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AVB的诊断价值
2018-05-03邵燕,张磊
邵 燕,张 磊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难治性心律失常,且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60岁以上患病率增至2%~4%[1]。而心房颤动时因为窦性P波消失,心房颤动伴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就变得更困难,但普遍认为:(1)心电图不能诊断Ⅰ°房室传导阻滞(AVB);(2)心电图均为房室交界区逸搏或室性逸搏心律时,可诊断心房颤动合并Ⅲ°AVB;(3)心房颤动合并Ⅱ°AVB的诊断较为混乱,先后有作者提出多项参照标准,但至今其心电图诊断标准仍未得到公认。而心房颤动时是否伴有Ⅱ°AVB的诊断对患者病情的判断、用药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探讨出心电图尤其是动态心电图对心房颤动伴Ⅱ°AVB的诊断的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诊断伴有长R_R间期心房颤动患者是否伴有Ⅱ°AVB,最简单的方法即在患者恢复窦性心律时观察是否发生Ⅱ°AVB即可。而恢复窦性心律有很多方法,最直接的方法即患者自行转复窦性心律,并在恢复窦性心律时发生Ⅱ°AVB,但这样的几率实在太低,几乎不可能被记录到。采用人工复律的方法,包括药物复律、电复律及射频消融复律,同样可以达到恢复窦性心律的效果。本研究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可以成功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其优势在于可以祛除药物复律、电复律对房室交界区传导功能的影响[2],能真正反映心房颤动伴长R_R间期及逸搏心律时房室交界区的传导功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1月198例行射频消融术前出现R_R间期>2.0s的心房颤动患者。男121例,女77例,年龄40~86岁,其中高血压病83例,冠心病52例,单纯性甲状腺功能亢进9例,风心病3例,心肌病2例。所有患者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排除心房血栓,临床排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及明显心功能不全(NYHA心功能分级3级或3级以上),根据术后DCG诊断将患者分为两组:无Ⅱ°AVB者为A组,有Ⅱ°AVB者为B组,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A、B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对心房颤动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前后均记录DCG至少各一次,记录术前DCG的平均心率,R_R间期>2.0s及>3.0s的次数,逸搏心律≥3次(包括交界性逸搏和室性逸搏)的总数及分布情况[3],及术后转复为窦性心律时Ⅱ°AVB的发生情况。DCG使用杭州百惠CT_08连续24h动态记录仪,射频消融使用美国强生Carto 3。
2 结果
2.1 两组R_R间期及逸搏心律次数:射频消融术后所有患者的DCG记录均显示已由心房颤动转为窦性心律,但其中只有11例证实为Ⅱ°AVB(B组),其余187例均未出现Ⅱ°AVB(A组)。术前A组中出现R_R间期>2.0s的共1904次(人均9次/24h),其中19例患者合并R_R间期>3.0s的共53次(人均3次/24h),27例患者出现逸搏心律共246次(人均9次/24h)。而B组中术前R_R间期>2.0s的共319次(人均29次/24h),5例患者R_R间期>3.0s的共45次(人均9次/24h),6例患者出现逸搏心律共102次(人均18次/24h),其中5例可见频率小于35bpm的逸搏心律。
2.2 A、B两组R_R间期>2.0s及逸搏心律24h分布:见图1,图2。
图1 A组187例R_R间期>2.0s及逸搏心律24h分布情况
图2 B组11例R_R间期>2.0s及逸搏心律24h分布情况
A组中R_R间期>2.0s及逸搏心律在24小时的分布,主要出现在23:00~05:00,11:00~14:00这两个睡眠休息阶段,其他时间段相对较少。而在B组中,R_R间期>2.0s不仅出现在睡眠时,清醒、活动等非睡眠时间亦有发生,且B组中有8例患者伴有头晕或晕厥现象。
2.3 两组平均心率、长R_R间期及逸搏心律平均次数:见表2。B组中R_R间期>2.0s及逸搏心律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A组,且R_R间期>3.0s的次数也明显增多,最长甚至出现了长达7s的心室静止,其中心室率<35bpm的逸搏心律的患者也占了一半的比例,其中R_R间期>2.0s的平均次数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平均心率、长R_R间期及逸搏心律的平均次数
注:与A组比较*P<0.05
3 讨论
以前有不少心电学专著中提出心房颤动伴Ⅱ°AVB的诊断标准:(1)R_R间期>1.5s,且≥3次;(2)有交界区逸搏或室性逸搏≥3次;(3)心室率<50次/分;(4)f波下传QRS的比例<10:1,且≥3次[4]。符合上述标准之一即可诊断心房颤动伴Ⅱ°AVB。近十几年来,随着动态心电图的普及,发现心房颤动伴长R_R间期及逸搏心律越来越多,但是当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后发现很多患者并未出现Ⅱ°AVB,因此以上诊断标准受到质疑。
为了探索心房颤动合并AVB的诊断标准,国内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国外报道较少)。钱秉源等[5]率先对心房颤动合并Ⅱ°AVB提出异议,认为仅凭心房颤动出现R_R间期或f波下传QRS的比例来诊断Ⅱ°AVB时极不严谨的,并建议摒弃心房颤动合并Ⅱ°AVB的诊断。卢喜烈[6]认为摒弃心房颤动合并Ⅱ°AVB这一心电图诊断,显然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Ⅱ°AVB在窦性心律时可以经常见到,心房颤动时也肯定会合并,不能因为诊断上的困难而予以否定。刘玉芳等[7]提出心房颤动患者心律随着运动、饱餐、睡眠呈规律性变化,提示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能造成R_R间期,并提出凡R_R间期≥3s、并在24h内多次出现,应考虑房室交界区有传导障碍。
从本文的分布图中可见,A组中R_R间期>2.0s及逸搏心律在24小时的分布,主要出现在23:00~05:00,11:00~14:00这两个睡眠休息阶段,其他时间段相对较少,这是由于睡眠或休息时迷走神经张力增加[8],f波下传心室时在房室交界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隐匿型传导,使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处于不应期,且对房室结潜在起搏点产生超速抑制,从而出现长R_R间期。而在B组中,R_R间期>2.0s不仅出现在睡眠时,清醒、活动等非睡眠时间亦有发生,说明与迷走神经张力无关,且B组中大部分患者伴有头晕甚至晕厥现象。从DCG中发现B组中R_R间期>2.0s及逸搏心律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A组,且R_R间期>3.0s的次数也明显增多,最长出现了长达7s的心室静止,其中心室率<35bpm的逸搏心律的患者也占了一半的比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文198例心房颤动伴长R_R间期的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仅有11例为Ⅱ°AVB,即本研究及国内外文献均显示,当心房颤动伴长R_R间期患者转复窦性心律后发现大部分患者并未出现Ⅱ°AVB。综上所述,本文认为:DCG检查时出现心房颤动合并睡眠相关的长R_R间期及逸搏心律不一定能诊断心房颤动伴Ⅱ°AVB,即诊断心房颤动伴Ⅱ°AVB要非常慎重。而出现以下情况时则需要提示心房颤动伴Ⅱ°AVB:(1)R_R间期>2.0s明显增多(超过25次/24h)并出现R_R间期>3.0s,且与睡眠休息无关;(2)逸搏心律明显增多并出现小于35bpm的逸搏心律,且与睡眠休息无关;(3)出现长R_R间期及逸搏心律时伴有头晕、黑曚甚至晕厥现象。符合上述条件越多,心房颤动伴Ⅱ°AVB的诊断越可靠。
[1]Samuel Levy.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arrhythmia of the elderly, causes and associated conditions[J]. Ana Kar Der,2002,10(1):55-60.
[2]董建增,马长生,刘兴鹏,等.环肺静脉线形消融电学隔离肺静脉治疗100例心房颤动临床评价[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10(5):907-911.
[3]郭继鸿.新概念心电图[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2007:410-416.
[4]鲁端.心房颤动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若干认识[J].心电学杂志,2007,26(3):186-189.
[5]钱秉源,马临安,王建平,等.心房颤动时心电图诊断Ⅱ°房室传导阻滞的价值[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3,21(1):36.
[6]卢喜烈,帅莉,石亚君,等.阵发性心房颤动伴心室长间歇的临床意义[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6,15(2):114-115
[7]刘玉芳,金文敏,韩占第,等.心房颤动长RR间期的临床特点[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12(3):171.
[8]Lombardi F, Tarricone D, Tundo F, et al.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d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 stud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R interval changes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J]. European Heart J,2004,25:1242-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