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汕头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

2018-05-07方小娴杨启平陈建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沙眼泌尿门诊患者

方小娴 杨启平 陈建宁

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类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是衣原体属微生物,其在人类中的致病性一直备受观注,尤其是近年来,在经典的性病仍稳定发病的情况下,在某些西方国家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性病发病率已超过淋病占据各种性病的首位,与国外趋势相仿,在我国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也已成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1]。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范围广泛,可累及生殖道、眼和其它脏器,引起的泌尿生殖道疾病,在男性,包括有和无症状的急性附睾炎、前列腺炎和尿道炎,在女性,包括有和无症状的宫颈炎、盆腔炎、输卵管炎,并可继发不育;此外,沙眼衣原体可通过产道传播,引起新生儿肺炎和眼结膜炎,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还是艾滋病毒(HIV)感染的协同因素[1,2]。为了解本地区性高危人群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及感染特征,为本地区性高危人群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2011-2017年在我院性病门诊就诊并进行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查的患者资料及实验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 584例受调查者均为2011-2017年我院性病门诊就诊患者,年龄16~82岁,其中男6886例,女4698例,男女比为1.47∶1,所有患者均有过性生活,大部分患者或其性伴有过不洁性行为。患者临床表现有:(1)男性就诊者临床表现主要有尿痛、尿道不适或尿道有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2)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宫颈红肿、宫颈管脓性分泌物,宫颈接触性出血等;(3)无症状体检者。所有患者均在二周内未进行过抗菌药物治疗,复检患者不参与本次调查。

1.2 样本采集 男性:先用粘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擦洗尿道口,再用男性专用细小棉拭子伸入尿道约2~4 cm,稍用力转动拭子取出分泌物(需略带有黏膜),将采集好标本的棉拭子置入无菌塑料管,加塞密闭,-20℃保存待测;怀疑前列腺衣原体感染者通过肛门按摩取前列腺液,先弃第一滴前列腺液,再取患者前列腺按摩液1~2滴,置入无菌玻璃平皿,立即密闭送检。女性:先用无菌生理盐水粘湿的棉球擦洗去宫颈外分泌物,再用无菌棉拭子插入宫颈内,然后稍用力转动拭子取宫颈分泌物,再将取好标本的棉拭子置入无菌塑料管,加塞密闭,-20℃冰箱保存待测。

1.3 试剂来源 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仪器:DA7600 核酸扩增实时荧光检测系统,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4 实验方法 PCR-荧光探针法,实验过程及结果判断均严格按试剂操作说明书要求执行。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11-2017年汕头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各年度及性别感染情况 11 584例患者共检出沙眼衣原本阳性1480例,阳性率12.78%,其中6886例男患者共检出沙眼衣原体感染1023例,阳性率14.86%,4698例女患者沙眼衣原体阳性457例,阳性率9.73%,男女患者阳性率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χ2=65.92,P<0.01)。见表1。

表1 2011-2017年汕头性病门诊患者各年度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及性别分布 %(阳性例数/检测例数)

表2 2011-2017年汕头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月份、季节分布情况 %(阳性例数/检测例数)

注:各季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12,P>0.05)

2.2 2011-2017年汕头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月份、季节分布情况 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我们将12、1、2月划分为冬季,3~5月划分为春季,6~8月划分为夏季,9~11月划分为秋季。见表2。

2.3 2011-2017年汕头性病门诊患者男、女各年龄段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 见表3。

2.4 2011-2017年汕头性病门诊1480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阳性患者诊断分布情况 见表4。

表3 2011-2017年汕头性病门诊男、女患者各年龄段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 %(阳性例数/检测例数)

注:春夏秋冬四季感染对比无统计差异(χ2=1.12,P>0.05)

表4 1480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阳性患者诊断分布

注:*NGU=非淋菌性尿道炎

3 讨论

在成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传播途径通常是通过性传播,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可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大多数病例由于缺乏临床症状或症状较轻而未被诊断[2],导致大部分感染者未能及时进行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并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给各自的性伴侣,病原传播得不到控制,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无症状感染对于公共卫生的影响尤为重要,笔者本次对11 584例性高危人群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调查显示,本地区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总的感染率为12.78%,与陈文韬等[3]报道的广州地区2016年性病门诊就诊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14.90%(143/960)][3]基本相符,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χ2=3.54,P>0.05),与李燕娃等[4]报道的广东省佛山市性病门诊患者Ct感染情况[14.09%(576/4089)][4]相比有统计学差异(χ2=4.55,P<0.05),与唐晓玲等[5]报道的湖南地区皮肤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8.41%(56/666)][4]对比显示汕头地区略高一些,两者对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χ2=10.96,P<0.01),这可能与地区的差异有关,有报道显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随人群和地区的不同变化很大,在同一性病门诊高危人群中,不同地区的感染率也不同[6]。从性别分布来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比女性患者有更高的感染率[二者感染率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χ2=65.92,P<0.01)],笔者考虑这可能与潮汕地区女性社会地位较低、女性较为传统保守而男性性行为更为开放、男性比女性更主动的进行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筛查、更多的女性感染者未得到诊断与治疗有关,也有类似的报道[7]显示性病门诊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有更高泌尿生殖道CT感染率,该报道的作者认为出现该情况的可能原因是女性患者比男性更容易无症状感染沙眼衣原体、女性感染者就诊率较低导致的[7],笔者认为这也是值得考虑的因素。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2011-2017年各年度本地区性病门诊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似乎有逐年下降的迹象,感染率最高的2011年与最低的2016、2017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χ2=7.28,P<0.01)、(χ2=10.96,P<0.01)],受检人数与阳性人数似乎也在逐渐下降,但这种情况真的是本地区性高危人群沙眼衣原体感染有下降的趋势或是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缺乏临床症状或症状较轻的临床特点导致患者或临床对沙眼衣原体感染筛查不够重视引起的,有待于进一步的调查统计,但无论如何,本地区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仍然保持较高的感染率,有必要引起重视。

根据有关报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有其季节性特点,总的来说,冬季感染率较低,夏季感染率较高,两者感染有统计学差异[8,9]。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本次调查中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统计,结果显示春夏秋冬四季的感染率各为13.02%(394/3027)、12.57%(382/3039)、13.15%(382/2905)、12.24%(322/2613),各季感染率并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1.12,P>0.05),这可能与本地区属亚热带,四季温差相对不大特别是冬季较为温暖的气候特点有关。

从年龄段分布分析,年龄与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密切相关,本次调查显示,无论是男性患者还是女性患者,较年轻的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分离率显著高于年长者,本次调查结果感染率最高的是≤19岁的患者,感染高达 28.29%(71/251),其次是20~29年龄段患者,感染率为14.86%(442/2975),感染率最低的是≥60岁的患者,其感染率为 9.16% (34/371),其与前二者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χ2=39.2,P<0.01)、(χ2=8.76,P<0.01)],这可能与年轻人群性生活较活跃、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以性传播为主的特点有关系。我们的调查结果与相关的报道[10,11]的年轻人群是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高危人群是相符的,虽然本次调查≥60岁的年长者感染率是最低的,但该人群感染率依然高达9.16%,临床上,对任何年龄段患者的沙眼衣原体感染均应保持足够的重视。

通过对1480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阳性患者的诊断统计,共有991名无症状的体检者检出沙眼衣原体阳性,在1480例阳性感染者中占比达66.96%,我们的调查结果进一步印证了相关报道[12]泌尿生殖沙眼衣原体感无症状感染可高达60%以上这一说法。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由于存在所占比例不小的无症状感染者、我国对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认识相对不足、通过筛查/检测发现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力度不够和目前检测条件相对较低[1,2],目前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沙眼衣原体的检测率比较,报道发病率远远低于这些国家[2]。在临床上,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病原学检测目的主要有:(1)病原体检测可以确定病因,一旦检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就可以针对疾病原因进行治疗;(2)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查有助于对病人及其性伴侣的治疗,防止病原进一步传播扩散;(3)检查并治疗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有助于防止其远期性病的发生;(4)用于诊断无症状的感染者。鉴于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及传播可引起的危害及以性传播为主的特点,我们建议在性病防治工作中:(1)应重视对性高危人群进行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筛查,以及时发现和治疗感染者;(2)应积极对大众特别是性高危人群开展有关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危害性及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以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危害性的认识及防治意识;(3)积极推广安全套的使用,以减少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传播。

[1] 叶顺章,邵长庚.性病诊疗与预防[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7-252、427-428.

[2] 陈祥生.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国内外流行现状[J].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2016,33(6):265-268.

[3] 陈文韬,蓝银苑 ,黄进梅,等.广州地区2016年性病门诊就诊者和出入境健康体检人群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情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7,15(2):569-570.

[4] 李燕娃,江海燕,黄西元,等.4089例性病门诊患者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杂志,2008,6(23):9-11.

[5] 唐晓玲,王利涛,曹成海,等.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1):1374-1375.

[6] 兴中,郑和平,张木有,等.广东省性病防治中心门诊1991-1996年性病5924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杂志,1997,2:9-11.

[7] 莫俊銮,张丽君,杨慧,等.1010例性病门诊患者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感染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18(12):871-873.

[8] 张国荣,高筱萍.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与季节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17(8):307.

[9] 吕萌萌,金湘东,李红娟,等.某地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检测情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6):1564-1565.

[10] 秦其荣,苏斌,徐伏牛,等.马鞍山市低档涉性场所暗娼艾滋病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KABP调查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9):771-773.

[11] 邱少真,余俊龙.长沙地区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调查[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5):94-95.

[12] 赵更力,王临虹,周敏,等.2985例已婚妇女生殖道消息眼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9):555-557.

猜你喜欢

沙眼泌尿门诊患者
不同教学模式在中医泌尿男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和思考
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度的影响
COVID-19疫情下某三甲医院1066例发热门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探讨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改善分诊导诊护理服务的方法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泌尿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
孕期感染沙眼衣原体怎么办?
消灭致盲性沙眼中国提前“交卷”
告别沙眼盲 关注眼健康
昆明地区571例门诊患者HPV感染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