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渔药使用量的有效措施与方法(下)
2018-05-03陈昌福
陈昌福
(华中农业大学,武汉 430070)
向放养有实验鱼的容器中定量添加市售的各种杀虫渔药后,定时检查供试鱼体上寄生虫数量的变化,通过比较各种杀虫渔药的驱杀虫效果,判定各种杀虫渔药的质量和决定选用杀虫渔药的种类。在完成了杀虫药物和消毒剂药效试验后,不仅是可以帮助养殖业者选择到真正合格的渔药,而且也可以帮助养殖业者确定这些合格渔药的准确使用剂量,避免药物使用后难以达到理想的杀虫或者消毒的效果。
对于水产养殖中需要经常使用的消毒剂,为了检验其杀菌效果,也是采用与选择杀虫药物相似的试验方法。具体做法是将各种消毒剂按照一定的浓度,均匀地添加在盛有定量养殖池水的玻璃烧杯中,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放置40分钟后,从其烧杯中取水100μL涂在盛有培养基的平皿上。将涂好的平皿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定时间后,取出观察平皿中菌落生长情况。培养皿中出现菌落数量少者,判定该消毒剂的杀菌效果比较好,被作为选用的消毒剂对象,反之则判为供试消毒剂的杀菌效果较差(图4)。
图4 消毒剂对养殖池水中细菌的杀菌试验
3.完成药敏试验,确定用药剂量
对于抗生素类渔药,为了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确定准确的用药剂量,完成对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实验是必须的。坚持常年从养殖池塘的患病水生动植物中,分离致病菌并进行了对致病菌的耐药性监测(图5)。在针对病原菌完成药物敏感性的基础上,就可以根据药物
对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准确地选择抗菌类渔药,并且依据MIC浓度决定有效治疗疾病的用药量(图6),从而真正做到避免盲目或者滥用药物。
图5 在超净工作台上从患病鱼体内分离病原菌
我国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在养殖水生动植物病害防治过程中,比较困惑而难以自行解决的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1)当养殖水生动植物病害发生时,养殖业者无法确诊其疾病。由于不能确诊疾病,要做到对症用药也就无从谈起了。盐城裕达养殖有限公司利用建立的实验室,通过常年分离、鉴定病原,从根本上解决了无法确诊疾病的问题。由于能确诊疾病,选择合适的药物也就有了依据。(2)面对渔药市场上的数百种质量参差不齐的渔药,养殖业者无法选择合格渔药。如果所选用的渔药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的话,科学用药和药物疗效自然也就难以期待了。如果水生动物执业兽医或者水产养殖业者能注重利用杀虫实验检测杀虫渔药、利用杀菌实验检查渔用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和利用对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抗菌类渔药的药敏性等,在对市售的各种渔药进行药物效果验证的基础上,选择和使用合格的渔药,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因采用假冒伪劣渔药造成的经济损失。只有药物选择正确了,有效治疗疾病才是可以期待的。(3)因为不知道病原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养殖业者无法做到精准给药。如果能长期坚持对于致病生物的药物敏感性测定,做到根据病原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用药,也就可以解决精准用药的问题。只有做到了精准用药,才有可能避免因为盲目用药而难以达到药物治疗的理想效果。
图6 试管法测定抗生素类药物对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当然,要做到减量使用渔药还涉及到许多因素,如养殖水体的环境因素、养殖优质苗种、对引进的苗种实施严格地检疫、投喂营养平衡的优质饲料、采用科学的养殖模式与技术,等等。但是,上述的准确诊断疾病、选择合格药物和精准确定用药剂量,是在做到药物治疗疾病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地减量用药的基础,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努力创造必要的条件,真正实现科学减量用药的目标。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