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学生专业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2018-05-02李萍李颖汪青青闫静坤任德忠王子伟
李萍 李颖 汪青青 闫静坤 任德忠 王子伟
摘要: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了解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现状,采用网络平台匿名形式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应用化学专业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对专业的正确和较全面的认知。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对策与建议,包括组织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注重课程设置的实用性,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加强专业教师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帮扶作用。
關键词:应用化学;专业认知;现状调查;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5-0051-03
应用化学专业是我校基础科学学院2006年获得批准并开始招生的专业,目前已有七届毕业生。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农学、食品和材料等多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使得应用化学专业迅速发展。作为未来服务社会的专业人才,本科生有责任掌握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但是,针对与我院部分在校学生的访谈和毕业生的就业反馈情况,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对所学专业的不认同,对学习专业之后将来可以做什么有些迷茫,这必将减弱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影响其对自身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掌握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会影响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针对这一现象,设计用于了解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对专业认知程度的调查问卷,以期了解应用化学专业在校学生的专业认知现状,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提高学生专业认知程度和专业学习兴趣,增强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为社会服务。
一、调查的目的、方法和对象
为了解应用化学专业在校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现状,采用网络平台匿名形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时间为2017年6月,调查对象是四个年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共计196人。实际填写调查问卷人数190人,学生参与调查率96.94%,其中男生占总数35.26%,女生占总数64.74%;各年级学生占总数的比例分别为大一学生34.74%、大二学生23.16%、大三学生22.10%、大四学生20.00%。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专业认知程度调查结果及分析。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会直接影响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表1显示了学生当初选择应用化学专业及刚接触专业时的感受统计结果。可以看出,53.16%的学生选择应用化学专业是自己的第一志愿,可见超过半数同学在入学之前对应用化学专业进行了了解,产生了学习兴趣,认为此专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和就业前景,因此选作第一志愿。但从刚接触专业时的感受方面看,只有45.26%的学生选择非常喜欢或喜欢,有45.79%的同学觉得专业一般,甚至有8.95%的同学产生了厌烦的感觉,这些情况说明学生缺乏对专业的正确和较全面的认知。
表2给出了学生对专业的整体看法和学习态度统计结果。可知,认为理论课和实验课对未来就业都重要的比例达到64.21%,说明学生认识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但是理论课和实验课两者都喜欢的只有25.26%,有53.16%的学生更喜欢实验课,说明学生更愿意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这样的结果也可能与实验课没有最终的期末考核环节,学生没有太大压力有关,但同时也反映出课堂的理论教学需要改进教学和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在对本专业的整体看法方面,只有20.00%的同学很喜欢应用化学专业,表示会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而54.74%的学生选择了“既来之则安之,选了就好好学下去”,对专业的学习态度表示尽力而为。更不能忽略的是,14.21%的同学对本专业的整体看法是“没感觉,不知道学了什么”,11.05%的同学不喜欢本专业或想转专业,他们对待专业的学习态度是只要求不挂科或无所谓。由此可见,对专业认知程度的缺乏是学生学习专业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也会导致学生产生转专业的想法。
此外,学生对所学专业就业方向的了解情况也能反映对专业认知的程度[1]。对是否了解过本专业就业方向的调查结果显示,62.63%的学生选择“是”,20.53%选择“否”,16.84%选择“不知道怎么了解”,这些都反映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不够清晰。上述分析表明,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不高,部分同学对本专业的整体看法和学习态度存在严重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后续的学习和正确引导逐渐改善。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解决对策和建议。
三、对策与建议
1.组织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提高其学习兴趣。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开设专业导论课程,专业教师注重自己的“专业第一课”效果,让学生刚接触所学专业课程就能够充满信心,增强主动学习意识[2]。除了上述举措之外,我院还举行了“生活与化学”学术沙龙活动,聘请专业教师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给学生讲解专业前沿及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例如,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团队为例,讲述了青蒿素的研究背景和发展历程,希望有更多学子从事生物和化学方面的研究,可以真正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如,以“天然的绿色化工厂—酶”为主题讲述了酶在生命、生活和化学中的应用,促进同学们对酶的知识的理解,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如,从农药好不好、农药毒不毒、人类能不能离开农药三个方面为同学们讲解有关农药方面的知识,提高其对专业的认知,增强其专业学习意识。这样的学术沙龙活动会持续进行,不仅请专业教师讲,还会请同学们准备资料自己讲,这些对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提高学习兴趣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注重课程设置的实用性,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调查中发现,部分同学认为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的实用性不强,缺乏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针对有些课程可以进行整合,增强实用性,同时应避免某些实验内容的重复性开设。除了设置专业实验课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化学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挑战杯活动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通过多种形式实践活动的锻炼,增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其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阔其眼界,加强其团队意识和组织、管理和沟通能力,为其进一步深造学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要做好学生的企业实习活动,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实践平台,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3.加强专业教师对学生专业学习的帮扶作用。专业教师应当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3]。除了讲授专业课程外,专业教师还可以担任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的相关活动,如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竞赛指导及毕业论文环节等。尤其是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毕业论文环节,通常都会持续数月甚至超过一年时间。有些学生从大二就跟着教师做科研,学生和专业教师接触的时间甚至超过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交流的机会。日常生活、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专业教师的师德、学术水平和指导方式对学生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有时会更加容易接受专业教师的教导[4]。此外,许多专业课教师具有科研课题,多数都长期工作在科研一线,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及科研创新技能。让学生直接参与课题研究,给学生提出科研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5]。再次,部分专业教师同时还承担着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可以和学生更好地交流。因此,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加强专业教师的帮扶作用,为学生学习专业更好地答疑解惑,这些都是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专业認知和提高创新能力的举措。最后,通过微信、QQ、专业课程特色网站等渠道,加强师生有效沟通,随时对学生专业学习给予正确指导,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总之,通过调查问卷,我们较充分地了解了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现状,及时发现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这些调查和建议对加强学生专业认知、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伟.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新生专业认知状况调查与对策建议——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11):168-171.
[2]丛方地,王俊斌,李留安,等.第一堂生物化学课的听感调查与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1):86-89.
[3]吴晓璇.高职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4):164-166.
[4]白鸽,蒋虹丽,黄葭燕.医科研究生专业认知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7):105-106.
[5]高远,李明建.论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协同育人[J].江苏高教,2016,(3):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