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市场退出机制与品类管理体系

2018-05-05/周

上海商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货品单品品类

文 /周 纯

自市场化取向改革以来,卷烟竞争日益激烈,上海商业品牌结构间的不平衡性也日趋明显,主要体现在货品规格数量过多和某些价段货品过于分散两大方面。目前,松江地区在卷烟销货品规格已达到275个,比2012年185个增加了90个。同一价段货品规格均达到了65个以上,且一些规格在该价段市场份额不足1%,由此引发了品牌过度竞争而导致市场竞争无序、价格不稳、库存增加等连锁性问题。因此,通过建立对货品规格的综合评价法,理清不适销货品退出市场,着力解决产品之间不平衡问题,切实维护市场经营有序,使终端经营获利得到保障。

一、市场现状

(一)市场在销规格数量越来越多

近3年,公司卷烟货品规格数增加了近52个,增幅达到23%,在品类格局上呈现“进多退少,逐年增加”的趋势。1至7类货品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规格数增加,按照这一发展趋势,未来市场在这些价段的规格数将会越来越多。其中,5至6类货品(即零售价段为140-300元/条),由于是提结构的主力区间,因此,规格数增加幅度尤为明显,均达到了15个以上。这不仅不利于品牌规格之间的优胜劣汰、良性竞争发展格局,同时零售客户也会面临产品陈列空间不够、库存增加资金占用等问题。

(二)5至6类货品过于分散

1. 理想化的品类发展趋势

倒金字塔形理论(如图):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货品品牌的发展,未来理想化的品类模型是呈现低端品类向高端品类逐步提高品牌(规格)数的格局。即,消费档次越高,消费者对货品的多样性也越高;反之,消费档次越低,消费者对货品的多样性也越低。因此,越往高端,品类宽度越宽,多样的高端品牌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低端品类只需提供相对简单的品牌选择面即可满足需求。

2. 各价段销量占比前4 规格集中度

图1:品类‘倒金字塔形’理论图

通过各价段销量前4规格的数据,发现1类货品、4类货品、5类货品、6类货品、7类货品CR4均低于80%,判定为‘非寡头垄断’格局。这些‘非寡头垄断’价段,销量排名前4产品集中度并不高,处于充分竞争状态。结合‘倒金字塔形理论’,5至6货品,即零售价140-300元价段,存在明显的‘规格数量过多,产品过于分散’的问题。

(三)部分规格占该价段销量份额微乎其微通过各价段销量末4/10规格的数据分析,1至8类货

品,末4/10规格对该价段的销量,乃至总量的影响很小,这些规格经销与否对于商业企业的盈利水平和销量结构基本无影响。特别是5至6类货品规格数过多的价段,末10规格销量合计也仅占到该价段份额的0.1%。因此,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坚持不适销的货品退出市场,利用替代品牌使消费者需求得到满足。而这样做的好处是:品牌宽度降低,集中度提高了,消费者满足度却未受到明显影响,这有利于品类管理和品牌发展。

二、构建货品规格综合评价及品类管理体系

(一)建立货品规格综合表现评估模型

从“竞争力、成长性、收益率、协同性”4个维度,对货品规格进行量化打分。这4个维度,分别代表产品在区域市场的试销对路程度、销售增长空间、商业获利高低、工商协同关系。其中,竞争力评价指标分值为40分,细分指标包括产品销量、产品需求共计2项子指标。成长性评价指标分值为40分,具体包括销量同比增长率、订单要货满足率共计2项子指标。收益率评价指标分值为10分,具体包括产品商业毛利额指标。协同性评价指标分值为10分,由公司营销部经理室进行定性评价。

在具体的工作职能分工上,由品牌管理组为运作主导,信息决策组、销售业务组业务配合,每半年对辖区市场在销品规进行综合测评。

(二)建立货品规格的生命周期识别模型

1. 构建生命周期识别矩阵

依据《货品规格综合测评标准》体系中的“竞争力、成长性”两个维度,形成一个产品生命周期评价识别矩阵,用于判定各品类中的货品当前所处生命周期阶段。根据品牌营销理论,货品一般分为明星产品、金牛产品、瘦狗产品、问题产品4种类型。目前,商业公司一般都是采用品牌评价法判定品牌生命周期,这种方法相对更为全面客观。

2. 确定衡量高低标准的方式

在货品生命周期识别矩阵高低划分点的衡量上,做法是:先剔除各品类中得分最高和最低的单品,再统计各品类其余产品得分的平均值,作为高低点划分点。例如,在5类货品中,“竞争力”指标单品最高得分为40分,最低得分0分,剔除得分最高、最低的单品后,测算得到其余单品的平均分为2.4分。则高于2.4分(含)的为“高竞争力”表现,低于2.4分的为“低竞争力”表现。同理,成长性评价按此方法衡量。这样,就可以根据1-9类货品中的不同表现和差异,合理地实现每个品类矩阵的高低点划分。

在单品成长性高低结果的判断上,需要进一步判断和修正。

通过指标销量同比增长率、订单要货满足率量化评价,量化后的单品得分高于平均值,则判断为高成长性,反之为低成长性。对于完全满足或高满足牌号,评定结果是适用的。但是,对于低满足牌号,因货品货源受控等因素造成销量同比下降,导致成长性得分低于平均分的,判断该单品为低成长性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要对低成长性牌号,作进一步判断修正。

基于识别矩阵的判定结果,通过营销部经理室、品牌经理、销售经理、市场经理,以及客户经理代表以头脑风暴形式,结合市场实际,对部分货品的评定结果予以修正、说明修正理由,为今后正确制定品牌营销策略组合提供了依据。

(三)建立货品规格的定位及退出标准

1. 设计品类定位、货品退出标准

基于货品规格综合测评标准和产品生命周期识别量化评估结果,在品类定位上,通过制定定性、定量条件,对主销、替代、潜力、试销(不满6个月)、待退、常规6种货品进行有效识别和定位。为商业公司实施品类宽度管理、淘汰不适销货品以提升产品集中度、以及制定品牌营销策略等工作引路领航。

2. 制定品类定位、货品退出评价周期

由品牌组每年评价一次,评价时间定为11月份,系统截取的数据周期为当年1-10月。后台初步筛选出待退规格后,还需进一步结合工业在销规格数的上限、下限标准,并结合前台市场组对这些待退规格在价格、口碑、动销等市场状态类信息,最终确定下阶段待退规格名单。

三、应用结果与结语

(一)应用结果

根据2017年1-6月及同期辖区内货品销售历史数据对比,得出可待退出规格39个。其中,1类货品待退4个规格、2类货品1个、3类货品3个、4类货品3个、5类货品9个、6类货品9个、7类货品4个、8类货品6个。这些待退出市场规格均处于问题产品或瘦狗产品,具体表现为竞争力、成长性得分低于品类内平均水平,且产品合计销量不足品类总销量的1%,这些牌号的退出,也为其他品牌的销量增长腾出了一定的空间。

假设这些品牌已退出市场,那么会不会对辖区内的单箱结构、销售金额、毛利带来负面影响?对此,结合2017年公司提报的销量计划,我们对发生待退出市场货品的相关品类,代入2016年销量计划进行模拟测算后发现,辖区市场及各品类在剔除待退市货品销量计划的情况下,单箱、销售金额以及毛利未受到影响,成长期、成熟期产品销量比重进一步提高。因此,从模拟运用的效果来看,品牌评价体系对今后进一步规范品牌规格的管理,实现辖区货品合理布局指明了方向。

(二)结语

目前,在货品规格数量过多,市场过度竞争,品牌规格难以做大做强的现实问题下,如何均衡品牌规格宽度和集中度,实现货品合理健康的组合结构是行业品牌发展的关键也是难点。这套品牌规格评价体系,将产品生命周期识别、品类定位及货品退出管理进行融会贯通,具有较强的可操性和实践性。但是,在体系的设计中还存在不够完善、或有局限性的地方。例如,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分值权重的设置、得分标准中分级条件的设置等等。下一阶段,将通过对这套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深入运用,不断提升和完善,努力使松江辖区市场的品牌布局越来越合理化。

猜你喜欢

货品单品品类
多出/入口仓库的货位优化研究
化学品船适装货品的新要求及实船应用
OFFICE LADY之娇美清新型美妆必备单品
干不过老大,就创造一个品类成为老大——通过GUNNAR聊聊自建品类
参展推荐品类索引
热卖单品
超难搭配的单品也可以轻松驾驶
搭配 如果说这个夏天有什么单品是必买的
考虑疲劳和工作负荷的人工拣选货品排程研究
OBM型服装企业电子商务货品管理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