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多元协同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018-05-02欧阳海波黄剑锋李翠艳费杰曹丽云殷立雄刘辉
欧阳海波 黄剑锋 李翠艳 费杰 曹丽云 殷立雄 刘辉
摘要:针对普通省属高校存在获得的政府资助偏低、高水平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以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全体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依托,对其创新能力的多元协同培养模式从理论与实践的多个层面进行归纳和总结。构建了“基于学术网络”的多维度导师团队,实现了多元化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指导;构建了研究生为核心的“核-壳”多角色转换培养模式,强化了创新能力的多维度培养;构建了“三维一体”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拓展研究生创新视野;构建“本硕融通”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延长了创新能力培养周期,夯实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探索出了一條适用于地方工科院校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多元协同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118-03
创新型社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性创新单元,是贯彻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全面战略部署,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结合的实践空间。在创新型社会发展所需的众多要素中,“人才”要素是其需求的核心,是决定创新型社会发展成败的关键性要素。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决定创新型社会发展成败的关键性要素。我国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的2600多所高校中,中央部属仅111所,我国地方工科院校众多,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凸显。普通省属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关系到高校的学科发展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分析
1.导师个人负责制的制约。我国研究生基本是导师个人负责制,实行“单兵作战”和单向指导,研究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课程学习和研究训练,并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导师个人的研究视野、治学方法和思维习惯往往会对研究生产生很大的影响。长期的实践证明,这种“单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研究方法雷同、研究方向单一、研究活力不足等弊端,无法适应现代科学发展对跨学科、综合性、创新性等方面的要求,使得研究生创新意识不足、创新能力匮乏。
2.学术交流平台。学术交流最根本的作用是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激励和启迪,是提升学术创新能力的动力和重要措施之一。然而,地方高校受到经费投入、学术声誉等多方面的制约,学术交流的“走出去”、“请进来”的机会相对较少,研究生缺少展现自己学习感悟、科研能力、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的舞台,不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研究视野。
3.生源质量的制约。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科发展、导师科研有着直接影响,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这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先天条件。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学科建设、培养质量等方面与重点大学存在较大差距,报考生源多为本校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或较低水平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以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本校生源占比约为30%—40%,其中仅有5%—8%的本校生源研究生其本科成绩名列年级前20%。大量优秀生源流向“985”、“211”高校。如何从人口上提高生源质量,统筹推动研究生教育工作,是地方高校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多元协同模式
针对研究生培养模式受到导师视野、学术背景、学术平台、科研项目等因素的制约的问题,提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多元协同模式,以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从导师团队建设、培养模式、培养体系、学术交流平台四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探索。
1.构建“基于学术网络”的多维度导师团队,实现多元化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指导。导师团队可以克服单一导师制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弊端,团队中的导师各尽所长,研究生从导师团队中获得多方教益,充分发挥导师组的联合指导作用,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本成果对构建“基于学术网络”的多维度导师团队开展了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导师团队的构建体现在学术梯度、学缘结构、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的多维度。“基于学术网络”以研究生为中心,以科研项目、科技创新项目为纽带,学科带头人、校内外导师、学术骨干、青年教师、研究院及企业导师、优秀学长作为节点,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创新能力学习指导网络,既可以是学生与导师之间单对单的学习指导,也可以是学生与多位导师之间的互动学习指导,亦可为多位学生与多位导师之间的讨论式学习指导。
学术导师团队以本学科科研团队为基础,由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研究生导师、优秀学长来构成。本学科组建了“功能薄膜及涂层材料”、“结构与功能复合材料”、“电子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等多个科研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科研经验丰富,把握科研方向,注重基础理论的指导;学术骨干年富力强、发展潜力大,注重科研方案的指导;青年研究生导师拥有新知识新理念,注重学科交叉的指导;优秀学长注重在具体创新活动中的传-帮-带的作用,这种“四位一体”的导师学术团队保证学术创新上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导师团队学缘结构、学科方向的多元化,有助于学科的交叉交流和思维方式的相互借鉴,有效地提升了研究生的学术创新能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近年引进的青年教师中外校毕业博士占比达到70%,其中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占比达到20%;同时聘请了近20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校外学术导师,导师团队涉及的学科方向覆盖纳米材料、能源材料、环境材料等多个物理、化学、材料交叉的前沿领域,将引进的青年教师以“双选”的方式全部落实到创新团队中,加强了研究导师团队的创新力量,激活了团队的创新氛围,极大地拓展了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领域。
在研究生导师团队中引入研究院及企业导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聘请了广州蒙娜丽莎新材料集团副总裁刘一军、高工潘力敏,特伦特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福来,山东金晶玻璃总经理潘宏,咸阳陶瓷研究院梁振海院长,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董立社高工等多位产学研合作企业负责人,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导学、导能与导业功能,研究生企业导师的介入增强了研究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拓展了研究生的创新思路。有计划地组织研究生在行业产业的企业工程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开展创新研究活动,培养其符合行业产业需求的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成果向行业产业的转化。
“基于学术网络”的多维度导师团队的培养模式必然会产生多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能够将多学科的背景、专业知识、思维方式及科研能力相结合,发挥其最大优势,这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形势下研究生培养的需求。
2.构建研究生为核心的“核-壳”多角色培养模式,强化创新能力的多维度培养。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本成果构建了研究生为核心的“核-壳”多角色培养模式,以研究生为“核”,以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多要素体系为“壳”,落实到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多角色”转变。将传统“学生”单一角色培养模式转变为以研究生为中心的“学生、本科生创新导师、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论文作者、专利发明人”等多角色培养模式。通过在不同角色的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所需的不同能力要素。作为“学生”通过考试、论文等形式来培养获取与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文献阅读来培养知识自我更新能力;作为“本科生创新导师”,指导本科生的科技创新活动,重点培养研究生的适应性和社交合群能力;作为“项目负责人”培养研究生领导、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作为“项目组成员”重点培养研究生团队协作精神和项目协助与配合能力;作为“论文作者”、“专利发明人”培养了研究生发现与分析问题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成果整理、撰写、运用语言及表达语言、应用工具、计算机及实验数据分析的综合技能。通过“核-壳”多角色培养模式的实践,学生的创新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转变为一个系统工程,将研究生的知识性教育转变为能力教育,且能力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综合的。
3.构建“三维一体”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拓展研究生创新视野。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加知识储备、拓宽学术视野的广度和提升科研创造能力。本成果构建了国际学术交流、国内学术交流、科研团队学术交流的“三维一体”的学术交流平台,使得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呈现全员化、国际化、常态化的特征。国际学术交流包含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短期访学、参加国际会议等;国内学术交流涉及学会、行业协会、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形式;科研团队交流包含校内、院内、团队之间等相互交流。大部分研究生毕业时具有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交流、参加一次国内学术交流、参加多次团队学术交流的经历。在学校对研究生学术交流的大力支持下,本学科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如火如荼。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学生比例均超过30%,参加国内学术会议的学生比例超过70%,各个科研团队均形成了科研例会制度。“三维一体”的学术交流平台使得研究生在学科发展前沿、最新研究领域和科研进展情况等方面开展交流,有利于猎取百家所长,进一步开拓学术视野;通过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仅有利于横向的思想交融和学科交叉,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纵向拓展专业深度。此外,参加学术交流也培养和锻炼了研究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等在内的综合素质。“三维一体”的學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提升了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动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充满着浓厚学术氛围的环境中,研究生会对学术研究更有兴趣,也会对学术研究有更高的价值认同感,使研究生保持一种积极参与科研的状态,使其在内心一直存有追寻真理的梦想,有利于研究生将这种学术氛围内化为动力,从而推动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4.构建“本硕融通”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延长了创新能力培养周期,夯实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本校应届本科生长期以来都是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重要生源,其比例占到了研究生数量的60%以上。基于生源构成的特征,学院提出了构建“本硕融通”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延伸至本科教育阶段。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浓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下,实施了“本硕融通”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在大一对具有考研意向的学生进行摸排,列入“本硕融通”的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创新实践,如“大学生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科技活动。在本科生中构建“核心层—吸附层—流动层”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挖掘和选拔创新人才。以动手能力、吃苦精神、合作意识以及管理能力为核心,重点考查综合运用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选拔核心成员组建项目组。每个项目组包括5—8名“核心层”成员,以大四和大三学生为主,负责设计方案、开展实验,总结项目成果,参加各类科技竞赛;8—12名学生为“吸附层”,以大二学生为主,主要职责是协助核心成员开展工作,为后期进入“核心层”奠定基础;吸引15—22名学生作为“流动层”,学习了解创新项目的运行过程,逐步参与项目,激发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形成了“吸附层”和“流动层”逐渐向“核心层”过渡的递进推进运行模式。每年900余本科生参加各类创新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参与率达到98.5%。本校生源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均有参加创新能力训练“核心层”和“吸附层”的经历。“本硕融通”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时间前移,在本科学习阶段就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夯实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此外,本校生源通过“本硕融通”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基础,也会带动外校生源积极参与到创新活动中,进而促进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升。
三、结语
以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全体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依托,对其创新能力的多元协同培养模式从理论与实践的多个层面进行归纳和总结,构建了“基于学术网络”的多维度导师团队,实现了多元化的研究生创新能力指导;构建了研究生为核心的“核-壳”多角色转换培养模式,强化了创新能力的多维度培养;构建了“三维一体”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拓展了研究生创新视野;构建“本硕融通”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延长了创新能力培养周期,夯实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探索出了一条适用于地方工科院校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特色之路。
参考文献:
[1]董泽芳,何青,张惠.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2):1-5.
[2]崔海亭,彭培英.地方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措施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0(15):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