猜你喜欢

会计报表细化会计准则
固定资产会计准则与会计职业判断
中小企业重在责任细化
“细化”市场,赚取百万财富
“住宅全装修”政策亟需细化完善
完善新制度下高校会计报表体系的思考
新会计准则运用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构成及展望
基于数据分析的大气腐蚀等级细化研究
《小企业会计准则》之我见
浅析当前会计报告所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