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经济中的政府监管角色研究

2018-05-05窦泽轩

科学与技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政府监管网络经济

窦泽轩

摘要: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对各行各业都有一定冲击,餐饮业在网络经济背景下衍生出了一种新形式的运营模式——网络外卖。网络外卖以其方便、快捷、实惠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和学生的青睐。这种新型的网络订餐运营模式极大地改变了现代社会人群的生活方式。然而,网络外卖在服务我们生活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尤其是食品安全和监管问题,完全依靠市场运作的经济体系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市场失灵问题,需要政府的有效干预来弥补市场体系的缺陷。

关键词:网络经济;网络外卖;政府监管

1.网络经济与政府规制

1.1网络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无证经营。国内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小型商户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商业活动,很多都缺少合法的工商营业执照,无证经营已经成为网络经济中最大的问题。网络经济中的无证经营主要包括实体店取得了营业执照但网络经营店未取得营业执照和无实体店情况下商户未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的情形。小型商户数量众多,监管部门难以顾及整个市场,当前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国内餐饮行业的一大困境。

第二,不正当竞争。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商品信息越来越数字化,透明度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商户之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导致市场中一些商户为获利而采取非法竞争手段,如虚假宣传、商标侵权、商业诋毁等等。

第三,信息不对称。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网络经济出现了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首先是买家信息劣势,买家难以了解卖家的经营规模、销售信用等信息;其次是商品信息不对称问题,买家只能通过商家的描述和其他顾客的评价来了解商品信息,难以获取商品的全面信息。

第四,违法广告。当前我国法制监管难以跟上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中存在大量的违法广告过度夸大商品效果,混淆商品性质。这种行为涉嫌欺诈消费者,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破坏市场秩序,会破坏市场的正常经济活动,带来经济秩序混乱。

第五,消费者售后权益难以保障。网络经济中的种种问题都会导致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但电子商务的无边界性及政府监管难以到位情形下,消费者面对侵权行为,难以得到申诉。

1.2政府规制的必要性

市场机制自身的缺陷会导致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规制来规避这些问题,政府通过法制建设规范市场中的交易行为,能够创造更加稳定健康的交易环境。政府规制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立法手段。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如食品安全法、反垄断法、安全生产法等来规范惩治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持市场的正常秩序。第二,政策引导,政府通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来引导市场经济的运行向着良性方向发展,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第三,政府投资活动,政府用税收收入建设国防、医疗、教育等具有正外部性的事业,投资自然垄断行业,如交通、供水供暖等行业,有助于更好的提供公共物品,降低交易成本。

市场失灵会导致经济向着不良的方向发展,网络外卖的井喷式发展势必会涌现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监管挑战,必须要通过政府监管来规范行业的健康发展。

2、网络外卖现状及特点

2.1国内外卖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上订餐来节省时间和精力。网络外卖是一种基于O2O(Online to Offline)运营模式的在线外卖,消费者通过外卖平台提供的商家信息自主下单,由外卖平台或商家完成配送的餐饮服务。2013年以来网络外卖进入黄金发展阶段,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到2014年近一年的时间就增长了110.8%,市场总值达到了279.5亿元,2015年再翻一番,2017年在線外卖市场规模约为2046亿元,订餐用户约为三亿人。当前我国外卖市场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国内市场基本格局已经形成,不同外卖平台均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竞争优势。网络外卖平台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隶属于母公司的外卖平台业务,如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另一类是独立的外卖平台,如饿了么。随着外卖皮哪个台的不断完善和消费者餐饮消费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餐饮商户开始选择与外卖平台合作以拓展销售渠道。

2.2网络外卖的特点

网络外卖的快速发展有赖于互联网技术进步和移动端设备的不断更新进步,相较于实体餐饮消费,网络外卖有着显著的特点。首先,网络外卖种类十分丰富,消费者消费选择空间大。普通实体点参观或者食堂的菜品数量很难达到外卖平台的规模水平。依托互联网外卖平台和智能手机便携式的操作,大量商家可以在同一平台展示商品,提供多种多样的菜品和主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其次,网络外卖价格实惠,优惠折扣远多于实体店铺,这是因为网络外卖在一定程度上有去实体化店铺的作用,可以省去商户的房租成本和其他固定成本;网络平台的同台展示也使得餐饮商户之间竞争力度加大,推动了商品价格的下调。此外,网络外卖点餐方便,送餐到家,节约了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不再需要花费时间寻找合适自己的商家就餐。

2.3网络外卖现存的主要问题

尽管网络外卖极大地便利了消费者的餐饮消费也促进了国内餐饮行业的新型增长模式,但各种负面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当前主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商家证照不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29条之规定,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等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然而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商家并没有取得合法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就在外卖平台注册销售产品。

第二,食品安全难以保障。与实体餐馆相比,外卖平台上的商家详情消费者更难以了解。消费者无法通过网络外卖平台获得厨房卫生和食品制作过程等信息。网络外卖中的一些商家借助平台的“面纱”,开设“黑作坊”,卫生条件极差,食材质量也差强人意,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第三,配送问题。首先,一些餐馆使用的包装盒并没有达到食品安全规定,用来包装食物会导致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品中。其次,外卖配送过程中可能出现配送中的食物破坏和配送过慢等问题,还存在配送服务员态度差的问题,是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

3、政府加强网络外卖监管政策建议

3.1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设

参考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保障措施,成熟完整的监管机构是严格掌控市场食品安全的坚实后盾。例如,美国食品安全主要由联邦政府的食品安全部门与地方有关部门配合监管。负责食品监管的还包括各级政府的食品药品管理局、食品安全与检测服务部、人类与健康服务部等多个部门,且部门之间相互协作,对食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都有严格把控。相较于国外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和各级部门之间的成熟执行体系,国内食品安全监管在完善监督管理体制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具体来说,工商部门应严格审核商家的营业标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外卖平台的监控,可以开展食品随机抽查制度。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商户或外卖平台实施严厉惩罚。

3.2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是政府部门实行监管措施的基础,只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保证监管工作高效开展。由于网络外卖是网络经济下的新兴行业,国内有关法律法规建设存在滞后问题,难以跟上快速变化的食品经营模式。因此,政府应当加强立法制度,对网络经济中的突出问题及时更新法规条款,规范行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应通过立法规定网络外卖平台在审核商家,提供商家信息以及配送食品时所应承担的具体责任,另一方面要加强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

政府应当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对食品进行档案化管理,及时公布市场食品检测信息,包括不合格食品信息、商家或外卖平台信用信息等,为消费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订餐环境,促进网络订餐行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芦帆. 网络经济对政府职能影响和作用[J]. 现代情报,2002,22(12):69-69.

[2] 尹艳华. 网络经济与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J]. 学术研究,2000(3):27-30.

[3] 徐艳萍. 网上订餐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16(7).

[4] 刘晶晶. 网上订餐如何保证食品安全?[J]. 中国食品,2015,No.670(6):60-61.

[5] 张舒恺,雷欣. 互联网外卖食品安全监管问题[J]. 糧食流通技术,2016(3):41-45.

(作者单位:平度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政府监管网络经济
关于网约车法律规制的思考
公共服务外包该“放”什么,“管”什么
广州市小产权房的现状与出路研究
我国网络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电商背景下网络经济发展创新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环保投入、政府监管与大气污染防治
网络经济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影响研究
政府在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