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创计划”培养现状与措施研究
2018-05-02熊惠陈兵
熊惠 陈兵
摘要:当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已备受各方重视,陕西省实行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以下简称“大创计划”)是高校落实“双创”工作的重要举措,但目前“大创计划”培养中存在师资队伍、管理体制、设施条件及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不健全等问题。本文结合本校实际,从以上几个问题出发,探究我校“大创计划”培养中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大创计划”;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6-0071-02
一、前言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2012年陕西省启动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以下简称“大创计划”)。“大创计划”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不仅要重视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同时也要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创计划”目的是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给广大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实验技能、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平台,促进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以此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素质和能力,为创建创新型国家储备人才服务。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最活跃的团体,是未来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实施“大创计划”意义重大。
二、我校大学生“大创计划”的培养效果
我校“大创计划”积极按照省上要求,于2012年启动至今已初显效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有效促进了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变。我校实施“大创计划”五年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转变,创新创业意识不断加强,创业潜力也不断被发掘出来,他们中的一部分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的训练,择业时不再盲目,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地改变,其中有些学生愿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开创自己的事业。
2.切实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我校“大创计划”的实施,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参与或主持科学研究项目的机会,并提供了创新创业平台和政策支持。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及敢于大胆怀疑和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就业竞争力;增强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意识。同时,学生逐渐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激发了创新意识,并通过完成软件开发、实物制作、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创新成果,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3.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显著。我校“大创计划”实施以来成果显著,主要体现在本科生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利数量增加,并开发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软件、实物等创新成果。自2012年以来,本科生累计公开发表论文142篇,申请专利53项,开发软件26个,制作实物40例,较以前的创新创业成果有了大幅度提高。
三、大学生“大创计划”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1.学生缺乏宣传和教育。“大创计划”实施对象为在校大学生,现虽已实施5年,但仍然有很多大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大创计划”有哪些意义,“大创计划”内容是什么,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只是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走,自己根本就没有想法,没有深刻挖掘自身的潜在创造力。可见,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不清楚什么是创新、创业,没有理论知识支撑,谈何具有创新、创业观念。
2.教师指导力量不够。高校“大创计划”指导教师都是专任教师兼任,这些教师的主要精力投入在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而对于如何指导大学生开展“大创计划”缺乏专门的研究,从而无法达到“大创计划”能力培养目的。以我校为例,我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全部在新校区,指导教师参与项目指导不便,很多时候只能通过电话、网络进行交流和指导,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直接影响指导的次数和指导效果。大多数大学生实施“大创计划”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需要指导老师反复督促才能完成,然而指导教师指导时间不足,对“大创计划”的实施效果造成一定影响。
3.培养过程管理不完善。学校制订了“大创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对“大创计划”的申报程序、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等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但“大创计划”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项目开展过程如何监控、项目负责人如何管理、团队如何管理和引导、大学生的参与度、经费如何管理、基本设施的顺利使用如何保障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逐步完善和解决,“大创计划”的实施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4.实验基础设施条件难保障。“大创计划”实施需要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开展实验室研究、进行交流讨论并反复实践。为了顺利开展项目研究就必须保障文献资料、实验设施、实践场所齐全,使用便利。以我校为例,我校科研实验室在西安校区,主要用来保障研究生教育和教师科研,很难面向鄠邑校区本科生开放,另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或平台建设缓慢、设施不完善,阻碍了“大创计划”的有效实施。
5.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不健全。高校“大创计划”质量评价体系普遍不健全、没有进行细化。例如,我校“大创计划”中期检查工作由二级院(系)负责组织,结题验收由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大创计划”中学生真正参与了哪些内容,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实验技能是否得到锻炼和提高,结题验收等级等评价内容,缺乏统一的衡量标准。
四、解决我校“大创计划”培养问题的应对措施
1.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环境。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应逐步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并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当中去,积极采取措施,尽量做到在学生进行其他理论和实践课程学习中,能够很好地接受创新创业方面的教育和熏陶,做到“润物细无声”。其次,要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积极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培养,做到专业学习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两不误。
2.组建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加强过程指导。“大创计划”的顺利开展,大学生科研能力、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组建创新创业教师团队有利于把善于从事“大创计划”指导的教师优势资源进行整合,集中管理、相互交流、研究研讨、创新方式方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利于提高“大创计划”的完成质量和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3.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信息化平台。要针对“大创计划”实施过程易出现的问题,将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细化,设立“大创计划”信息化平台,在平台上进行项目公布、团队组建、指导老师选配、项目申报、师生交流互动、过程监控、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信息工作。通过平台,可以让师生进行多轮次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加强学生对项目的了解,项目申报、团队组建和指导老师遴选、师生交流、过程指导更加灵活,自主性更强,跨院系、跨学科轻松实现,避免重复申报。
4.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学校要加大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实训平台建设力度,实现实验室全面开放,完善“大创计划”所需设施及使用和管理办法,同时加大学生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资助力度,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制定验收标准,健全评价体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大创计划”质量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应根据项目所属的学科类别考虑不同的验收标准,应能检验“大创计划”中大学生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創新实践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长宏,李晓辉,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5).
[2]任万飞,金琦.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机械工程师,2014,9(11).
[3]陈君.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