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
——利用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

2018-05-04毛雁冰龙新亚

图书馆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化站城乡供给

毛雁冰,龙新亚

0 引言

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与城市地区相比,中国农村地区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也面临供给总量不足、城乡及区域供给差异化显著和供给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由单纯注重规模和数量的增加,转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重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相契合,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面临着两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提高总量的供给水平,二是增强整体质量,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以提升我国整体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1 文献综述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1];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到2020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战略目标[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和实践开展了大量的相关研究。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张天学对江苏省徐州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存在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和效率不高的问题[3]。徐双敏等根据湖北省17个市(州)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活动、公共文化设施和不同区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都存在契合度不高的问题[4]。毛雁冰等通过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回归检验发现,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滞后于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地区和城乡之间公共文化供给差异显著[5]。王晔等利用实证分析验证了现行的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6]。张青通过安徽省的实证调研发现,有限的县乡财政资金严重影响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由此提出建立财政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机制,包含财力保障机制、供给决策机制和绩效考评机制[7],从财政支出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Wang等指出城乡公共服务存在巨大差距,认为深层次的主要原因还是政府的政治和道德倾向引起的政策偏颇和行为扭曲[8]。Dreyer等认为政府间转移支付可以有效缩小经济社会间的发展差距,从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9]。于志勇的研究发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非对称化和非均衡化的问题,提出需以保障农民权益为基点、以建设制度与机制为着力点、以改革财政体制为抓手确保实现均等化的价值与目标[10]。何义珠等从公民参与的视角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进行了研究,提出建立全民化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构建以公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制度等建议,以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11]。赵威提出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间合理竞争,强化需求主体对供给效果的评价反馈,提升文化服务要素质量和加强文化科技创新有助于解决城乡公共文化服务非均等化问题[12]。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及供给模式的选择,Pacione认为公共服务供给的水平对居民生活质量有影响,提供公共服务应是地方政府的一项主要职责[13]。王大为指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公共文化服务绝不是任何私人组织的盈利活动,是一项关乎全民共同利益的公共事业,必须由国家政府来举办[14]。李少惠等通过分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三种模式,即政府主导型、合作型及社会化主体主导型,提出应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和第三部门多中心治理主体互动合作的供给模式,以提高供给绩效[15]。吕志胜等从公共文化多元化供给模式的形成机理入手,阐释了公共财政直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间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领域的有效方式[16]。陈波指出乡间艺人已成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基础性资源之一,应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直接分配或引导相关文艺资源服务于农村文化,激发乡间艺人的从艺热情[17]。蔡起华等认为政府应注重农户参与供给的意愿及方式,积极构建农户参与供给的制度平台,引导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组织,进而诱导农户积极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18]。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绩效,Sam paio等利用DEA方法对欧洲和巴西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的绩效进行了分析[19]。White等则使用FDH方法对图书馆公共服务的绩效进行衡量[20]。郭小玉通过构建三个层次的指标体系对农家书屋文化服务的绩效进行评估,并据此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个案分析,验证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有效性[21]。王学琴使用DEA方法对江苏省公共数字图书馆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估工作的实施是未来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点之一[22]。贺林波等通过文献研究认为,应当从回应性、配置效率和社会效率三个维度全面深刻地认识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基于效用的成本收益评价、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公共产品供给的外溢性[23]。

综合来看,国内外学者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分析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也开始逐步引入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现状,重点分析影响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进而对提升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水平、优化供给结构提出建议。

2 统计描述与实证检验

本文利用2000-2014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水平。

2.1 模型构建

为分析各因素对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构建模型如下:

其中,toco表示各地区乡镇文化站的年度收入。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乡镇文化站的年度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等,主要用于提供报刊阅览、体育健身、文化娱乐、民俗活动等公共文化服务,其中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总和自2000年后成为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要来源。因此,本研究选取乡镇文化站的年度收入来衡量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年度收入越高,供给水平越高。

ruco表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反映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纯收入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fina表示财政分权的强度,为人均地方财政支出占人均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比重越高,财政分权的程度越高。

exra表示城乡消费结构二元对比系数,利用城乡消费结构的差异化程度,反映城乡二元结构差异的强度。数值越小,城乡一体化程度越高;反之,数值越大,城乡二元结构差异越大。具体表示为:

城乡消费结构二元对比系数=|城市恩格尔系数/农村恩格尔系数-1|

educ表示农村地区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人口占比,反映农村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比值越大,文化素质越高,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表达能力越强、需求意愿越大、表达路径更多样化。

i、t分别表示i个省份和t个年份。

2.2 描述性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为《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根据相关统计分析数据,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更多地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直接影响。2000年农村地区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253.4元,2014年上升到10488.9元,同期乡镇文化站年度收入由6.1亿元增加到74.7亿元,都得益于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财政投入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要来源,2000-2014年间,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总和在乡镇文化站年度收入中的占比由64.3%上升至95.5%。这也说明政府是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在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忽视各地实际情况的现象,导致供给形式单一等问题,从而造成供给低效或无效。同时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尚未结束,客观上存在着城乡之间多方面的发展差异以及地区之间的不平衡问题。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00年农村地区文化事业费占全国的比重为26.7%,城市地区为73.3%,城乡差异化显著。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城乡之间文化事业费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但农村地区的水平仍落后于城市地区;2000年东中、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占全国的比值分别为45.7%、23.8%和21.7%,2014年西部地区上升为29.3%,东中部地区占比依次为41.6%和22.9%,区域差异化依旧显著。另外,农村地区公共文化需求的主体发生了变化。2000年,农村地区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人口在农村地区总人口中的比重为0.5%,2014年上升到2.5%,加上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等“三留”人群和中青年“返乡人群并存,导致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主体和需求意愿表达更加多样化需求结构也从单一的基本文化需求向追求精神价值与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转变。

表1 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同变量对数变换后的结果

上述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是基于统计数据的直观描述,为更加准确地阐述各因素对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程度,需要通过计量模型做进一步的检验。

2.3 实证检验结果

为增加变量的稳定性,消除异方差问题,将模型(1)的5个指标所对应的31个省份、15年的面板数据取对数后,得到模型(2)及表1的结果。

为了避免伪回归的出现,在进行面板回归之前,利用Levin,Lin and Chu(LLC)检验和Im,Pesaran and Shin(IPS)检验的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是一阶单整的(见表2)。

每个时期样本中的省市自治区完全一样,且n=31,T=15,为平衡的短面板数据。乡镇文化站年度收入的混合回归(混合OLS)、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的结果见表3。

根据最小二乘虚拟变量估计法(LSDV)的回归结果,绝大多数个体虚拟变量均非常显著(p值为0),因此拒绝“所有个体虚拟变量都为0”的原假设,存在个体效应,不应使用混合回归。此外,利用hausman检验的p值也为0,在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中应采用后者。因此,检验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固定效应模型可设为:

表2 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括号里的值为对应的p值,p<0.05表示通过检验。

表3 回归结果

其中,β为待估系数,ai、ui,t分别为常数项和残差,代入回归结果后为:

不同区域(东、中、西)的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区域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根据表3的回归结果可发现: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lnruco)、财政分权的强度(lnfina)和农村地区大专及以上文化人口占比(lneduc)对乡镇文化站的年度收入(lntoco)有正向影响。其中,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财政分权强度的影响作用十分显著。城乡消费结构二元对比系数(lnexra)对乡镇文化站的年度收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具体来讲,各个变量对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影响可以解释为以下四点:

第一,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乡镇文化站的年度收入存在正向关系。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提高1个百分点,乡镇文化站的年度收入提高1.795个百分点,表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乡镇文化站可获取的补助越大,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越高。由表4可见,不同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收入弹性系数是不同的,东、中、西部分别为1.773、1.829和1.588。总体来说,我国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高于中西部地区,但近年来出现了增幅下降的趋势。受此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也出现相似的变动趋势;中西部地区随着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提升空间较大。

第二,财政分权的强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乡镇文化站的年度收入提高0.936个百分点,财政分权的强度越高,县乡级政府的自主性越强,乡镇文化站可获取的收入越多,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越高。由表1可知,东部地区平均财政分权强度最大,中部地区最小;然而根据表4的结果,中部地区财政分权的弹性系数最大,其次是西部和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财政分权强度的提高意味着其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上升的空间高于东部地区。

第三,城乡二元结构差异与乡镇文化站年度收入呈反向关系。城乡消费结构二元对比系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乡镇文化站的年度收入降低1.142个百分点。城乡消费结构二元对比系数越大,表明城乡二元化程度越高,城乡之间的差距越大,使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倾向于城市地区,弱化了农村地区的发展。表1中城乡消费结构二元对比系数的均值东部地区最小,西部最大,表明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结合表4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可知,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对东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作用为正,但对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却产生负面影响。这充分说明了东部地区城乡一体化的水平较高,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也相对较高。从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来看,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提高。

第四,农村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与当地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呈正向关系。农村地区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人口占比每提高1个百分点,乡镇文化站的年度收入提高0.125个百分点。农村地区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人口占比越高,表明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主体的教育水平越高,对公共文化的消费能力和需求表达能力越强,诉求渠道更多样化,从而拉动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提升。表3显示,农村地区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人口占比对乡镇文化站收入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说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水平不高,还不能形成高质量的公共文化需求。另外,从表4的结果可看出,西部地区需求主体教育程度的弹性系数绝对值远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意味着西部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农村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变化对公共文化供给的影响会越来越显著。

4 结论

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分权的强度、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和农村地区人口受教育程度对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存在显著影响。我国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以政府为主体,主要依靠财政投入,这在客观上会造成供给内容及形式单一,效率不高等问题。与城市地区相比较,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相对不足;从地区角度来看,东中西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区间公共文化供给的差异显著。从农村地区内部来看,需求结构从单一的基本文化需求转向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价值与自我实现,供需错位导致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结构性矛盾突出。针对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和供需错位结构性矛盾的双重困境,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水平,优化供给结构,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水平是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物质基础;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保持适度经济增长规模,将为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激发农村地区文化发展的活力。(2)财政分权在一定程度上可调动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积极性;同时也应注意科学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相应的支出责任,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并完善地方官员监督机制,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3)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造成城乡之间要素配置不均;应推动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及城镇化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不断整合城镇和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推动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发展,建立城乡文化资源共享机制。(4)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自由流动,可以改变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主体结构,导致新公共文化服务诉求的产生。因此,应了解和掌握农民群众最热切、最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探索新型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供给形式,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改革,拓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渠道,提升供给的水平和质量。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 个 五 年 规 划 的 建 议 [EB/OL].(2005-10-11)[2017-08-05].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746/3781965.html.

[2]胡锦涛.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11-08)[2017-07-09].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3.html.

[3]张天学.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2010(6):84-88.

[4]徐双敏,宋元武.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契合状况实证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5(5):67-75.

[5]毛雁冰,韩玉.新常态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的实证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5(12):32-38.

[6]王晔,臧日宏.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影响[J].经济问题,2014(6):107-111.

[7]张青.新常态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12):166-170.

[8]X Wang,J Piesse,N Weaver.Mind the gaps: A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ultiple dimensionsof China’s rural-urbandivide[J].Asian,2013,8(9):1-11.

[9]Dreyer J K,Schmid P A.Fiscal federalism in monetary unions:HypotheticalfiscaltransferswithintheEuro-zone[J].International Review ofApplied Economic,2015,29(4):1-27.

[10]于志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4):110-112.

[11]何义珠,李露芳.公共参与视角下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3(6):17-20.

[12]赵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机制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5.

[13]M Pacione.Geographyand public finance:Planningfor fiscal equity in a metropolitan region[J].Progress in Planning,2001,56(1):1-59.

[14]王大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征与现代政府的文化责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67-69.

[15]李少惠,王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44-48.

[16]吕志胜,金雪涛.基于公共财政的公共文化多元化供给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2(12):18-21.

[17]陈波.乡间艺人机会损失的形成和补偿研究——基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63(3):347-355.

[18]蔡起华,朱玉春.农户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意愿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3):45-51.

[19]BR Sampaio,O LNeto,YSampaio.Efficiency analysis of public transport systems:Lessons for institutional planning[J].Transportation research,2008,42 (3):445-454.

[20]K De White,B Geys.Evaluating efficient public good provision: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a generalized conditionalefficiencymodelforpubliclibraries[J].Journal of UrbanEconomics,2011,69 (3):319-327.

[21]郭小玉.“农家书屋”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22]王学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4.

[23]贺林波,李燕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三维目标[J].湖南社会科学,2014(2):77-80.

猜你喜欢

文化站城乡供给
新时代基层文化站所如何开展好群众体育文化活动
城乡涌动创业潮
乡镇文化站工作创新机制的新举措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新时期乡镇文化站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