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振“东海鱼仓”风采

2018-05-04纪志康陈波

浙江人大 2018年2期
关键词:渔业局渔获渔场

纪志康 陈波

“丰收归来鱼满舱”

2017年9月16日,浙江结束了长达4个半月的休渔期,东海海域全面开捕。各地“东海第一网”收获如何?

在舟山,据码头管理人员介绍,9月18日一早就有渔船陆续前来停靠,每艘渔船运来的鱼获多则三四百担(每担100斤),少的也有一二百担。渔民们纷纷表示,经过伏季休渔和增殖放流等一系列让海洋休养生息的行动,2017年是真的“丰收了”。

在宁波,全面开渔后,带鱼、鲳鱼、海鳗等东海经济鱼类成了主角。经过休渔期的休养生息,捕上来的大鱼比较多,超过5公斤、10公斤的马鲛鱼、鮸鱼、海鳗也不少。在平时,大规格的海鱼属于稀有物品,难得看到。

在台州,不少以往难得一见的鱼类都重新出现在市场上。

在温州,开捕第一网主要渔获物为带鱼、鲳鱼、马鲛鱼、鳗鱼等。据在外生产渔民反馈,2017年海洋资源恢复得很好,经济鱼类产量明显提升,渔民的平均每日产值达到2016年同期的1.5-2倍左右。

“东海全面开渔‘第一网,丰收归来鱼满舱。”渔民的感受最朴素、最真实,这也得到了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相关报告的证实。

该所发布的《2017年伏季休渔后浙江海洋渔业资源动态评析》显示:2017年开捕后,浙江渔场及邻近渔场整体的海洋渔业资源状况好于2016年同期。

从各作业生产情况看,双拖、单拖、蟹笼、桁杆拖虾、帆张网、沿岸定置张网、沿岸流刺网、深水流网、灯光围(敷)网等各作业产量普遍好于2016年同期。开捕后的第一航次,大部分作业方式产量增幅都在12%以上,其中梭子蟹产量增加3倍以上,灯光敷网增产80%以上。以经济效益衡量,除拖网作业外,产值增幅普遍在30%以上,灯光敷网和蟹笼产值增幅翻番。

从渔获物品种看,2017年渔获物中鲳鱼产量有较大增加,灯光围(敷)网作业中鲳鱼比例增加尤为明显。桁杆拖虾作业中常规主捕的虾类(鹰爪虾、滑皮虾等)减产,而墨鱼、竹节虾等比往年增多,预示渔获物组成(渔获物营养级水平)有好转迹象。

各地反映:2017年伏休期间普陀东极、象山鱼山、玉环渔港等地的青鲇鱼、带鱼等垂钓休闲渔业非常好,是前几年所没有的。奉化等地外海捕捞渔民反映,外海作业拖网渔船带鱼产量虽只略好于2016年同期,但个体大小和肥满度均好于往年同期,鱼体含脂量高、口感变好。

“经过前3年渔场修复振兴暨‘一打三整治工作持续不懈努力,浙江渔场渔业资源已开始出现好转迹象;2017年以保护幼鱼资源为核心的‘三战(幼鱼资源保护战、伏休成果保卫战、禁用渔具剿灭战)行动的开展,又进一步促进了渔业资源的好转。当然,这背后,更离不开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保护幼鱼决定的‘助力。”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

多措并举推决定“落地”

浙江素称“东海鱼仓、中国渔都”。然而,近20年来,勤劳的渔民在享受 “大自然馈赠”的同时,对渔业资源也造成了严重破坏。

“捕捞渔船和捕捞辅助渔船带回的保护品种幼鱼总量不得超过本航次装载渔获物重量的百分之二十,其中灯光围敷网作业带鱼幼鱼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五。”

“从事捕捞作业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渔具和捕捞方法、最小网目尺寸的规定。”

“禁止在农贸市场、超市、临时摊点等各类市场和饭店、大排档等餐饮场所销售未达到当年最小可捕规格的保护品种幼鱼。”

面对“东海无鱼”之忧,浙江省人大常委会“重拳出击”,于2016年12月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海洋幼鱼资源保护促进浙江渔场修复振兴的决定,针对海洋渔业资源保护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作出了针对性强的制度安排。

保护幼鱼决定出台以来,全省海洋与渔业系统大张旗鼓做好宣传贯彻工作。

2017年上半年以来,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利用召开渔政执法业务骨干实务研讨会、系统渔政执法人员培训班等时机,多层次、全方位解读人大保护幼鱼决定;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微博、微信等媒体,开展“三战”执法行动宣传造势,并通过拍摄公益广告、发放宣传图册、组织主题活动等形式,积极宣传幼鱼保护决定,形成强大舆论声势。

同时,该局还组织开展“浙江最美护渔卫士”评选及颁奖活动,加强正面典型报道,使“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幼鱼”和“守法捕鱼、誠信经营”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2017年1月9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决定宣传贯彻工作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袁荣祥强调,要“及时制定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确保决定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一年来,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会同各有关部门认真梳理研究,制定出台或颁布了《浙江省实施水产养殖推广渔用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或冰冻小鱼虾行动方案》《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海洋渔业资源重点保护品种最小可捕过渡性规格的通告》《关于全面禁渔期间违禁渔获物查处的指导意见》等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及工作机制,力推人大保护幼鱼决定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一场雷厉风行的“三战”执法行动在我省扎实推进。

沿海各级海洋与渔业部门周密部署、全面发力,省市县上下对接,各区域协调联动,海上打、港口堵、陆上查,始终保持高压严管重罚态势。

数据显示,自2017年4月“三战”启动以来,到2017年12月底,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近9万余人次(比上年同期增加51%),执法船艇4400艘次(增55%),全省共查获各类违法违规案件2019起,没收违禁渔获物135万余公斤,扣减52艘渔船油补(其中22艘待审核),移送刑事案件254起(增81%)、移送涉案人员1171人(增121%),有力地震慑了各类涉渔违法活动,“非法捕捞要坐牢”的观念也在渔区迅速传播。

“从根源来说,渔民捕捞海洋生物幼体的一大动因,是因为需求很旺盛,大量传统落后的水产养殖场需要用生物幼体作为饲料。”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没有需求就没有杀戮”,为此,全省各地在抓好捕捞环节严打的同时,通过大力推广应用配合饲料等途径,逐步改变传统落后水产养殖方式,努力减少水产养殖生产对海洋生物幼体的依赖。

据了解,2017年初,浙江省政府将“推广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或冰冻小杂鱼”工作列入对省海洋与渔业局重点考核任务清单中,浙江成为全国范围内通过行政手段强力推进这项工作的唯一省份。

力促人海和谐新局面

《吕氏春秋》云:“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其实,面对“东海无鱼”这一严峻现实的日益迫近,自2014年以来,浙江省政府及沿海各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修复振兴浙江渔场、开展“一打三整治”行动的决策部署,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不俗成绩。

“不过,与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保护幼鱼决定要求相比,尚有不少差距。”2017年12月中旬,在向省人大常委会报送的《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保护幼鱼决定实施一周年有关工作情况的报告》如此写道。

报告认为,配套制度和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渔具数量、规格省级要求还在研究制定中,尚未发布执行;因海洋与渔业类司法鉴定机构尚未列入司法部目录中,目前在浙江海洋大学设立的鉴定机构还只是科学鉴定机构,距离最终设立司法鉴定机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报告指出,执法检查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全省沿海各地相关执法机构持续加大执法力量,但无论非法偷捕,还是违法建造的涉渔‘三无船(筏),依然屡禁不止,需要执法部门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使执法部门疲惫不堪,否则工作一有松懈,就將回潮反弹、死灰复燃。”

此外,渔场修复振兴面对的主要矛盾尚未真正缓解。“从2017年已开捕情况看,渔场资源状况确有明显改善趋势。但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是几十年长期积累的过程,渔业资源的修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仅凭当前一时的趋好或者趋坏就轻易下结论。”

报告认为,从“单位功率渔获物产量”等重要指标来衡量,目前我省乃至全国海洋捕捞产能仍然严重过剩,海洋捕捞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并未缓解。“要想真正完成浙江渔场修复振兴大业,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下大力气继续坚决压减海洋捕捞产能,鼓励更多捕捞渔民减船转产或退休养老,永久退出捕捞。”

“下一步,我们将巩固并扩大前阶段取得的成果,更好地宣传贯彻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保护幼鱼的决定,固化已经形成的行之有效机制,建立健全浙江渔场修复振兴的长效机制,为国家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浙江样本。”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

(图片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供)

猜你喜欢

渔业局渔获渔场
《关于加强远洋鱿钓渔船作业管理的通知》公布
埃及超大规模养鱼场
首批国家级海洋捕捞渔获物定点上岸渔港广西唯一入选名额落户南渔港
连续三年保持50%增长,入驻通威、新希望养殖基地,这家渔机企业将打造未来无人渔场
东海北部桁杆拖虾渔获组成分析
南海北部深海区灯光罩网渔获物组成及渔获率的时空分布
渔获
蕲春赤东湖渔场突破蛇鮈繁殖技术
深圳农林渔业局原局长被开除党籍
《海洋开发与管理》杂志社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