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的探索

2018-05-06沈陈礼陈献忠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普通高中

沈陈礼 陈献忠

摘要:以我校德育评价体系构建实践为例,阐述普通高中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构建要与学校教育目标和办学特色相符合,要与时俱进地为学生多元发展服务,要过程性、即时性和阶段性相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德育评价;普通高中;校本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34-02

高中阶段是人生品德和学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学业发展还是品德发展,都离不开评价,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助推器,是学校教学教育价值观的体现,是学生发展方向的引导者。在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发展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但评价学生发展不能仅以分数论英雄,学生德育评价是不可缺少的,但由于德育评价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且很难用统一的标尺去衡量,用具体的数据来评判,德育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困难。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贯彻落实,随着"三好学生"的评价向学生多元发展评价的发展,构建具有校本特征、体现学校育人目标和学校办学特色,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育人环境和激励学生多元发展评价导向成为普通高中德育的关注之一。

1.我校校本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的背景

我校遵循"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尊重差异,提供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教育"的办学理念,以促进学生"品德良好,学业进步,身心健康,特长明显"为育人目标,逐步形成了以"一德二能"为特色的育人模式,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一德二能"的具體内涵包括:

"一德"是指通过以感恩教育为核心的德育校本化课程构建,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为成为合格公民奠定立身之本,处世之基。

"一能"是指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载体的探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拓展提升。

另"一能"是指传承以篮球为特色的学校体育传统,培养学生的体育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校育人目标是:学业进步,身心健康,品德良好,特长明显。

学业进步--以奠定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人格基础为办学追求,经过玉城中学三年的教育和学习,让学生在学业上得到发展和长足的进步。通过课程学习、学校活动、思想交流、社会实践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进而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身心健康--坚持严格而持久的规范养成教育,传统加现代的人格品德教育,务实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丰富而健康的心理情感教育,严谨而优质的学科素养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品德良好--以校训"润德如玉,修身如城"和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为指导,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和爱国、爱乡情怀的、品德优良的合格公民。同时,还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个性发展空间,创设宽松的育人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个性培养和创新教育的机制。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尊重个性,高度重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抓好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促进个性优良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特长明显--坚持面向全体和尊重个性差异相统一的教育原则,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适应学生特长发展的素质教育场。开辟技能性、研究性、创造性的学习途径,通过各种社团与实践活动,结合自主选修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表现、自主发展的机会,使学生成长为既符合时代共性要求,又具有鲜明特长、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一代青年。

2.对"三好学生"为标志的德育评价的反思

"三好学生"评选是学校德育学生品德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三好学生"发挥了积极的榜样作用,评选过程本身也有教育意义。但由于评选标准、范围、名额比例等逐渐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适应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操作过程中渐渐地出现了偏离预期目标的危险,因此,"三好学生"淡出学校德育学生品德评价体系成为必然。

早在2004年,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就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以防"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表示,如今的三好学生评选已成一种"利诱",把争先、为大家服务与获取个人好处挂钩,好比为获得回报而"拾金不昧",怎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公益心的人?这只是"利诱"学生"从善",不是真正的德育。杨东平认为,正如我们不应该给"差学生"贴标签一样,也不应该给"好学生"贴标签。"不应人为地把学生区别为好和差,让一些人成为学生领袖、明星,让其他人受挫。"

品德评价在促进学生品德发展上具有导向性,是教育者的价值观的具体反映。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过程,一种期待,一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深圳市红岭中学校长田洪明说:"我们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份期许,10年、20年以后,当学生面对学校当初给出的评价,会对他的未来作出某种确定性的诊断,给他提供某种方向性的选择和建议,甚至对他的未来产生影响。"评价是对一个学生的价值判断,但是这种判断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和为活动中提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认知、自我经营、自我规范、自我调控,最终实现自我创造。

当前,"三好学生"为标志的品德评价体系已经淡出。那么,是否意味着品德评价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呢?

从我们已有的德育经历来看,品德评价体系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缺少品德评价,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学校德育迷失方向,学生品德发展迷失方向,失去必要的动力和德育活动的阵地。

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评价,而是如何建立新型的品德评价体系。

3.校本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当"三好学生"评选被教育部门取消之后,并没有给出新的评价体系。给各县市和学校巨大的创新空间。以我县为例,教育局推出"美丽学生、美丽团队"评选体系,"美丽学生"包括:好学美、行为美、勤劳美、尚礼美、艺术美、运动美、励志美、创新美、美丽学生会主席、美丽志愿者等。从"三好"到"十美",拓展了德育评价视野,扩大学生评价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多元发展获得肯定。同时,引入团队评价,激励更多的学生团队,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一种肯定和导向。

根据教育局给出的学生品德发展评价体系,我校构建了"县级美丽学生--校级学生标兵--班级学生之星"三级校本德育评价体系,与校党团部门的"先进团支部--优秀团干--优秀团员,入团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的评价体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学校学生品德评价体系。

其中,优秀学生标兵评选体系如下:

(一)校级优秀学生标兵。

(1)高一高二年级及高三第一学期评选项目是:优秀学生标兵、学习标兵、特长发展标兵、服务管理标兵;在班级评选基础上,推荐2-4人参加校级评选。

优秀学生标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学习标兵侧重于学习成绩的优秀学生;特长发展标兵侧重于学生个性发展,如文体、综合实践活动、有关部门组织的校内外各类活动等表现出色的有某一特长的学生;服务管理标兵侧重于为班级服务做出贡献、热心帮助同学、热心班集体建设的学生。高三评选优秀毕业生。

(2)优秀学生标兵、学习标兵、特长发展标兵、服务管理标兵评选的共同条件:

①爱国、爱乡、爱家、爱校、爱父母、敬老师、尊同学,发挥正能量。

②守法、守纪、守规范,在校期间未曾受过警告或警告以上的纪律处分。

③勤学、乐思、学业优,自强不息。

④健身、趣广、勤实践,能参加综合实践,体育达标。

⑤在校期间获得各种荣誉,受到课任老师和同学的高度认可。

(3)评选共同的程序与要求:

①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以自我推荐、同学推荐、班主任推荐等形式产生初评人选,填写评选表,交班级委讨论决定。

②班级民主评选,评选结果交班主任,由班主任组织本班课任老师讨论认定。

③学校公示,接受监督,并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与宣传。

(4)各项目侧重条件:

优秀学生标兵:全面发展,能在班级发挥榜样作用,学习成绩名列班级前10名。

学习标兵:在重大考试中成绩名列班级前茅,学科均衡,任一门学科均不能低于年级段学科平均分。

特长发展标兵:有特长,如在文学、艺术、体育、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各方面有特长,其成果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服务管理标兵:担任班级管理职务,班级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能为同学提供服务、热心帮助同学,协助老师,配合学校开展活动。

(二)优秀学生团队评选

各班推荐一个学生团队参评,项目是班集体、学习小组、研究性学习团队、社会实践团队、志愿者团队,以及各班根据实际自主命名的团队,要求特色鲜明,有业绩,有成效,有榜样性。

(三)班级自主评选项目。

(1)班级自主评选项目:自强进步星、文明守纪星、尊长孝顺星,由各班根据班级实际需要自主选择,学校层面不设评选项目。

自强进步星侧重于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上取得阶段进步的学生;文明守纪星侧重于遵守校纪校规和学生行为规范的学生;尊长孝顺星由家长参与推选,加强家长与子女的感情,加强家校联谊。

(2)自强进步星、文明守纪星、尊长孝顺星的评选方案:

评选的共同条件、程序与要求同上。

各项目侧重条件:

自强进步星:侧重于在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上取得阶段进步的学生,鼓励学生进步,超越自我。

文明守纪星:侧重于遵守校纪校规和学生行为规范的学生,鼓励学生遵守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尊长孝顺星:发动家长参与推选,加强家长与子女的感情,加强家校联谊,由家长提名子女参选,由课任老师认定。

4.学生日常品德评价与违纪学生校正性评价

学生品德评价并不是终结性的评价,并不仅仅是学期末或学年末的德育工作。评价应具有过程性,品德评价本身也是教育,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台階之一。

在我校,除了上述评价体系外,同样重视对学生日常品德的过程性即时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指贯穿学生在校接受教育的全过程,即时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表现的即时评价。

学校以创建优良学风为德育的抓手,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学风表现作为品德发展的外显表达从而进行评价。

学校通过广播会、升旗仪式、德育园地栏、校园电子大屏等途径和形式对学生外显与表现进行过程性和即时性评价,实现"一日一反馈,一周一评比,一月一考评"的过程性和即时性评价。

这种评价对正面表现进行激励强化,并作为学生个人和班级学期考评的依据,同时,对不良表现予以纠正。

学生日常品德评价贵在坚持,贵在平时,贵在全员参与。学校建立学生处--班主任--副班主任--德育辅导老师为基础的德育队伍,他们承载着教育与评价的双重任务,对学生品德发展负责。

既然是评价,除了对表现优良学生的肯定之外,也必然要有对表现不良学生的惩戒。惩戒也是一种教育,是对个别学生偏离人生轨道的纠正。

对违纪学生,学校建立责任指导老师辅导制,实行违纪学生的日常跟踪,同时,为违纪生创设反省自我、改正过错、申请上进的平台。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和阶段性总体评价,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如美化校园、服务师生、社会实践等途径,认识存在的不足,立志改进,通过班级师生和德育辅导师的评价予以降级处分或撤销处分。

从我校近年来校本德育评价体系的实践来看,校本德育评价体系是学校的办学特色的表现之一,校本德育评价体系要符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和办学现实基础,德育评价体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学生发展,能在实践中发挥学生品德发展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让更多的学生能获得正评价,让少数学生在负评价的基础上能认识不足,知耻后勇,调整品德和行为发展,这样的评价体系才是合适的。

学校德育追求创新,评价也要与时俱进,评价体系的创新要以《中学德育大纲》为准绳,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要以学校为本学生为本,确保评价的可操作性和激励性。

评价不是目的,不是终结,要根植于情境,关注学生在情境中的各种表现,要追求过程性、持久性、即时性、反省性,从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浙江教育报2014,11,14《教师周刊》:学生评价告别"分数至上"--聚集2014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

猜你喜欢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携手走进高中音乐新课程(下)——就2017年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答本刊记者问
普通高中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管理与实施
河南普通高中今年停招择校生
首批7所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迎接复查评估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模块阶梯式教学法的探索
普通高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