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学理论视野下湖南省祁东县沙井湾村传统聚落形成研究

2018-05-07李毅

西部皮革 2018年6期
关键词:沙井湾村民居

李毅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1 聚落生态系统概述

聚落多指人类生存地域的城镇,村落或城市的住宅区。聚落,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产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特定的生存方式,而且有共同群体所聚合的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而本篇研究的对象是湖南省祁东县沙井湾村传统聚落,沙井湾村经过了长期以来的时间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貌。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从生态学的角度考量传统聚落,是一种将传统聚落融合自然,社会,人工等诸多要素的复合型生态系统研究。通过对传统聚落相关的生态学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将传统聚落生态理论宏观的划分为系统——平衡论,循环——再生论,适应——共生论。依托这三个方面的生态学理论基础,进一步了解传统聚落,探究沙井湾村传统聚落的发展问题。

2 沙井湾村传统聚落形成过程

2.1 择居过程

择居是一个聚落形成的最原始的过程。简单一点理解是选择一个地点居住下来。人对自然环境的抉择,意味了择居者对居住环境大致有三个因素的考虑:人的主观意愿和客观需求,社会经济条件满足,自然环境适宜性。

人类的择居行为是对特定地域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这种干扰包括了兴建房屋,引进新技术等。人们在最初定居时,干扰程度是最大的,随着人类的活动根据时间而变化,聚落极大程度上取决了人类管理的程度。

图1 沙井湾村传统民居大门立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2 沙井湾村传统民居(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沙井湾村传统民居是一姓刘的地主的建宅基地,选择基地时特地找风水大师看过此地,依山傍水,土质肥沃,满足了自然环境的舒适性。如图1和图2。

2.2 适应过程

当选定了沙井湾村传统民居的基地后,人为干预的聚落环境将会逐步被完善,呈现出对内外复杂环境要素的适应性过程。可以表现为:善于利用周围环境的自然资源,比如木材,石材,水,土地等资源;对特定自然环境的适应,比如了解并掌握对自然环境的规律,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对已经存在的人工环境的适应,比如已经形成的聚落布局和建筑形态等;对特定社会环境的适应,比如共同生活在同一聚落的人们符合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在一系列的适应途中,人们自身对周围自然环境的主观意愿和客观需求会不断的得到满足。沙井湾村传统民居的居民逐渐对自然生态系统逐渐相互融合,变成结构更趋近于平衡的“复合型生态系统”。

2.3 发展过程

沙井湾村传统民居的生态系统不断的与周围外部大环境进行了各种物质信息的交换,维持了自己的动态平衡。如果当交换的输入与输出出现差异性大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干扰,因此聚落系统会重新发生调整,出现更新发展或变异的情况。但来自社会环境最大的干扰力是人的作用。因此,人类对沙井湾村传统民居的干扰力越大,它的聚落发展变化也会更加迅速。反之,沙井湾村传统民居的环境系统缺乏发展的推动力。

以上分析表明了沙井湾村传统民居的聚落形成过程无论处在哪一阶段,都表现出了人类与周围自然生态或者已经存在的人工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反复重复着平衡,干扰,调节,新的平衡这一环,而且是不断运行的过程。

3 总结

本文综述了生态系统理论对研究聚落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我们要以一个整体观去看生态系统,同时还要知道动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从传统聚落的生态系统结构可以了解到,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共同构造了聚落生态系统,物质和非物质形态要素聚集了聚落这一整体。他们相互发生作用,维系沙井湾村传统民居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沙井湾村传统民居的人民对其聚落生态的作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对聚落环境中的内在秩序框架产生着极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10.

[2] R.Forman,M.Godron.景观生态学.张启德译.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4:10.

[3] 俞孔坚.中国人的理想环境模式及其生态史观.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12):10~17.

猜你喜欢

沙井湾村民居
运橙
沙井蚝, 与珠江共枕千年涛声(组章)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支部有决心致富有信心
民居智库
民居摄影
南宁沙井至吴圩公路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研究
汗洒大凉山 援彝显忠心——凉山彝族自治区金阳县小银木乡簸箕湾村第一书记刘宁
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