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02刘卉宋鸣子徐文萍朱莹王芹嵇月娥
刘卉 宋鸣子 徐文萍 朱莹 王芹 嵇月娥
摘要: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入学年龄小,生理、心理都尚未达到大学生水平。然而,生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理论性强、内容繁多抽象,在整个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此,我们探讨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生理学;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4-0237-02
一、护理专业开设生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生理学的知识是随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在医学实践、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上,人们在寻求对疾病医治的过程中,不断对疾病的产生机制和人体正常功能的许多知识进行探索。生理学阐明了机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所表现出的各种正常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产生机制,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活动的影响,以及机体为适应环境变化和维持整体生命活动所作出的相应调节。
生理学以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为基础,同时又是药理学、病理学等后续课程和临床课程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护理人员来说,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等临床课程,为正确认识疾病、处理临床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手段,因此生理学在整个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2]。
二、五年制高职护理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五年制高职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这类学生年龄小,生理、心理都尚未达到大学生水平,但所学的生理学教材内容与高中毕业考入三年制高职的教材内容、目的要求基本相似。这个矛盾就要求任课老师要深入了解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因材施教。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年龄较小,入学的时候一般在15-16岁之间,心理还不够成熟,与三年制学生相比,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还未形成比较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在学校这段时间远离父母的管教,五年制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同学、朋友、老师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文化学习方面,他们基础知识不扎实,人文科学知识欠缺,高中生物、化学知识缺乏,知识面又窄,所以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较三年制高职生差;大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的性不明确,被动,自学能力差[3]。
同时,由于生理学知识理论性强、内容繁多抽象,难以像人体解剖学那样直观教学。五年制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生理学的时候非常吃力,提不起兴趣,缺乏上进心,难以认真踏实地学习,且基础知识薄弱容易跟不上节奏,生活上时间观念较差、缺乏自制力,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生理学学习越来越吃力。同时,在教师教学方面,很多学校还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采取大班全程灌输式教学。由于其过分强调接受学习,削弱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欲望和热情,导致学习过程多依赖老师一人、课堂一处。多数学生无自主学习的意识,无正确的学习方法,不善于独立、主动地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如今,基于以上情况,对我们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必须要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合格大专生。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五年制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差,生理学知识复杂这些问题,生理学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首先,理论联系实际,努力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事例举例,并且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被课堂所吸引。其次,增加和学生的互动,在讲解一些生理知识如呼吸、体温、血压、腱反射等的时候,可以把实验带进课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4]。同时,我认为在五年制的生理学习中,老师可以多提供形象化的视频资料给学生,比如教学3D动画、医学记录片等,这些资料形象地展示了我们人体的微观环境,有助于提高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最后,尝试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TBL教学法、翻转课堂等。传统教学法虽然系统性較强,但并没有因材施教,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得到发挥,思维受到禁锢,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过分依赖于教师的讲授,不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也没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传统教学法已逐渐显露出弊端。而TBL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将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利用TBL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教学法开展针对性教学,能够提升学习效率,促使学生形成深度学习的习惯,使传统课堂得到延伸和扩展,这有利于开展交互式教学,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使之成为一种终身享用的行为习惯[5]。
(二)提升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教师必须从生理学专业知识、技能教学等方面提升教学水平。生理学专业知识理论性强,注重逻辑关系,任课老师自己首先要搞清楚、弄明白,并且注意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给学生。另外,生理学的知识和多门学科相关,因此生理学的任课教师不仅要掌握生理学知识,还要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如生理学中血液这一章节的知识不仅跟病理生理学当中的休克相关,还跟临床上的血型鉴定、输血等密切相关,在生理课上讲血液这一章节的时候,任课老师要联系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紧密联系临床,注意知识点间的连贯性,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有助于学生临床工作的心里适应。教学就是教与学的过程,教学的形式并非一成不变,作为教师,一定要本着为学生着想的理念,加强自身知识的学习与素质的提高,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与共享,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吸引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是摆在任课老师面前的难题。为此,任课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学能力,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多参加教学研讨、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坚持进行教学反思。
通过以上对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的认识,以及对生理学的了解,面对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因材施教,确保在新时代、新技术下,生理学的课堂也在不断地更新进步。
参考文献:
[1]计仁军.护理专业《生理学》课程建设[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6):116-116.
[2]高军芳.生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学科的桥梁[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58).
[3]林亚珍.浅谈生理学课程在五年制高职教学中的因材施教[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13(6):6-7.
[4]王晓梅.浅谈生理学与护理技术的关系[J].职业,2015,(24):103-104.
[5]刘洪宇.解构工作,重构学习,构建互联网空间资源课程田[J].长沙民政学院学报,2011,(3).