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视域”下现代与当代湘西世界之比较

2018-05-06刘志一潘梦媛李楠

文教资料 2018年2期

刘志一 潘梦媛 李楠

摘 要: 本文通过沈从文、段泽民、朱世学等作者笔下的作品有影视作品中所描绘的“湘西世界”与如今的湘西相对比,探索现当代湘西在人文因素的差异,如:穿着、饮食文化、湘西民居和交通方式等方面,挖掘社会变迁背后的社会根源,了解社会发展变化趋势,从而引发对当今社会的思考,深化思想认识。

关键词: 衣着元素 食物获取 湘西民居 交通出行 水陆结合

20世纪30年代左右,湘西人穿着大都朴素,他们喜欢穿上衣下裤,女子的上身长至腰下盖住臀部位置,上衣颜色偏素,一般为米白色、深蓝色,扣子和旗袍的扣子类似,一直扣到脖子处,颜色以純色为主,比较宽松,这样的设计是因为做起农事时比较方便,男人的衣服上衣是青布衫,下身是宽松的裤子,习惯把裤子挽起裤腿直到小腿,如果需要干活或者有什么活动为了方便就会挽得很高。电影《边城》曾演过傩送赛龙舟的场景,在这个场景里,所有男子都戴头帕,上身是短马甲,下身是短裤,都是纯白色的。湘西地区男子的服装以青蓝色为主,这种布料是用自然颜料染成的,这种染色工艺在湖南卫视播出的《湘西》纪录片中有详细的介绍。

湘西地区人民的衣服,不管是男式还是女式都有刺绣,这些刺绣有简单的,也有华丽的,简单的多以花纹为主,这些元素多为几何形状,如三角形、圆形、菱形等,还有的刺绣采用自然物像的外形,比如扇形、桃形和葫芦形。这些元素构成的花纹简单大方,男女通用。还有一些比较华丽的民族服装,刺绣多以动物或动植物混合为主。苗族人信奉天人合一,一直都相信自然的力量,所以把这种敬重天地体现到刺绣上,刺绣图案中的纹样有龙、凤、蝴蝶、鸟、蝙蝠、牛、狗、猪、马、羊、青蛙等;牡丹、石榴、桃花、莲花、李花、梅花等在苗族绣片中也比比皆是,经过优化组合,神化了人、动物、花草、果木形象在苗族刺绣作品中的超自然现象[1]。

改革开放以来,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传播交流让这个“世外桃源”打开山门,这些变化在着装上也可以体现出来。

女性服饰逐渐多样化,连衣裙、呢子大衣、长短靴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着装中,衣服上的纹样不再拘泥于几何图形和原始图腾,形式也不再局限于刺绣这一种。衣服的元素增添了印花、彩绘,衣服的面料变得多样化,尤其是牛仔的盛行,为湘西地区人们的穿着增添了更多的时尚元素。随着教育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一些高档衣料出现在人们的着装里。

但是无论怎样变迁,湘西地区的传统服饰都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只是到了当代,这些衣服不作为日常服饰来穿,因为样式的复杂和配饰的多样化不利于人们快节奏地生活和工作,传统服饰会在重大节日的时候穿。

现代时期,湘西苗族的主食以水稻和玉米为主,红苕、黄豆为辅。蔬菜主要有青菜、萝卜、莴苣、豌豆等,水果有李子、黄梨、青梨、枇杷、板栗等,肉食多来自猪、羊、牛、狗等家畜和饲养的鸡、鸭、鹅等家禽。湘西人家里都会养家禽,沈从文《湘西散记》中曾写道:“真可称为桃源名产值得引人注意却照例不及注意的,是家鸡同鸡卵,街头巷尾无处不可以发现这种冠赤如火庞大庄严的生物,经常有重达一二十的。凡过路人初见这地方鸡卵,必以为鸭卵或鹅卵。”[2]其中湘西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多是茶油和菜油。湘西人喜欢吃酸和辣,苗家人都有专门种辣椒的地方,而且每家都有酸菜坛。湘西人这时期的食物主要来源于农耕农种,肉类几乎是家养的家禽,其中苗家人比较喜欢熏制腊肉、腌肉、腌鱼、鱼干香肠等。

饮料多为两种:一种是酒,湘西人多爱饮酒,几乎家家都要酿酒,酒多为白酒和甜酒。其中白酒中以苗家的芭谷烧、土家的高粱烧最好喝。另一种是待客的饮料,苗族油茶清香味浓。

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湘西地区务农的人越来越少,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占用大量耕地,另一方面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大型超市的出现让湘西地区的食物不仅仅依靠农耕和家里饲养,获取食物的途径也逐渐发生改变。超市把各地的生鲜水果统一运输,供应在自己的货架上,让南北方的人互相尝到对方的特色食物,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人们不用再依靠农耕家养获取食物,同时饮品变得丰富多彩,有红酒鸡尾酒和各种水果饮料,可乐等碳酸饮料也广受群众青睐。可是无论饮料有多丰富多彩,都改变不了湘西人喜欢酒的事实,同时喜食酸和辣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是一种地域特色,不会改变更不能改变。

湘西地处湘、鄂、川、黔四省边界地区。这里居住着多个民族,有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等,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不同民族的人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也创造了具有各族生活习俗的民居文化,如:吊脚楼、茅草屋、岩板屋、土砖起瓦屋、木架板壁瓦屋、岩洞、井院式住宅、木建筑等[3]。其中,最常见的是吊脚楼、岩板屋。

在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城,“人家房子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4]。由此可见,苗族的吊脚楼是湘西苗寨传统的建筑形式。吊脚楼这种建筑形式主要受干栏式建筑形态及苗族民俗文化影响而成。湘西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一面,城墙沿山爬去。另外,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出于当地人们生存生活需求的思考,当地的吊脚楼沿江联排而建。谈到使用功能,它具有两种居住使用功能:一种是解决居住者生存要求的以居住为主的住宅,另一种是满足居住者生活要求的商业与居住功能兼有的民宅。根据建筑目的的不同,所服务的对象存在差异,前者主要服务于当地社会等级低下的苗民及穷苦的汉民,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湘西地区吊脚楼的形成主要是受苗族文化的影响,其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的形成与当地苗族人的生活习俗密不可分。吊脚楼内部为方形空间,呈四合形态。吊脚楼的中心是堂屋,是全家人饮食、取暖的地方,也是当地居民聚会议事、待客交往、祭祀祖先的重要场合。堂屋围绕火塘展开布局,火塘主要功能是供人们取暖、煮饭、照明,人们每年都要用火塘进行祭祀祖宗,祈求全家人安康。由此可见,火塘在湘西少数民族家庭中具有突出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和睦。家族中长辈和年纪稍大的老人住在后半部分的卧室;左右次间被划分为前后两间,其中前间为子女卧室,后间为父母居住的卧室。这种四合形式的内部布局,不仅体现了湘西人民的民族信仰和尊卑观念,还在湘西独有的匪患时期为居民起到了防匪防盗的作用。吊脚楼这种建筑形态在多水多雨的南方具有很多值得让人称赞的地方:如:防潮避湿,通风干爽。有些依山傍水或者靠着田坎而建的吊脚楼,在楼底的悬柱之间居民会根据需要腾出空间修筑厕所、牲畜棚等,“人家吊脚楼下有小羊叫”[5]。

传统建筑还有岩板屋和石板屋,岩板屋是湘西人以石头为房的传统建筑。墙表面用石头堆砌而成,屋顶用较薄的片石叠放堆在一起,呈斜坡状,以便在雨天排水排污。

由于湘西地区大多居于山区,湘西人崇尚自然,在居住环境方面,湘西人提倡与大自然的统一,以便维持生态平衡。湘西人利用当地丰富的林木石资源,就地取材,把生产和生活融为一体。从外观看,建筑呈现建材材质的本色,这体现了湘西人自然的建筑环境观。除此之外,湘西人在選址的时候还利用风水术,根据地质、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景观等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评价达到避凶纳福的目的,为以后的居住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湘西民居的村落布局,一般以聚族居住为基础,形成相对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山寨。一个山寨,往往就是一个姓氏的家庭居住,形成以姓氏命名的寨子。随着民族内部交往联系的加强和其他民族交往的加深,这些相对独立的寨子,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开始接纳异姓同胞和其他兄弟民族,成为多姓氏、多民族交错杂居的寨子,村落布局也发生变化,更多的住户从聚族而居的院落中分离出来,使原来彼此相邻的村落逐渐演变为单家独户,但仍保留着部分传统的聚居院落[6]。

传统的湘西民族村落建筑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而建,与当地各民族的风俗文化、自然环境高度融合,体现了人、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是湘西特有的旅游资源。当然,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一些传统民居的缺点渐渐暴露出来:以木结构为主要构成部分的房屋隔音、隔热、采光条件不理想、缺乏卫生设施、生活条件简陋、阴冷潮湿,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于正富裕起来的人们来说改善居住条件也是于情于理的事。湘西传统民族村落因青壮年外出打工造成村落空心化。一方面,民居建筑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屋里修建或改造房屋,家中只有孩子和老人生活,房屋虽有人居住,但无法保证房屋的安全。另一方面,全家人外出务工,房屋无人居住,即使破损也不想花钱修补。还有一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民修建新房受外出打工所看到的建筑类型为参考依据,建造了一些中外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建筑。这些建筑与传统民居建筑格格不入,破坏了村落原有民居乡土文化的传承性。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统建筑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乡土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乡土建筑的保护,乡土建筑的保护是乡土文化生存的基石,两者密不可分。只有让乡土文化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居民心中,才能在当代人们生活条件日益提高的今天保留住湘西的传统民居。

湘西山脉纵横,地势险峻,陆上交通极为不便,村庄、市镇临水而建,几百年间,湘西人民主要依靠水路交通运输的方式与外界进行商业及文化接触。“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7]。码头设在河边,乌篷船停靠在岸边,船成了当地居民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人们进行商品流通活动的重要载体。“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8]。在小说《边城》中,沈从文真实地向我们展现了当时的湘西人的出行方式。

湘西的交通发展在20世纪60年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以水路为主、水陆结合到1970年实现第一个社社通公路的县城,再由改革开放时期着重于基础设施巩固、提高和配套到今天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阶段。湘西第一条高速公路——常吉高速公路于2008年12月建成通车,2017年湘西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湘西基本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交通网。

虽然湘西交通网有所提升,但整体质量并不高。湘西地区处于偏远落后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单一的交通工具在道路上的舒适度依然很低,交通信息系统也不完善。在当代纪录片《湘西》中,第一集就向我们展示了湘西由于山脉、河流的阻挡,邮递员经常要把车停在大路上之后,徒步到收信人家里去送信的场景。当代湘西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交通网络日益完善,水陆空更加便利。

湘西地区的人文风情在一代一代发生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其精华部分仍然在不断传承,并不断地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

参考文献:

[1]段泽民.湘西苗族服饰刺绣艺术特色深析[J]美术学刊,2010(03);72.

[2][5]沈从文.湘行散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1.

[3]龙自立.浅析湘西山地民居与环境[J].山西建筑,2008,34(32):54-55.

[4][7][8]沈从文.边城[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4.

[6]朱世学.鄂西古建筑文化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安阳师范学院2017年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人文视域下现代与当代‘湘西世界之比较”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