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右室巨大血栓一例

2018-05-04赵宁刘永生朴哲浩李英豪施恒荷祝红晶刘斌

关键词:右室起搏器植入术

赵宁 刘永生 朴哲浩 李英豪 施恒荷 祝红晶 刘斌

患者男性,60岁,因呼吸困难入院,5个月前行心脏双腔起搏器植入术。超声心动图及肺动脉CTA见右室巨大血栓及右房血栓,予低分子肝素治疗1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右室血栓明显减小,抗凝治疗有效。

心血管病学;心脏起搏器植入;右室血栓;心力衰竭;抗凝;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患者男,60岁,5个月前因“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行心脏双腔起搏器植入术(起搏电极置于右房及右室心尖部),13天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逐渐出现夜间不能平卧,入院治疗。 体格检查:体温 36.5℃,血压100/70 mmHg,双肺呼吸音弱,右下肺为甚,心界不大。心率6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肝脏肋下可触及,质软,有压痛,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入院后心脏彩超检查示:右房48 mm×64 mm,右室22 mm,左房40 mm,左室47 mm,左室射血分数0.48;左右心室搏动不同步。右心内见起搏器导线回声。右室腔内靠近外侧壁探及两处实质略强回声,无明显活动性,大小分别为22 mm×20 mm及19 mm×13 mm(图1)。右房外侧壁探及19 mm×12 mm的实质略强回声。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左右冠状动脉走形及分布正常,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中远段可见75%狭窄,远端TIMI 血流Ⅲ级;回旋支未见明显狭窄,远端TIMI 血流Ⅲ级;右冠状动脉近端可见10%~20%狭窄,远端TIMI 血流Ⅲ级。肺动脉CTA检查:右房、右室明显充盈缺损(图2)。入院查肌钙蛋白I 11 ng/mL(0.01~0.023),肌红蛋白>900 ng/mL,D-二聚体 8.64 μg/ml(参考值0~1.0),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29.0 μg/mL。血沉7 mm,血象正常,血气分析:pO256 mmHg,SO290.7%。明确右室巨大血栓、右房血栓后予低分子肝素6 000 U,2次/日,皮下注射,1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见右室血栓明显减小,右房血栓较前稍减小(图3),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症状亦明显改善,后续口服达比加群酯继续抗凝治疗。

右室腔内靠近外侧壁探及实质略强回声,大小分别为22 mm×20 mm,19 mm×13 mm

图1患者超声心动图

右室明显充盈缺损

右室血栓明显减小

讨论1985年德国物理学家Virchow指出血栓形成的三要素即血管受损、血液改变和血流瘀滞[1],这些因素仍认为是血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心室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很多,如心肌的收缩力、血流速度、瓣膜返流程度、是否合并心房颤动,以及血流的高凝状态、是否服用抗凝药等。目前临床上起搏器植入术后无症状性血栓形成发生率在35%~45%[2],但巨大的右室血栓形成并导致严重并发症的极为罕见。其形成原因,考虑与起搏器植入以及术后心室不同步有关。临床上右室心尖是目前起搏器电极最常植入的位置,该部位起搏改变了正常心脏的激动收缩顺序和造成了左、右心室激动及机械运动的失同步,使心底部、室间隔和心尖部出现不协调收缩,甚至矛盾性室壁运动,从而造成心室血液瘀滞,加重血栓形成风险,而当心室不同步致心泵功能减弱时,血液瘀滞更严重。该患者起搏器植入损伤心内膜,血液与内皮下结缔组织接触,血栓形成机制启动,心室不同步诱发血栓形成,血流缓慢及涡流又使血栓不断增大。

Bellmann等[3]研究显示在起搏器植入术后平均5年出现新发心衰,与起搏器植入术后致心室不同步相关。而该病例中患者在植入起搏器5个月后即出现以右心衰为主的全心衰,考虑其为心室不同步基础上合并右室巨大血栓及右房血栓,血栓位于右室流入道及流出道附近,右心排血通路处于严重阻塞状态,右心负荷过重,不能将体循环回流的血液充分输送至肺循环,临床出现右心衰症状。本病例就是在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情况下,心衰症状严重,且以右心衰症状为主,行超声心动图见右室壁舒缩动度极小,药物治疗心衰症状改善不明显,这与巨大血栓阻塞右室血流相关。

该病例中患者在明确右室巨大血栓并右房血栓,除外肺栓塞后,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1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见血栓明显减小,且心衰症状改善,并后续口服新型抗凝药达比加群酯继续治疗。

1 邓家栋,杨崇礼,杨天楹,等. 临床血液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4-64

2 Barakat K, Robinson N, Spurrell R. Transvenous pacing lead-induced thrombosis: a series of cases with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Cardiology,2000,93:142

3 Bellmann1 B,Muntean BG,Lin T, et al. Late deteriora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fter right ventricular pacemaker implantation[J]. Anatol J Cardiol,2016,16:678

猜你喜欢

右室起搏器植入术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糖尿病心肌病右室功能的应用进展
儿童右室流出道微静脉性血管瘤1例
斑点追踪技术评估肺动脉瓣狭窄胎儿右室功能的应用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利伐沙班用于股腘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支架植入术后的临床观察
起搏器置入术术中预防感染的护理体会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室圆周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