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讨论式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02杨鉴中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7期
关键词:讨论法历史教学应用

杨鉴中

摘要:与讲授法等教学方法相比,讨论法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望。普遍推广采用此种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师指导下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开展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扬长避短,扩大知识面,加深认识,共同进步,同时创造出一种共同参与、气氛热烈、和谐共享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讨论法;历史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7-0183-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1]在指导全局性的纲要性文件中,尤其提倡讨论式教学法,足见其意义之非凡。

一、什么是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教师课前做好教学设计,学生经过课前准备,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提出看法,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优点

讨论式教学法并不是新的教学方法,欧洲在17世纪已经开始使用,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后逐步开始采用讨论法。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在探索素质教育中,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开始大胆尝试有益于提高学生能力的各种教学方法,讨论法便是其中之一。在新课改、新教材强力推广的今天,它逐渐成为广受师生喜爱的一种互动学习方法。

与讲授法等教学方法相比,讨论法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望。普遍推广采用此种教学方法,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教师指导下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开展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模式,使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扬长避短,扩大知识面,加深认识,共同进步,同时创造出一种共同参与、气氛热烈、和谐共享的学习氛围。

三、科学合理的步骤能使讨论法发挥最大的效应

但是,如何操作才能使其发挥最大的效应呢?它需要技巧和科学合理的步骤:课前,教师根据本课将要探究的内容设计有价值的、带有争论性的问题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有关部分,并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如图书馆、互联网等,作好上课前的知识储备;然后加以针对性地阅读,并全神贯注于与论题有关的内容;最后准备一个详尽的纲要。教师在认真探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也要拟出一份详细的报告,设计如何开始讨论、讨论的方法、预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课上,教师先发言,言简意赅,让学生明白此次讨论的性质、内容和程序;也可以先让学生提问题,其他学生提出看法,教师随时补充。在讨论结束时,若发现有疑问或者有价值的见解,可阐明自己的观点,指出其中的优缺点。对某些仍有分歧的意见,允许保留,让学生拥有一片思想自由的天空,而不是强行要其接受。

四、如何实施讨论式教学法

如果科学合理的步骤是讨论教学法的基础,那么如何实施就成为它的关键所在?科学地实施讨论教学法具有一定的条件和要求:其一,论题的开放性,即所提的中心论题能够启发学生进行立体化思考。如,讨论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危害;讨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成败得失;评价历史人物的是非功過等。学生可从不同方面、不同认知层次出发进行考量,发表自己的看法。而那种固定的针对性过强的问题就不属于讨论题,如,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从逻辑思维的形式来看,使用归纳提问比演绎提问更加适合作讨论题。前者如“左宗棠是民族英雄吗?”等问题,学生要亲自搜索资料,再分析总结,可从不同角度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后者如“为什么说左宗棠是民族英雄?”演绎式提问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但学生要搜集事实依据来证明结论,虽能激起些许的讨论,可是结论已定,学生的探究欲望已受到极大的限制。其二,所提论题课本上最好没有现成答案。[2]如果有现成答案,则应引导学生将课本答案仅仅作为一种参考,反而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得出不同答案,由学生探索多种答案的可能性。这使得教师应该具有开放的思想,接受不同的观点、结论。总之,即使讨论得出统一结论,这个结论必须是畅所欲言自由发挥的结果,而不是教师引导、课本观点强加的结果。换个角度说,如果我们让学生发言,只允许学生使用同一种观点,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那还叫讨论吗?显然不是。中学历史教学应该给学生更多思想自由交锋的空间,真理只会越辩越明。[2]其三,采用讨论法时,留给学生必需的思考时间,甚至可以事先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让学生拥有足够的相关知识储备。否则,学生便可能一言不发等答案,或只言片语的回答,根本没法进行独立的思考,或背诵课本答案,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如,“贞观之治”可以成功地使用讨论法,主要是学生对这段历史特别感兴趣,平时通过各种渠道(小说、影视作品、历史著作等)获得了大量相关知识,对唐太宗时期的历史人物如数家珍,利于阐明自己的观点。在讨论时教师要正确指导并加以管理,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与能力。既然学生讨论并非按照教师观点进行,更不是在教师把控下逐步导向课本的观点,而是紧紧围绕某个论题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必须尽量少发言,更不能提示学生,否则教师将会发觉讨论成了自己个人的独白。因为一旦教师表明了什么意见最好,学生的思想可能就此被禁锢,一时很难提出其他看法了。教师可有一些鼓励性反应,如“也许是”、“我明白了”等表明自己已经知道了学生所讲;也可用自己的话将学生的意思重新表达或归纳,以使更多的学生清楚明白,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3]“我理解你的意思,你是说……”“李二认为……而张三认为……”;必要时也可让学生自己改正含糊不清的表述,如“你所说的‘我们指的是哪些人”“请你详细说明,我不大懂你的意思”等。当有的学生不善言辞,仅能说出是与否时,教师可启发他作进一步阐述,有时也可给学生一定的指导,如“请看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你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在网站上你能搜集到很多资料”等。总之,教师必须创造出一种和谐、热烈的气氛,使学生尽可能说出自己所想。另外,当讨论变成少数学生的表演时,要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去讨论,如问:“其余的学生是如何考虑的?”一旦讨论出现停顿,教师要耐心等待。如果每次沉默都被教师先打破,学生还会以教师为中心,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若常采用分组讨论,可适时更换组员,防止个别组员被遗忘;必要时可按能力分组,教师把中心议题划分为不同层级,以适应班级各组的能力水平。如,讨论主题是评价唐玄宗的是非功过,对能力偏低的组可缩小论题范围,具体化为:“唐玄宗的改革措施中,哪些措施不够完善,需要改进?”讨论中尽量安排学生面对面地坐,这样便于交流,学生也可更好地借助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你争我论、你敲我打,尽管从表面上看教师没有讲授任何知识,但从实际效果看,学生收获颇丰,应当是令人满意的。

随着历史新课改实施的持续深入,讨论教学法必将焕发无限的生命力,实现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也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立体思维习惯,使学生通晓学习历史的方法,提升自己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更要使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踊跃参与,发展自己的个性,获得最佳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99-06-13.

[2]刘立新.对历史讨论法教学的探讨[J].四川师范学院,2003,(1).

[3]秦弓.现代文学中的辛亥革命[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7(5).

猜你喜欢

讨论法历史教学应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在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