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什么样的女性容易遭遇家暴风险

2018-05-05谢际春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共谋攻击性来访者

谢际春

我们谴责一切形式的家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关心家暴这一结果,并以结果来判定和衡量一切。有时候,当了解到家暴双方的全貌之后,会发现很难确定谁才是真正的受害者,或者说,谁伤害谁更多一些,又或者說,各有所得。

所以,人们常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而心理学类似的说法是:夫妻间所有的互动均含有“共谋”的成分,只不过有时候是潜意识的共谋,在意识层面没认识到,或跟意识矛盾、冲突,使得当事人对此断然否认。

当我提及此观点时,有些遭受家暴的女性来访者会感到吃惊、迷惑甚至愤怒:“难道你的意思是说我想挨打吗?这太可笑了。”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奇怪,对某些人来说,当她通过挨打得到想要的,或因此躲避她所害怕的,那么皮肉之苦已经算不了什么了。

那么,是什么样的女性还在遭受家暴呢?

第一类:还没走出传统男尊女卑文化影响的女性。不要以为家暴仅发生在没文化的女性身上,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有的骨子里也有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烙印。

有一位女博士,因为生了女孩而自觉理亏,怪自己没本事,深感对不住婆家,抬不起头来,对于遭受白眼、冷落、挨骂、挨打,她竟然认为是理所当然、应该的。

第二类:过于软弱、依赖的女性。在一般情况下,柔弱的女子让人怜惜,但是如果不是体力上的柔弱,而是心理、能力上的软弱,当卑微到尘埃里,当完全仰仗、依赖对方,包括在经济上、情感上、生活上或兼而有之,那么就是在告诉对方:你可以对我为所欲为,那么家暴就不是什么意外,显然这是一种对家暴暗中变相的纵容和鼓励。

第三类:咄咄逼人、嘴尖牙利或尖酸刻薄、喜欢羞辱他人的女性。攻击性是人类的天性之一,女性的攻击性未必比男性低,只不过形式不同。女性的语言能力更发达,因此擅长使用语言暴力来攻击对方也就不足为怪。

所以在许多夫妻吵架的过程中,会发现女性在语言上占据巨大优势,如果她借此优势去贬低、指责、羞辱对方,就常会引发男性使用体力上的优势来对抗,即打人。

在我的咨询实践中,我称之为“势均力敌”的这类家暴最常见。有一次,我指出一个单独来咨询、控诉家暴的女性来访者的攻击性,她自己也不禁笑了,并且承认:“我就是故意气他,他要是打我,我更有理了。”

第四类:有受害者情结的女性。理论、意识层面上没有人想当受害者,但是,为什么有人却有意无意地沦为受害者呢?因为当受害者的好处实在不少,有时相当诱惑人,比如众人的关注和关心、成为焦点、赢得同情、占领道德制高点、得到补偿、不用努力、有别人对自己负责就不需要自我负责了。

有受害者情结的女性,有的会设计巧妙的场景让自己被家暴,有的是被家暴后才发现它的妙处,于是沉溺其中不愿走出来。这些女性会反复遭受家暴,不停诉苦,却总有一万个理由拒绝脱离苦海,如离婚、自立等。

第五类:原生家庭有家暴现象的女性。有的是父亲打母亲,有的是自己曾挨打。这种情况常引发认同和拯救的双重动力,导致一些女性有受虐的倾向。她会不自觉地去寻找配对的施虐者,或用早年内化的男性都是施虐者的信念和意象去塑造对方。

对于家暴,除了谴责施暴方外,作为女性,也要自强、自立、自爱,我还没见过一个内心强大的女性会被家暴的。而像有受害者情结、受虐倾向等心理问题的女性,则要积极寻求专业帮助,早日走出家暴的陷阱。

猜你喜欢

共谋攻击性来访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来访者
咨询师带给来访者的礼物
放下“应该”,才得自由
在“以来访者为中心”疗法中谈“共情”
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矫正策略
二维码
动物也秒懂
分手
大学生运动员自尊与自我控制及攻击性的关系
汇聚力量共谋新发展 团结奋斗开启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