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第一村”风雨40年
2018-05-05吴向九
吴向九
1981年,14位参加“大包干”的小岗村村民在当年按指印的茅草屋前合影。前排中为严金昌。
1978年11月24日,天气似乎比往年更冷一些,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在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下属的小岗村,十几间低矮的茅草屋在寒风中越发显得破败。但就在这一天,茅草屋最东边的一间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不仅影响到小岗村子孙后代的生活,更影响了中国经济政策之后的走向。
这一天,小岗村分田到户的“大包干”协议诞生,一张有18位农民红指印的分田契约,将小岗村的命运和全中国农村的命运紧紧相连。在那个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年代,不要说分村里的土地,就是私自分集体的一根茅草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正因此如,小岗村分田到户的壮举在几十年后依然被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称赞为“改革的一声惊雷”。
40年前,开拓者把小岗村的名字镌刻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上;40年后,他们的继承者在新时代征程上走得更加稳健。2018年的春天,《环球人物》记者来到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方,追寻着当年的足迹,从参与者的讲述中回顾中国农村的发展与变迁。
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指印的“包产到户”契约。
当年按指印的已走了8人
当年参加“大包干”的18位农民,如今已有8位不在人世。健在者中,严金昌是颇有代表性的一位。据他回忆,40年前,安徽省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小岗村的粮食不够吃,很多人只能去讨饭。为了不再挨饿,小岗村的18位庄稼汉冒着政治风险,自发地把分田到组“改革”为分田到户,18个红指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为中国农村改革提供了范本。
分田到户极大促进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包干”一年后,小岗村交上了一份惊人的成绩单:全年收获粮食十几万斤,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和。
小岗村原村主任关友江也是当年18位参与者之一,他对记者回忆,“大包干”后的转年秋天,他家光花生就收了1000公斤,还有近4000公斤的稻子,芋头则多得“不用说了”。
小岗村从此有了“一年越过温饱线”的美誉。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专门来考察,看到惊人的变化后,顶住压力,让小岗村继续实行分田到户3到5年。不久后,在中央的支持下,“大包干”迅速在全国普及开,并不断得到完善,成为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小岗村也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村”。
当年的大胆之举让严金昌的名字出现在主流媒体上,而最近两年,他又因为媒体的报道成了小岗村知名度最高的人。
2016年4月,习近平到小岗村考察,最后一站去的是严金昌开的农家乐饭馆。“总书记询问了我家里人的就业、孩子上学情况,还了解了我们是怎么用临街房屋开办小超市和农家乐的。得知来小岗村的游客很多,他说:‘好!农家乐,乐农家。”严金昌对《环球人物》记者回忆道。
改革开放前,小岗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村民的劳动工具极其简陋,很多人有出门讨饭的經历。
严金昌说,这是他第二次见到习近平,第一次是2010年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里,他远远地看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习近平,但没有交流。那一次,严金昌的身份是沈浩事迹报告团成员。
第一书记留下“改革大道”
沈浩是小岗村人心中的一块丰碑。
出生于1964年的沈浩是安徽省萧县人,曾在省财政厅工作。2004年,作为省里选派农村任职的干部,沈浩来到了凤阳县,任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2009年11月,沈浩因过度疲劳而导致心脏病突发,在小岗村的工作岗位上去世。
“沈书记走了好几年了,但我们总觉得他还在。他是永远活在小岗村人心里的。”严金昌动情地对记者说,“小岗村今天的面貌和取得的成绩里,都有沈书记的心血。”
据严金昌回忆,沈浩是2004年早春来到小岗村的,当时年味还没散尽,田野里的麦苗正在返青。许多村民对他没抱多大希望,因为村里来过一茬又一茬干部,并没有给村子带来太多变化。时代飞速发展,曾经领先一步的小岗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早已不是排头兵了。
在当时的日记中,沈浩表明了迎难而上的决心:“小岗肯定是难搞,不然我来小岗就没什么意义了!但是,既然来了,还后悔吗?要退缩吗?绝不!”
之后几年,沈浩为村里修路、建房,引进资金和人才,饱尝艰辛,曾多次受挫,“吃苦受累有委屈”,但都挺住了。他坚定地认为发展必须靠改革,提出了小岗村“第二次革命”的具体设想,并付诸实践。
要推动改革,必须获得村民的支持。沈浩为此不断提醒自己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好心要办好事,让群众满意”。
关友江对《环球人物》记者介绍,沈浩的工作方式很接地气。有一次,沈浩通过招商引资,找到一家愿意入驻小岗村的企业。在村里征地时,一位农户的祖坟正好在征地范围内。农户不肯迁坟,沈浩就提着白酒去其家里做工作,还对其祖坟行了三鞠躬礼。这位农户被感动了,终于同意了迁坟。
2008年5月,时任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的沈浩接受媒体采访。
过去从小岗村去合肥是要绕路的,沈浩带领村民修了一条6公里的公路,直接连上了307省道,路程比以前缩短了20多公里。这条路现在被称为“改革大道”。
在任期间,沈浩给村里办了很多实事:为散居的26户村民集中盖了住宅楼;依托已建成的80亩葡萄示范园,办起了葡萄文化旅游节;2007年,沈浩争取到资金,为全村每户家庭发放两万元,加盖两层楼房,修复自来水和广播电视等设施,兴建党员活动室、卫生服务中心和档案室;2008年9月,小岗村幼儿园开班。
“沈浩书记为了小岗村的发展,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到修路架桥,小到鸡毛蒜皮的生活琐事,他都事必躬亲。当年,我们家想开农家乐,找不到人写店招牌,他得知后兴冲冲跑来,挥毫泼墨,顷刻间就写好了‘金昌食府四个大字。”严金昌回忆道。
然而,由于积劳成疾,沈浩只在小岗村工作了不到6年时间。沈浩去世后,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习他“为党为民、守誓践诺的至诚精神,牢记宗旨、服务群众的公仆精神,扎根基层、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艰苦创业、勤政廉政的奋斗精神”。
种粮大户难忘的承诺
江山代有才人出。目前还健在的“大包干”带头人大多进入了古稀之年,已经全部退出小岗村的一线工作。现在村里有一批新的“中流砥柱”,其中一个代表就是村委会副主任程夕兵。
程夕兵是小岗村最大的种粮户,他的心愿是“多种粮,种好粮,让更多人吃上放心粮”。但与前辈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型的成功者。通过土地流转,程夕兵帮他人代种土地,目前经营着600亩农田,实现了年收入的稳步增长。
“2014年6月,我开始在村里搞土地流转,到当年底共流转了267亩土地;2016年,土地增加到300多亩;2017年达到400亩。”程夕兵兴奋地告诉《环球人物》记者,他的种粮收入逐年递增:2015年约20万元,2016年约23万元,2017年约28万元。“在搞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生产之前,我们全家的年收入大概在3万元左右,现在几乎是那时的10倍。”
从2016年至今,程夕兵又投资了200多万元建设农机大院、烘干厂房和育秧工厂。他介绍说,在全部实现收种机械化后,每亩地的耕种成本能减少100元左右,600亩土地算下来,等于每年增加了6万元收入。
2011年5月,小岗村村民用机械收割小麦。
机械代替人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程夕兵经营的土地除了施肥外,从平整到育苗、插秧,从打农药到收割、烘干,已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拿水稻插秧来说,由于插秧时节气温高,人工成本也高,过去一亩地的插秧成本在300元左右,而且气温超过40摄氏度就不敢用人工了。机械化后就不再受天气限制,极大节约了成本,增加了利润。
对于未来,程夕兵信心满满,表示要打造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从田间地头一直到消费者的餐桌,将无公害的绿色有机粮食送到千家万户。
“我是个农民,天职就是种好粮食。虽然饥荒年代已经离小岗村很远了,但我会牢记多种粮、种好粮的承诺。”程夕兵语气坚定地说。
2017年7月,小岗村新建的农民新居。
40年过去了,如今的小岗村再次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截至目前,小岗村共流转土地8800多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60%以上,在保证农民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土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为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小岗村自2016年以来开展了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以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试点工作。
今年2月10日,小岗村的“股民”分到了第一笔红利350元。虽然钱不多,却是良好的開始。
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小岗村人,正在用勤劳和智慧谱写改革新篇章,这块金字招牌未来必然会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