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体质指数的影响*

2018-05-05热孜万古丽艾合买提祖力皮也吐尔逊

西部中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患病率体质出院

热孜万古丽·艾合买提,郭 英,张 辉,祖力皮也·吐尔逊

1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有发病率高、治愈率低、致残率高和并发症多等特点[1]。我国自20世纪中期以来进行了4次(1979年,1989年,1999年,2002年)较大规模的调查,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 5.11%、7.73%、11.88%和18.8%,表明其患病率呈明显增加趋势。2001—2011年10年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了54%。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约1.61亿,与2011年资料相比,患病率上升 37%[2]。然而我国高血压患者有三低三高特点,即知晓率低、治愈率低、控制率低及患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3-4]。多种因素影响血压的控制,比如饮食习惯、运动方式、心理辅导、高血压相关知识和遵医嘱用药等。高血压为一种终身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因此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的控制及进展有较大影响[5]。故应重视高血压病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延续护理是指安全和及时地协助患者从急性期过渡至亚急性期或由医院转移至家庭这一过程中所提供的护理照顾[6]。为探索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血压以及体质指数等因素的干预作用和生活饮食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对反复住院的高血患者进行院外延续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反复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干预组中男82例,女68例;年龄 35~60岁,平均(50.0±12.5)岁;民族:汉族74例,维吾尔族30例,其他民族46例;文化程度:小学27例,中学37例,中专及大专45例,本科含本科以上41例。对照组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35~60岁,平均(50.0±12.5)岁;民族:汉族82例,维吾尔族30例,其他民族38例;文化程度:小学21例,中学48例,中专及大专42例,本科含本科以上39例。

1.2 干预及随访 2组患者住院期间按高血压护理常规给予护理及系统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1)遵医嘱用药;2)饮食习惯:减少钠盐及脂肪、糖的摄入,戒烟、戒酒、控制体重;3)运动方式:指导患者规律生活,及时纠正不健康生活方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运动方式;4)高血压病知识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高血压病知识,并选择家庭督导员,提醒、督促患者遵医,同时了解患者的遵医情况;5)心理辅导:耐心倾听患者的问题,了解患者康复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心理辅导,指导患者学会释放压力,保持乐观情绪。出院前由责任护士进行出院指导。出院后指定护士定期对干预组电话随访,前6个月每周1次,后6个月2周1次,回访时间为12个月,随访内容包括以上5项。同时指导患者定期监测血压,严格按医嘱服药。对照组不实施延续护理及随访,2组患者1年后住院时记录血压及体质指数。

1.3 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7]: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或近2年内服用降压药物仍为高血压。超重肥胖定义: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的建议:我国成人体质指数BMI≥24 为超重,BMI≥28 为肥胖[7]。

1.4 排除标准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及精神疾病患者。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若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则采用t检验,不满足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脱落7例)延续护理后体质指数显著下降,与出院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延续护理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与出院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未实施延续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脱落11例)体质指数增高,与出院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与出院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体质指数和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体质指数和血压变化情况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由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是目前造成人类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8]。尽管人类对高血压的认识、治疗和监测不断进步,但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仍不容乐观,发展中国家血压控制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且相差悬殊[9]。欧美一项针对35~64岁成年人的调查发现,以140/90mmHg为控制标准,美国的高血压控制率为29%,欧洲为≤10%[10-11]。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分别为18.8%、24.7%和6.1%[12]。同时2004年国家十·五攻关高血压防治的基线调查结果也表明,入选的高血压患者服药治疗占69.20%,但治疗后仅有少数患者血压水平达到140/90 mmHg以下,达标率仅6.82%,80%左右的患者血压仍在2、3级高血压水平[13]。延续护理理念最早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Dr.Naylor M等提出,目前国内护理领域主要应用于产科、心血管疾病、肿瘤科等,在老年慢性病领域仍很少应用[14-16]。延续护理是将专业医护服务延伸到社区及家庭,可及时了解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与治疗效果,同时给予患者有关疾病治疗、保健方面的指导,以提高高血压患者防治知识,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目的是让患者坚持不间断治疗,有效控制血压稳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7]。

肥胖的类型与高血压发生关系密切,腹型肥胖容易发生高血压[18]。有研究[19]报道肥胖或体重指数与高血压、血脂关系密切。本研究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无论干预组还是对照组,体重指数和血压与出院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经院外延续护理,通过遵医嘱用药、饮食习惯、改善运动方式、高血压相关知识宣传及心理辅导后患者体质指数、血压较前明显递减趋势,而对照组上述危险因素递增趋势明显,表明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体重和血压水平,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院外延续护理能增强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程度,并通过有效干预生活饮食以及血压和体质量,能有效控制患者疾病复发,减少住院次数,病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值得进一步推广。

[1]王拥军.卒中单元[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

[2]王垲涵.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分析及相关理问题的临床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

[3]吴立旗,徐凤芹.高危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与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10,8(12):1409-1410.

[4]付萍,徐慧春,林喜爱,等.高血压病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8):546-547.

[5]钱利锦.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2,33(27):5986.

[6]Brooten D,Maylor MD,YorkR.Lessons learned from testing the quality cost model of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APN)transitional care[J].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2002,34(4):369-375.

[7]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27.

[8]李培中,李创鹏,刘志龙,等.600例高血压病患者危险因素与中医体质分类的相关性研究[J].新中医,2011,43(6):19-21.

[9]Department of Disease Control Ministry of Health,P.R.China.The 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over 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nese adults[J].Biomed Environ Sci,2004,17(Supp l):1-36.

[10]曹丽,王丽娜,张敬一,等.欧美高血压防治现状浅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8):1572-1575.

[11]Wolf-Maier K,Cooper RS,Kramer H,etal.Hypertension treatment and control in five European countries,Canada,and the United States[J].Hypertension,2004,43(1):10-17.

[12]刘米赛.老年原发性高血压118例个性化延续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7):31-32.

[1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0-1062.

[14]孙宁玲.采用新的中国高血压指南指导对基层高血压患者的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06,22(4):8-9.

[15]黄文杰,刘丽丹,高吉萍,等.国内外糖尿病病人护理质性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3,27(9):2817-2818.

[16]Coleman EA,Boult CE.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ransitional care for persons with complex care need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2003,51(4):556-557.

[17]徐尚志.全面个体化治疗对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效果[J].江西医药,2008,43(5):432-433.

[18]么太成,齐海芳.高血压人群体重指数、腰围/臀围比与血脂、脂肪肝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3):2489-2491.

[19]郭鹏.高血压人群BMI及年龄与高血压共病关系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8):1026-1027.

猜你喜欢

患病率体质出院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院患者的疗效观察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