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优结构增强后劲
2018-05-05谌贵璇胡玉山
文_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 谌贵璇 见习记者 / 胡玉山
阳春三月,镇宁自治县15万亩李花竞相怒放。在六马镇果园村,村民王洪一家正在给李树除草施肥。
“我从2009年开始栽种李树,现在种植面积已达20多亩。2017年有10多亩李树挂果,当年收益就有10多万元。”王洪笑得很开心。
六马镇属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气候与土质很适宜种植李树,尤其是当地产的蜂糖李,甜如蜂蜜,深受消费者喜爱。
2008年开始,为促进产业发展,镇宁因地制宜发展李子产业,以六马镇为中心,建立了省级高效农业园区——镇宁自治县蜂糖李产业示范园,实现了以“六马蜂糖李”为龙头的“六马系列李子”规模化、精品化种植,仅六马镇李子种植面积就近11万亩,覆盖了全镇21个行政村。“六马系列李子”产品获得了国家农产品无公害认证和绿色水果认证,销往成都、重庆、湖北、湖南等地,年销售收入近4亿元,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
阳春三月,镇宁自治县15万亩李花竞相怒放,为群众带来丰收的希望。(牧之 / 摄)
连日来,镇宁白马湖街道永和村的3000多亩樱桃花争相绽放,当地果农也跟着喜上眉梢。“以前地里栽的是玉米,自从改栽樱桃树后,收入越来越高。”张元虎现在是村里的樱桃种植大户,家里的30亩土地全部用来栽种樱桃,丰果期收入能达到10多万元。
永和村之前是省级一类贫困村,通过发展樱桃产业在2017年实现了全村脱贫,并且带动周边村寨扩大种植面积,规模化带动樱桃产业发展。“近年来,我们通过举办‘瀑乡镇宁樱桃节’等活动促进樱桃产业健康发展,推动了农旅产业深度融合,助力脱贫攻坚。”镇宁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潘登岭对记者说。
近年来,镇宁自治县紧盯市场需要和消费需求抓结构调整,将现有特色产业存量优势转变为品质优势、价值优势,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占有率,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在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上,该县制定“一廊、三片、三园”的产业布局,把精品水果产业作为精准扶贫主导产业。“一廊”即以贯穿全县100多公里长的镇坝公路为主干线,各乡(镇)、村根据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游则游”的原则,发展特色产业。“三片”即根据镇宁“北、中、南”三大片区的自然气候和资源条件,打造不同的产业:南片区主要发展李子、火龙果、百香果、芒果等精品水果和错季节早熟蔬菜;中片区主要发展核桃、精品水果、茶叶、蔬菜种植和草地生态畜牧业、冷水鱼养殖;北片区主要发展蛋鸡、草地生态畜牧业养殖以及优质桃、樱桃、精品蔬菜种植。“三园”主要依托北盘江万亩精品水果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镇宁蛋鸡生态牧养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大寨现代高效农业(中药材)扶贫示范园区,重点实施火龙果种植、蛋鸡养殖及中药材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