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探析

2018-05-04刘凤芝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6期
关键词:根瘤种肥农家肥

刘凤芝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作物。大豆的施肥体系一般由基肥、种肥和追肥组成。施肥的原则是既要保证大豆有足够的营养,又要发挥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是我国当前大力推广的科学施肥技术,以最经济的肥料用量和配方,获取最好的农产品效益的科学施肥技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不但能提高化肥利用率,获得稳产高产,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有效措施。要做到测土配方施肥,必须了解大豆的营养特点、各种肥料元素及土壤的性质和作用,才能掌握科学的施用技术。

1 大豆的需肥特点与施肥

1.1 巧施氮肥

大豆苗期合理施用氮肥对于提高根瘤菌固氮能力、促进大豆旺盛生长和夺取高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大豆生产中存在偏施和多施尿素的问题,而大豆对于氮、磷、钾营养的需求是全面的,尤其在高产高效生产中,植株要为根瘤菌提供相关营养条件如磷、钾、钙、铁和钼等。大豆植株的氮营养水平不宜过高,因为氮水平过高势必消耗较多的碳水化合物,使根瘤数量减少、体积变小,固氮能力弱,还会抑制大豆根瘤菌的活性,减少主根上的有效根瘤。因此,在大豆生产中,氮肥的用量一般不超过75kg/hm2为宜,而且只作基肥施用即可。

1.2 重施磷肥

充足的磷肥供应对于保证大豆正常生长、提高大豆产量有重要作用。因而大豆种植要施用足够多的磷肥。磷有促进根瘤发育的作用,能达到“以磷增氮”效果。磷在生育初期主要促进根系生长和在开花前磷促进茎叶分枝等营养体的生长。开花时磷充足供应,可缩短生殖器官的形成过程;当土壤中磷的供应不足时,大豆根瘤虽然能侵入根中,但是不结瘤。钼肥是根瘤固氮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在土壤缺磷的情况下,单施钼肥反而使根瘤减少。磷对根瘤中氨基酸的合成以及根瘤中可溶性氮向植株其它部分转移都有重要作用。因此,种植大豆或其它豆科作物,施用磷肥增产效果特别显著。

1.3 合理施用钾肥

钾在土壤中的含量一般较高,但因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重氮、磷而轻施钾的观念,造成钾素的相对缺少。特别是在高产栽培中更是表现出钾肥的不足。钾肥的施用对于提高作物抗逆性、防止作物早衰有重要作用。在干旱的年份施钾肥能提高大豆的抗旱能力;在积温较高地区,钾对大豆增产的贡献比积温偏低地区的贡献大;氮肥、磷肥投入水平高时,不施钾肥或供钾不足,严重影响氮肥和磷肥的增产效应;在氮肥、磷肥投入较底时,钾肥的增产效应也不能充分发挥。氮、磷、钾肥之间存在明显的正交互作用。对于土壤肥沃度中等或偏低的地区,必须实行氮、磷、钾平衡施肥,才能获得较高的大豆产量。

1.4 有机肥与化肥的相互作用

有机肥是含有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完全肥料,在培肥改土方面有着化肥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机肥料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促进生长,而且有机肥进入土壤后经过分解与合成,形成土壤有机胶体,它与土壤无机胶体复合促使土壤形成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供肥能力。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可使化肥利用率大大提高,肥效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化肥用量也可相应减少。

2 大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1 基肥

基肥主要是各种农家肥(包括厩肥、堆肥等),一般每亩施1~3吨农家肥或更多一些。各种磷肥和钾肥也适合做基肥,每亩施过磷酸钙20千克和氯化钾5~10千克,最好与农家肥混合施用。施农家肥少或肥力低的土壤,氮肥以50%做基肥或种肥,其余50%用的花荚期作追肥效果较好。氮磷钾的基肥用量应视土壤肥力状况中有所差别,一般肥力高的土壤可少施,肥力低的土壤可以适当增加用量,在土壤缺锌、缺锰的地块,锌、锰肥宜与大量元素肥料或农家肥混合作基肥施用,一般每亩用硫酸锌1~2千克,硫酸锰2~3千克。基肥施用最好是翻地(秋翻和春翻)时施入,通过犁耙整地,达到土肥相融。

2.2 种肥

种肥不要直接接触种子,以防烧种烧根,种肥用量比基肥要少得多,常用体质腐熟的牲畜粪、土杂肥、草木灰等农家肥,并配合施用少量氮磷钾氮元素化肥和复混肥。施用磷酸二铵做种肥效果很好。

在丘陵薄地,每亩施用磷酸二铵12.5~15千克或过磷酸钙37千克加尿素5千克;中等肥力的平川地,温岗地,每亩施用磷酸二铵10千克或过磷酸钙30千克加尿素4千克;在平原肥沃地,每亩施用磷酸二胺5~6千克或过磷酸钙15千克加尿素2千克,同时合用硫酸钾或氯化钾每亩5~7千克;在缺硼地块,每亩施入硼砂0.3~0.5千克。种肥要深施或侧深施,施在种子侧下方5厘米左右處为宜。

钼肥在氮素转化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大豆常用钼酸铵来拌种。拌种量一般每1千克种子用2克钼酸铵,先将肥料用少量热水深解,然后用冷水稀释到所需要的量将肥液喷到种子上,边喷边拌,搅拌均匀后阴干即可播种。

2.3 发肥

(1)苗肥。土壤肥沃、基(种)肥充足时,可不施肥。但在土质较薄,基(种)肥不足或大豆幼苗生长不良的情况下,应在苗期每亩甲施氮素2~4千克(纯量)或人畜粪尿,以促进苗期生长健康,为后期高产打下基础。(2)花肥。在高肥力的土壤,前期肥料充足,大豆生长良好的情况下,无须施氮肥。但有些大豆产区,地力差,基肥不足,豆苗瘦弱,开花结荚少而产量低,在初花期每亩追施氮素2.5~5千克(纯量),可促进大豆后期生产,增加荚果数和粒重,显著提高产量。(3)叶面施肥。在大豆开花结荚期,如果养分供应不足,进行叶面喷施化肥,对改善植株后期的营养有一定作用。如缺氮,可适当喷施1%~2%的尿素水溶液,如磷、钾不足,可喷施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0.05%钼酸铵水溶液,一般每亩用肥液50~75升。如果已用钼酸铵拌种,后期不再喷施钼肥。

猜你喜欢

根瘤种肥农家肥
不同时间输液法输液对樱桃根癌病的防控效果研究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不同处理方法对樱桃根瘤病的防控效果
如何发酵农家肥
种肥施用关键技术与原则
农家肥堆腐要适度过度腐熟危害不小
昆明烟区农家肥的基本特性与安全性现状研究
果树苗木根瘤病发生规律及其防控技术
基于15N 示踪法的双根大豆系统氮素吸收和分配特性研究
小麦高产不可忽视种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