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瓷画故事

2018-05-03李美彤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明清瓷画

李美彤

摘要:明清瓷画故事众多,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以倪亦斌《看图说瓷》一书中涉及的瓷画故事及内容为依据,试将明清瓷画故事进行总结与分类,并发掘瓷画故事所体现的社会价值与时代风尚。

關键词:《看图说瓷》;明清;瓷画;瓷画故事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8)06-0048-01

明清瓷器闻名于世,画有瓷画的瓷器华而不妖、雍容中流露着质朴,散发着属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青花瓷山水画、花鸟画等为世人所熟知,但其中也不乏人物故事画,瓷画中的每个人物在画匠的笔下栩栩如生,似穿越时空向我们讲述专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研究瓷画故事,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社会人们的兴趣所在,也可以发掘图像背后的社会历史生活,甚至可以起到正经补史的作用。

一、爱情类——《西厢记》

《西厢记》是一部风靡了数百年的巨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和戏剧史上都有很高的价值,“戏中人物场景在中国陶瓷史上出现的频率远远超过任何其他戏曲小说”。

英国陶瓷收藏家巴特勒爵士收有的一只1673年烧造的青花釉里红人物瓷盘,上则绘有《西厢记》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在唐贞元年间,图中画有四位人物,张生、法聪和尚、莺莺和红娘,描绘了张生和莺莺初见面的场景。

2007年越南政府委托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的中国外销瓷中《拍卖图录》718号拍品青花“翻墙”图纹碟上则描绘了另外一幅戏剧性的场面。张生和莺莺相爱后,有叛将带兵要抢莺莺为妻,崔夫人许愿谁有退兵计策,就将莺莺嫁给谁。张生解围退兵,但崔夫人却食言,张生因此而生病。张生在红娘的出谋下,月下弹琴获得莺莺的感动,“莺莺给张生写了一首谜一样的小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依信翻墙到来,但是出门前还化好妆的莺莺在张生到来时却给张生泼了冷水。

《西厢记》一类的爱情故事在明清瓷器中颇为常见,除了《西厢记》外,明代汤显祖《牡丹亭》(描写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明代张凤翼《红拂记》(讲述红拂女与李靖一见钟情后闯荡江湖的故事)等都是深受明清各个阶层人士所喜爱的瓷画故事。明清瓷画中的爱情故事一方面虽深受统治阶级的喜爱,另一方面也表现底层人民反对封建,对于平等的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人民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愿望。

二、“求贤”类——《版筑求贤图》

《版筑求贤图》是明代唐寅所作诗画,其故事是《书经》中《商书》里一篇《说命》的历史。“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是讲商高宗武丁苦于治理国家之时在梦中梦到一位有才能的大臣,并让画匠将其在梦中的形象画下,“俾以形旁求于天下”。终于,官员在“傅险”的一个地方找到了画中人,此人名为“说”,但因他没有姓,所以将他所在地“傅”用作他的姓,从此傅说成为了商朝相国,并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武丁和傅说的故事也流传至今,成为明君贤相的典范。

明清瓷画中与《版筑求贤图》类似的表示帝王“礼贤下士”的故事还有《伯夷叔齐叩马谏武王伐商图》(伯夷叔齐以身犯险进谏武王的故事,源自《史记伯夷列传》),“圣君求贤”图往往反映着社会统治阶级所希望推行的社会风尚,表达统治者为仁君的统治思想,进而以这种方式稳固自己的统治。

三、传奇类——《昙花记》

明代传奇《昙花记》由屠隆所作,是讲述主人公木清泰修道成仙的故事。其第5出《郊游点化》被描绘在了中国历史博物馆所藏明代崇祯青花净水碗上,“一对疯疯癫癫的方外人士和作为对立面的道貌岸然、功成名就、治国平天下的官人”,所画得正是主人公被“仙人”在道路上点化的场景。

“明朝是传奇作品涌现的时代”,众多传奇作品被描绘在了明清瓷器中,这种带有传奇性,甚至鬼神或者神话性质的故事从古至今一直深受人们欢迎,表现了各个阶层民众的兴趣取向,同样也是社会文化的另一种体现。

瓷画以瓷器的依托为生命源泉,瓷器又因跃然纸上的瓷画而鲜明活泼;瓷画给瓷器注入了新的活力,瓷器由给予了瓷画另一个生命。瓷器和瓷画故事带给我们的不单是视觉艺术上的享受,而是通过图像向我们传递属于那个年代的人情冷暖,讲述图像背后的社会生活与故事。

猜你喜欢

明清瓷画
当代瓷画作品选登
关于王凤池生平及其瓷画的考辨
蒋晓贝瓷画艺术作品
瓷画猫系列作品
丁村民居砖雕艺术研究
明清江南教育情况研究
王清丽瓷画
明清商业与帝制体系关系论纲
明清如何疏解北京人口
明清皇帝如何施政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