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人文类节目的创新与突破
2018-05-04柴巧霞
柴巧霞
(作者系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注意力越发被各色娱乐节目所分散。歌舞竞技秀、生存竞技秀、婚恋交友秀、职场竞技秀、厨艺竞技秀、亲子游戏秀、知识竞赛等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现象级的热潮”,然而,这似乎也昭示着一个“娱乐至死”年代已经到来。在娱乐及其意义被过度解读的社会背景下,大众传媒的社会教化等功能不断被消解,而承担着社会教化和审美启迪双重任务的人文类纪录片,其生存空间也被不断“挤压”,人文类节目将何去何从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新话题。近来,《一本书一座城》《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人文类节目,不仅在中国电视业掀起了一股“文艺清新”的潮流,更成为社会热烈讨论的重要话题,向我们昭示了互联网时代人文类节目仍然有蓬勃的生长空间。
一、互联网时代人文意象的影像建构
互联网的诞生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更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城市意义的构建方式。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城市便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作为一种实体性的物化场所存在,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建筑及其由之所构成的空间,而且还作为一种象征性符号存在,承载了人们的文化创造活动与文化记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时空的进一步剥离,城市也逐渐成为一种仪式性的空间,来自各地的人们,带着近乎某种“朝圣”的心情进入这一空间,在观察和体验城市“原住民”所创造的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解读并建构城市的意义。进入互联网时代,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形式的电视媒体,也积极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参与到建构与解读城市意义的行动中,尤其是各类介绍城市文化的旅游类、人文类电视节目,更是承担起仪式性传播的作用,它们将各类视听语言推送到各类传播终端,让人们在虚拟现实中享受一场关于城市文化的视听盛宴。
《一本书一座城》就是一档别出心裁的城市文化类纪录片,第一季于2015年播出,共8集,每集25分钟左右,第二季于2017年5月8日首播,共8集,每集30分钟,分别从一本书切入,讲述了中外十六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故事。
随着数字技术的推进,现代人的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丰富,书籍阅读反而日渐式微。面对这种现实,节目制片人兼主持人李晗带着一种怀旧的情绪和细腻的情感,以书本为线索,以影像为记录手段,去发现一座座城市背后的历史、人文、风俗和人们的生活,节目融合了中西方文化,风格清新、自然,画面、影像唯美大气。正如该节目的网络首页宣传语写道,“书,用来阅读,城,让人行走。追随书香,行走城市。从书的视角,看城的故事。”节目试图在文字与影像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以书本为线索去走进伦敦、北京、巴黎、台北、柏林、上海、香港、杭州、罗马、圣彼得堡、伊斯坦布尔、布拉格、银川、乌鲁木齐、福州、西安等16个城市,并从读书和“读城”的双重视角来解读城市文化、建构城市的文化意蕴。
第一季的第一集以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为线索,切入伦敦这座城市,节目以小说中出现的大街小巷、各类人群以及维多利亚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为线索,跟随着主持人李晗的脚步,去探访关于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收视新体验。在节目中,创作者还穿插了近两年大红大紫的英国电视剧《神探夏洛克》的部分片段,这不仅强化了文字与影像之间的关联,更为节目创造了一些“看点”和“话题性”,迎合了年轻观众的收视兴趣。
第二季以“一带一路”为线索,通过鲜活的故事和动人的细节,开启了关于这些城市的文化探险之旅。如《罗马:永恒之城》以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为引子,揭开了罗马这座所有欧洲城市的原型之城的形象。第二季的最后一集则从贾平凹的《老西安》这本散文集入手,寻着书中的文字,去探访西安城中各种有趣的人和事,体现出“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这座古老城市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传承与交融。
在介绍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之时,影片选取了在北京生活了10年的美国作家迈克尔·麦尔的书《再会,老北京》为线索,从一个外来者的眼光切入这座城市。节目通过采访在北京胡同里生活的本地人和外来者的故事,展现了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并通过展示北京一个小角落的拆迁与重建过程,折射了整个北京城在“旧”与“新”之间的变迁过程。整期节目既有对即将消逝的胡同文化的怀念,更有对未来城市生活的展望。
而同样展示城市新旧变化的台北篇则另有一番风味,节目以骆以军的《脸之书》为切入点,与其说是在写城,不如说它是在写人。整期节目通过对作者骆以军的采访,对书中所描写的咖啡馆、舞厅等地点原型的探访,展现了生活于台北城中的不同“脸”的主人的生活。在该期节目中,创作者不仅流露出老一辈台北人因特殊的政治及历史原因背井离乡,而难以返回故土的乡愁旧梦,更展示了新一代台北人逐渐淡忘历史的伤痛,而积极追求新生活的乐观态度,节目在对台北城市和台北人的“新”与“老”的对比中,描绘了全新的台北城市形象。
纵观16集节目,除了《杭州:杭城一页》没有指出具体书目(但是该期的主题是寻找一本能概括杭州特质的书)之外,其他都以一本书或者一本书的内容为线索,既展现了对这些古老城市辉煌历史与往昔的向往与依恋,也描绘出这些城市在新时代所焕发出的新风采,深度开掘了“城市”这一意象的人文底蕴。在节目中讲述“城市故事”成为了根本,书本和文学是讲述的媒介,影片通过对文字与影像的双重“编码”,建构了创作者心目中的“城市”景象。
二、阈限空间中的城市文本解读
(一)阈限及阈限空间的理论内涵
“阈限”(Liminality)是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有间隙性的或模棱两可的状态,它与维克多·特纳(Turner, V.)的作品,以及阿诺德·范·盖纳普(Van Gennep, A.)的解释密切相关。[1]在《通过仪式》(Rites of Passage)一书中,范·盖纳普指出,个体的生活都是不断地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他还通过对特定的仪式实践和公共仪式的研究,考察并比较了这些通过过程的不同阶段,受社会所控制、标记和影响的方式。根据范·盖纳普的观点,在任何社会文化背景中,大多数仪式或礼仪的情形都可以说成是“通过仪式”,它们不但显示了从被承认存在的一个状态或类别,进入另一状态或类别的运动过程,同时这些仪式或礼仪更推动了上述运动过程的发生。同时,他还认为,“通过仪式”可以划分成“分离仪式”、“阈限阶段”和“结合仪式”三个阶段,其中,在“分离仪式”阶段,对象的旧有身份、地位或思想框架被抛弃,在“结合仪式”阶段,对象则获得了一个新的身份、地位或思想框架,而“阈限阶段”则是一个介于二者之间的模棱两可的状态。[2]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阈限空间”指的是,介于身份、地位或思想框架被抛弃和重新获得之间的一个空间状态,在这个空间中,主角的旧的身份、地位或思想框架已然被抛弃了,但是新的身份、地位或思想框架却还没有建立起来,尚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和混沌状态。也就是处于特纳所说的,介入两种结构类别或生存状态的一种“之间性状态”(between states)[3]。事实上,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或思想状态是相当复杂的,时常会出现多种状态共存的阶段,而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就会踏入一个个阈限空间之中。
潘忠党教授将“阈限空间”区分为三种相互交织的类型,即结构性的、周期性的和情境性的。其中,结构性的“阈限空间”指的是,文化实践体系中特定的“阈限空间”,即由空间设计赋予了一定的“自由性”的场所;周期性的“阈限空间”指的是,由个人、群体或社会的周期转换中的仪式表演而构成的空间;情境性的“阈限空间”指的是,具有流动性的,通过人们在日常生活的特定时刻使用媒介或其他数码技术来征用或转换空间,而创造出的“阈限空间”。[4]根据这种解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旅游,会让人们进入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周期性的阈限空间。当我们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游览时,就有可能进入一种新旧身份、地位或思想框架的交叉共融的之间性状态中,我们即作为一个外来者存在,但同时又领略了旅游景点的文化魅力,受到了一种新的启迪和生命“洗礼”,从而实现“通过仪式”的过程。
(二)人文纪录片中的城市文本解读
在《一本书一座城》所建构的阈限空间中,人们不断地进入一种“通过仪式”的状态,并通过声音和画面所创造的影像文本,解读着城市的意义,具体表现为:
1、行走城市作为一种“通过仪式”
旅游作为当代社会中个体和群体的一种周期性的身份转换和仪式表演活动,是一种典型的“通过仪式”,它会带领人们走进阈限空间,并实现身份、地位或思想的某种变化。在旅游过程中,对于游人而言,所见的各类景点和建筑本身的符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而游人在观看和游览的过程中,也会不由自主地将建筑与景点所体现出的符号能指,与游人想象中的文化所指相对应,从而实现景点实体与想象维度间的转换。与此同时,游人还在不断观察和体验旅游景点“原住民”所创造的各种文化,并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重新建构出自己心目中关于这个城市的诸种意象。这种行走式的“通过仪式”,在《一本书一座城》节目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在节目中,创作者选取了欧洲和中国的16座历史文化名城作为蓝本,在主持人李晗的带领下,观众们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人文发现之旅。在16集节目中,创作者均以与这座城市密切关联的一本书为线索,精心选取城市的各类建筑与景点,并不断发掘这些建筑与景点背后的符号意义和文化内涵,从而实现对这些城市意象的重塑,如《伦敦:安乐椅侦探和帝国旧梦》《北京:再会,老北京》《巴黎:流动的盛宴》《台北:食梦兽和脸之书》《柏林:再见,柏林》《上海:繁花》《香港:天工开物,旧物温柔》《杭州:杭城一页》《罗马:永恒之城》等。在影片中,这些知名的大都市被重塑为一个个新的符号,如伦敦被重塑成一个怀旧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侦探出没的神秘城市,巴黎成为一个让人终身难忘的艺术之都,罗马则是所有欧洲城市的原型,它向前是希腊,向后是文艺复兴,它将自己关于城市的概念推向整个欧洲。而在讲述北京、台北、上海、香港、西安等东方城市时,创作者则选取了胡同、弄堂、咖啡馆、茶楼、五金店和武馆等作为符号能指,尝试讲述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旧事物的冲突和人们思想及生活的变迁。节目并没有沉浸在对旧有文化消逝的哀伤中,而是流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展示了这些城市迎接新事物和新挑战的决心,这种“通过仪式”也让人们受到了思想的启迪和洗礼。
2、影像观看作为一种“通过仪式”
影像观看不仅是人们的一种信息获取形式,随着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它也成为了一种“通过仪式”,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借助于各类媒体终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将私人空间中的媒体使用拓展到公共空间中,实现了对空间的“重新规划”,从而创造出“阈限空间”,这就是潘忠党教授所说的阈限空间的第三种类型,即一种情境性的阈限空间。
观众在观看《一本书一座城》这一节目时,可以借助于电视镜头和主持人的讲解来获取关于城市的种种印象。而观众跟随主持人及镜头的移动,去探寻这八座城市的面貌,这仿佛就是一个正在进行的“通过仪式”。在这个仪式中,观众通过影像观看来解码创作者所形塑的城市模型,并获得相应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如在柏林篇中,节目以《再见,柏林》的作者伊薛伍德的经历和视角为主线,去探寻这座曾经被柏林墙而人为分隔的城市。整集影片中还穿插了一些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酒店》的片段,强化了对柏林这座城市的影像形塑。此外,创作者在介绍柏林这座城市的时候,还在不断进行反思,从而引发了人们对过往历史的思考。而香港篇则以《天工开物·栩栩如真》这部小说为线索,整个片子以作者口述的生活经历为线索,探究了普通香港人是如何在这座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中辛勤工作,并扎根下来的过程。影片关注的重点是城市中生活着的普通人,洋溢着浓浓的人文关怀,而观众也可以通过这种仪式性的观看过程,了解香港人辛苦创业、艰难生活的过程,既建构自己心目中的香港印象,又获得了十分难得的审美体验。
3、被观看的城市意义解读者
不同于一般的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启用了节目主持人,并以主持人为第一人称去寻访经典、思考城市生活。节目的主持人李晗是作为一名知识女性的形象出现的,她有涵养、有见识、端庄、美丽、大方,曾经主持过新闻评论节目《新闻深一度》、人文节目《人文深呼吸》、人文综艺节目《中华好故事》等,她不仅有着丰富的主持经验,还有留学英国的背景,这都使得她的形象十分符合该节目的深度人文的定位。在纪录片中,李晗俨然成为一名“通过仪式”的“引导者”,在她的指引下,人们得以揭开八座城市的神秘面纱,并获得了一种新的审美体验。此外,该纪录片的制作团队也是一批留学海外的文化精英,如导演是留美在读博士,制片人是精通五国语言的留法在读博士,剪辑师是香港留英硕士,连助理也是留英、留法、留德的电影学院的高材生,这种中西合璧的制作团队,既保障了节目的制作水平,也为节目灵活地从东西方的双重视角去解读八座城市提供了保证。
在该纪录片中,不但城市的建筑、景点、人物、历史文化成为被观众观看的对象,这让观众有了进一步了解这些城市的机会,而且主持人李晗及创作者团队也成为了被观看的对象,他们对城市的观看方式,对城市意义的解读方式,都会影响观众的判断,而观众也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完成了对创作者意图和形象的解读,并藉此再次解读这些城市的意象。在李晗及其制作团队的带领下,人们仿佛踏上了一条寻访中外十六座古老城市的“通过仪式”。在这些城市意象解读者的带领下,人们在品位书本、行走城市的过程中,得以领略这些城市的文化魅力,得以重新解读这些城市的人文内涵,得以反思这些城市所带来的心灵震撼,从而最终获得了关于这些城市的全新意象,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飞速发展,香港、台北、西安等城市的历史变迁,杭州、巴黎、罗马等城市的包容且浪漫的文化氛围等。
4、城市意象的碎片化的解读
在解读伦敦、罗马、西安等十六座城市的意象时,《一本书一座城》采取了碎片化解读的叙事模式,这种叙事模式符合互联网时代信息编码的方式,也符合当前受众的接受心理特征,有利于人们对节目所提供的诸多信息的接受和解码。当前,人类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而这一时代人们最大的阅读特征就是去中心化、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因此,在建构城市意象的时候,不能如以往一样采取宏大叙事的模式,全面地展示城市生活的全貌,只能选择较小的切入点,展现事物的局部。在《一本书一座城》中,创作者选取了这十六座城市中较有代表性的场景特征切入,如伦敦的私家侦探、柏林的柏林墙、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香港的武馆和五金店、西安的古董店等,并试图从这些城市的微小细节切入,去深入解读这些城市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碎片化的解读方式也造成了对城市意象建构的片面化、浅薄化的问题,不利于人们顺利从节目所提供的诸种“阈限空间”中完成身份、地位或思想的某种“转变”。
三、互联网时代人文类节目的创新路径
《一本书一座城》是浙江卫视“人文深呼吸”节目带中的中坚力量,虽然它的播出时间是在晚间的11点以后,但正是在深夜时分,喧嚣了一天的人们才得以安静下来,并有了进一步思考的可能,节目播出后良好的社会反响,也证明了这一点。当人们跟随着主持人及制作团队一起走近那一本本书,走近那一座座城市的时候,重新获得了反思城市生活的时间和机会。该节目犹如一阵“春风”,为电视节目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人文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样本。它启示我们,在互联网时代人文类节目的创新路径至少有以下几种方式:
1、“人文”意象的小切口深度开掘
抽象而富有内涵的“人文”意象是人文类节目的内核,直接影响到人文类节目社会教化功能的实现,因此,“人文”意象的建构过程及建构方式,也是提升人文类节目内涵与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在《一本书一座城》中,创作者以书为线索,通过对书中所涉及的具体场景和事物的探寻,尝试揭示城市生活中具有深刻内涵的独特风貌,风格清新而又贴近观众,引人深思。它启示我们,人文类节目在建构复杂而抽象的意象时,可以从具体的、微小的、生活化的事物和场景切入,深入分析这些事物和场景背后的文化意义,并通过对多个相关联事物和场景的具体展示和相互印证,深度开掘“人文”意象的内涵,实现文化意义的建构任务。
2、多屏互动模式的灵活运用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人文类节目要重视对多屏互动模式的运用,并将自己的优势与互联网的技术特长结合在一起,在这方面《一本书一座城》做了初步尝试。节目除了在浙江卫视播出外,还在网络上开发了专门的网页版,用户既可以通过登陆浙江卫视的客户端或网络电视台,点击进入节目的官方网页,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检索,直接登陆官方网页观看节目。节目官网制作得十分精美,整个网页由无数的图片无缝拼接而成,主持人以不同的形象与不同的城市组合在一起,传递出不同的意蕴。网页上的不同板块之间也没有硬性的分隔线,节目之间分别以图片的形式从上到下依次排列,无缝对接,浑然一体。当用户将鼠标轻轻移动至某一副图片时,就会出现一个大的播放键,直接点击就可以实现在线播放,十分有创意。在节目的播放页面中,制作者还在屏幕右上方设置了浮动的弹幕,便于网友随时发表观感,互动性较强。此外,节目在宣传推广期间,也充分利用了多屏互动,节目组将剪辑制作的精美宣传片,投放到浙江卫视、各大视频播放网站、相关客户端,以及其他互联网平台上循环播出,增加了节目被认识和观看的可能。
3、“跨区域合作”模式的运用
据该节目主持人兼制片人李晗介绍,她在拍摄与制作该节目时,调动了自己的全部社会资源,往往是每到一个地方都请当地的朋友来帮手,而节目的导演、海外制片、剪辑师、助理也都是留学海外的高材生。李晗利用互联网实现了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创作者之间的“跨区域合作”,不仅为节目制作节省了成本,也保证了节目的高水准、高品质的制作能力。这为人文类节目的制作提供了某些借鉴,在保证节目制作的基础上,可以积极利用各类资源,实现资源的重组与有效利用。
4、主持人跨界转型的尝试
近年来,随着综艺真人秀节目的热播,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日益被边缘化,主持人的跨界转型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李晗在《一本书一座城》中的成功也启示我们,只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特长,突出自身的个性,主持人也可以深度介入,甚至是主导节目的制作。当然,主持人跨界转型的基础应当是主持人自身的个性,需要循序渐进,不能贪多,也不能盲目。
此外,人文类纪录片还要重视对观众话语的赋权,需要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并开辟各类平台,让观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交流心得,这样才能在新媒体的包围下,寻找到突围之路。
注释:
[1][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3年1月第2版,第217页。
[2]Van Gennep, A. (1960). The Rites of Passage,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pp3.
[3]Turner, V. A. (1964/1979). Betwixt and Between: The Liminal Period in Rites de Passage. In Lessa, W. A. & Vogt,E. Z. (eds.), Reader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4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pp.234-243.
[4]潘忠党,於红梅:《阈限性与城市空间的潜能——一个重新想象传播的维度》,《开放时代》,201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