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院校的《粮油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2018-05-02曹森马超王瑞刘晓燕马立志
曹森 马超 王瑞 刘晓燕 马立志
摘要:通过对粮油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考核方式等内容进行了改革初探,实践证明,这样的改革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适应了新时期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粮油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093-02
《粮油食品工艺学实验》综合食品工程学的各学科知识,在食品专业当中也是重要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国内,大部分高校的食品类专业都有开设。本课程对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工艺技术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理论教学必须结合实验教学才有对知识更深的理解运用。通过实验教学,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得到应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粮油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理论的掌握和技术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由于地方本科高校主要是面向全省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应根据该课程教学要求,即在保证学生对《粮油食品工艺学实验》的知识体系掌握的前提下,依据应用型人才开办地的社会教学相关资源,适当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能够使课程理论授课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专业相关知识掌握当地特色粮油食品,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形成特色实验教学,使学生所学相关专业知识更加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通过《粮油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对提高高校学生质量、增强学生对本地食品类经济建设的能力、增加学生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同时也符合新时期下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
一、粮油食品工艺学实验原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备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掌握新设备相关操作技能。原教学实验的相关设备过于陈旧,并且实验仪器缺乏,只能增加组数,减少每组的人数,这样导致学生之间无法衡量由于技术参数差异导致的产品之间的差异性。如原油粮油实验室只有一个醒发箱,并且湿度靠的是水分的蒸发,这样导致湿度不易控制,影响产品的质量。
2.教学内容传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原教学实验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实验内容大多数属于验证性实验,每次做实验,从实验前的准备、技术方案设计及实验步骤都是由老师提供的,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来完成实验内容,这些粮油产品缺乏创新性,不仅让新时期高校学生觉得单调,也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教学方法过于传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大多数都是遵循四段式模式教学,即教师讲授、学生实验、报告书写、批改报告。这种模式主导地位属于老师,学生几乎不需要思考,只要跟着老师的思路就能够完成实验操作,虽然这种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但学生缺乏对知识的彻底理解与技术的掌握,不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懒散的实验状态,不会主动思考,这样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能力。
4.课程考核简单,不利于全面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考核通常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验报告评定为主,学生即使在实验中没有认真对待也可通过感官评价与实验报告完成考核。这样不仅影响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也忽略了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创新及对实验的理解和技术的掌握,并且实验报告往往会出现抄袭的现象,不利于全面衡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因此,应通过对《粮油食品工艺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尽可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专业技能,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二、粮油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1.提升教学环境,更新实验教学设备。在实验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更新教学设备,并且增加仪器数量,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新仪器的操作技能,也可以容纳多人同时进行粮油有关实验。学生通过对新型仪器原理的理解与区别,更能充分掌握有关原理的仪器使用技能,同时多人一起实验,可以根据学生实验的产品来分析实验之间的差异,如增加20台烤箱,这样可以使20个学生独立完成烘焙产品。通过对粮油产品进行评价,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个人的操作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独立解决粮油食品加工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拓展实验教学内容,拓展地方特色粮油食品。实验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注重学生操作的工艺是否正确,同时还要确认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效果,同时也应该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观察学生在实验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变化。在原有的教学内容中,加入了一些地方特色粮油食品的制作的工艺实验和检测,如威宁荞酥、黔式火腿月饼、遵义鸡蛋糕、大方豆腐等,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地方特色粮油食品工艺,也为学生毕业以后对地方特色粮油食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可以查阅相关文献,根据自己的口味,依据地方特色农产品进行“创新加工”,如麻江蓝莓可以制作蓝莓面包、修文猕猴桃可以制作猕猴桃蛋糕等。因此,通过改进实验教学内容,拓展地方特色粮油食品,从而提高学生自我创新能力。
3.更新教学方法,提高师资队伍力量。随着我国粮油加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粮油食品工艺学技术的教学不仅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扎实的实验技能。目前由于部分高校教师缺乏企业经验,导致出现重理论研究,轻实验教学等现象。在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中,我们充分发挥任务式、情景式教学的优势,改变以往简单的三段式教学,把每个任务分解为若干环节,如产品文献检索,实验方案设计,原材料、实验仪器与设备,产品的工艺流程,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成品的检验等。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作为一名食品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外在教改中,定期对相关年轻教师进行培训或使其参与实践生产环节,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除此之外,教改中还聘任粮油有关企业或烘焙坊等一线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这样既可以建立起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又能够为优秀学生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转变考核方式,优化实验考核项目,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本门实验教学考核内容改革中,考核方式要与教学目标相结合,为了体现学生的操作技能、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考核内容和比例具体为:实验预习报告分值的比例为10%、实验过程中提问分值的比例为10%、实验操作技能分值的比例为35%、实验报告分值的比例为20%、实验综合答辩分值的比例为25%。而在实验预习报告中也包括部分实验方案的设计,通过这样可以间接地使学生提前复习,查阅相关文献,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在实验综合答辩环节,可根据实验内容让学生独立设计相类似项目,评分依据根据陈述项目设计的背景、实验的方法、预期的结果等来进行最终评定。通过科学的实验教学课程考核,才能有效避免学生华而不实的实验报告,并且如过往的实验报告很多时候甚至出现抄袭的现象都会避免。因此,转变考核方式,优化实验考核项目,才能更加准确、科学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小结
《粮油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改革调整是提高实验教学的根本保证,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發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对教学设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考核方式等内容进行改革,明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有关粮油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也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实验课教学模式。新时期对高校人才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进一步提高《粮油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顺应当今新的形势变化,为食品行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海华,孙庆杰.青岛农业大学《粮油食品工艺学》实验与实习教学的改革[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216-217.
[2]沈健.推进贵州粮食产业化跨越式发展[J].中国粮食经济,2008,(12):48-51.
[3]范成祥.地方高校发展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